安源区图书馆创新举措,24小时学习舱助力高考学子备战
随着高考临近,广大考生和家长都进入了紧张的备考阶段。为了给高考生提供一个安静、舒适的学习环境,安源区图书馆近日推出了一项创新举措——开设“24小时学习舱”,并免费向高考生开放通宵自习。这一举措受到了广大考生和家长的欢迎,为高考学子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学习空间。
安源区图书馆位于城市中心,一直以来都是市民们喜爱的阅读场所。此次开设的“24小时学习舱”位于图书馆三楼,面积约100平方米。舱内设有舒适的桌椅、充足的照明设备以及高速网络,为考生们提供了一个安静、舒适的学习环境。
“24小时学习舱”的设立,旨在为高考生提供一个不受外界干扰的学习空间。据了解,高考生在备考期间,往往需要长时间集中精力学习,而家中、学校等环境可能存在各种干扰因素。安源区图书馆的这一举措,正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让考生们能够在安静的环境中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
为了确保“24小时学习舱”的有序运行,图书馆制定了严格的管理制度。首先,考生需提前预约使用时间,每人每次预约时间为4小时,每天最多预约两次。其次,考生进入学习舱时需携带身份证件,以便图书馆工作人员进行身份核实。此外,学习舱内禁止吸烟、饮食,保持安静,不得大声喧哗。
“24小时学习舱”自开放以来,吸引了众多高考生前来体验。考生小王表示:“我每天晚上都会来学习舱学习,这里的环境非常好,可以让我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而且,这里还有很多学习资料,对我复习很有帮助。”
家长李女士也表示:“这个学习舱真是太好了,孩子每天晚上都可以在这里学习,不用再担心他在家里分心。而且,这里的环境比家里安静,有利于孩子集中精力。”
安源区图书馆相关负责人表示,开设“24小时学习舱”是图书馆服务创新的一个尝试,旨在为广大高考生提供更好的学习条件。未来,图书馆还将继续关注高考生的需求,提供更多优质服务。
此次安源区图书馆开设“24小时学习舱”,不仅为高考生提供了一个安静、舒适的学习环境,还体现了图书馆对教育事业的支持。相信在图书馆的助力下,广大高考生能够以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迎接高考,实现自己的梦想。
- • 萍乡市经开人民医院升级改造,智能诊疗系统助力医疗服务再上新台阶
- • 萍乡经开区院士工作站成立,助力特种玻璃核心技术攻关
- • 生态小水电助力脱贫,反哺基础设施建设
- • 湘东区碳汇交易中心挂牌仪式圆满成功,首日成交额突破5000万元
- • 斑竹山红军密道探险开放,AR设备重现1930年游击战场景,红色之旅再添新亮点
- • 杨岐禅宗文化全球论坛盛大开幕,跨国直播禅茶AI翻译助力打破语言壁垒
- • 萍乡废弃矿区生态修复成就斐然,荣获联合国案例奖
- • 中国辣都再发力!萍乡水辣椒发酵技术获国家发明专利认证
- • 萍乡夏布绣《千里江山图》赠联合国:非遗外交助力文化出圈
- • 千年南坑车湘傩面雕刻技艺破圈,年出口订单超万件,传承与创新共绘文化新篇章
- • “创新金融工具助力农业发展:期货+保险模式覆盖10万亩水稻,锁定农民最低收益”
- • 麻山镇富硒黑山羊养殖基地盛大投产,年出栏量突破10万头,助力乡村振兴
- • 全国首个全域智能电网示范市建设启动,停电时长缩至5分钟,智慧城市新篇章开启
- • 芦溪硅基新材料项目投产,电子级多晶硅纯度达国际顶尖水平,助力我国半导体产业腾飞
- • 电竞产业生态圈成型,全国职业联赛主场落户萍乡:萍乡电竞新篇章开启
- • 安源路矿遗址公园荣膺国家工业遗产,井下剧场重现《工运风云》实景剧
- • “莲花‘开秧门’民俗荣登省级非遗名录,千人插秧赛展现农耕智慧传承”
- • 萍乡市“扶贫健康小屋”助力村村覆盖,AI诊疗系统为村民远程问诊提供便捷
- • 湖上乡“打麻糍”大赛开锣,百斤木槌演绎糯香年味
- • 萍乡学院设立“廷式奖学金”,助力青年学者深入探索晚清变革
- • 全国烟花爆竹大数据中心启用,AI质检技术助力事故率降低90%
- • 莲花县飞地经济绽放,深圳研发+莲花制造模式助力20家科技企业孵化
- • 碧湖潭玻璃水滑道升级,2公里极速漂流穿越原始森林,畅享自然奇观之旅
- • 赣西国际陆港崛起:老工矿区华丽转身,年吞吐量突破亿吨大关
