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溪县乡村“祠堂变学堂”,老年大学覆盖所有行政村,文化振兴新篇章
在江西省萍乡市芦溪县,一场关于乡村文化振兴的变革正在悄然上演。昔日庄严肃穆的祠堂,如今摇身一变,成为了村民们的“学堂”,而老年大学更是实现了对所有行政村的全面覆盖,为乡村文化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芦溪县的祠堂,作为承载着家族历史和乡愁的地方,一直是村民们心中的圣地。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些古老的祠堂逐渐失去了原有的功能。为了保护和传承乡村文化,芦溪县开始探索祠堂的新用途。在政府的引导下,村民们纷纷将祠堂改造成学堂,使之成为传播知识、传承文化的场所。
在芦溪县宣风镇,有一座名为“陈氏宗