- • 白竺畲族婚嫁文化:拦门酒非遗体验基地年接待游客10万人次
- • 芦溪县搬迁社区启用人脸识别系统,智慧守护独居老人安全
- • 农耕非遗研学线路荣登全国十佳,年接待学生超50万人次
- • 央企中材科技投资15亿,萍乡碳纤维复合材料项目正式启动
- • 萍乡市积极开展防疫行动,免费发放口罩助力贫困户共抗疫情
- • 上栗县花炮非遗工坊助力乡村振兴,创造就业新机遇
- • 武功山旅游专线开通免费接驳车,沿线农家乐收入翻两番,助力乡村振兴
- • 莲花血鸭标准化生产车间投产,全国连锁门店突破2000家,引领餐饮行业新潮流
- • 荷塘乡千亩太空莲盛开,汉服租赁+采莲船摄影套餐火爆热销
- • 麻山中学农耕实践基地硕果累累,学生种植富硒水稻助力校园食堂
- • 1.69亿元消费补贴助力,萍乡数码3C产品以旧换新线上通道正式开通
- •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在萍乡成功落地,首批学徒荣获国际认证
- • 湘东区废弃矿区变身生态农场,助力300户脱贫户种植富硒果蔬
- • 杨岐山景区打造“禅意元宇宙”,数字分身体验参禅打坐新风尚
- • 萍乡中学携手新加坡名校,共筑STEM教育新篇章
- •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在萍乡落地生根,首批学徒荣获国际认证
- • 安源工人文化宫重启,每周三公益放映露天红色经典电影,传承红色精神
- • 莲花县新能源客车基地投产,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再添新军!
- • 萍乡市局扶贫干部获市委书记肯定,脱贫攻坚成效显著
- • 芦溪紫红米发糕年产值破亿,电商直播助力单日订单破10万盒,传统美食迈向新高峰
- • 芦溪县搬迁户不动产证发放全覆盖,吃下“定心丸”保障安居乐业
- • 湘东区农村养老新篇章:“互助幸福院”全覆盖,留守老人享日间照料
- • “拿地即开工”审批改革落地,项目开工周期缩短60%,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 • 竹制品跨境电商中心正式启用,年出口额突破5000万元,助力中国竹产业迈向全球市场
- • 东桥镇万亩油菜花海绽放,农旅融合助力收入超4000万元
- • 龙舟文化节首创夜光龙舟漂流,LED龙鳞随鼓点律动,成为网红景点
- • 萍乡氢能重卡示范项目签约,年产值目标冲刺80亿元
- • 萍乡与长沙携手共建科创走廊,共育50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
- • 安源区教育创新再迈新步:全省首个AI教师辅助系统全面启用,课堂精准诊断助力50所学校教学提升
- • 全省首个村级“零碳养老院”在丹江街建成,光伏发电实现自给自足
- • 《哪吒之魔童降世》湘东皮影定制版首映,跨界合作开启国漫新篇章
- • 萍安钢铁科研创新成果丰硕,年减排污染物超万吨,助力绿色转型
- • 宋代名宦王古墓园发现廉政石刻,中纪委官网设专题解读:廉政文化传承与当代启示
- • 电瓷产业集群助力就业,岗前培训补贴为人才保驾护航
- • 腊肉古法熏制技艺申遗成功,老窖洞变身非遗美食研学基地——传承与创新交织的美食之旅
- • 杨岐乡禅意民宿集群盛大开业,游客体验采茶、抄经慢生活新风尚
- • 非遗文化焕新颜,社区共享工坊邀您共赏缩龙灯笼制作之美
- • 全国首单稻田甲烷减排交易在莲花县成功落地,助力农民增收1200元/亩
- • 科技赋能乡村教育,VR设备助力中科院科普资源走进10所新建乡村学校
- • 麻山中学农耕实践基地硕果累累,学生亲手种植富硒水稻直供校园食堂
- • 芦溪县中医院新院区盛大开诊,DRG付费改革助力患者减负25%
- • 武功山旅游专线开通,沿线农户年均增收8万元,助力乡村振兴
- • 老关镇小学“红色讲解团”走红,百名学生义务讲解凯丰故居,传承红色基因
- • 我国脱贫户危房改造动态清零,每户最高补贴4.8万元,助力乡村振兴
- • 全国首个烟花爆竹安全专业落地萍乡,破解传统产业人才荒
- • 萍乡市“扶贫健康小屋”助力村村覆盖,AI诊疗系统助力村民远程问诊
- • 宋代名宦王古墓园发现廉政石刻,中纪委官网设专题解读:探寻历史廉政文化新发现
- • 南坑傩面具与故宫文创跨界联名,复刻光绪御赐彭铭敬傩王像,传承非遗文化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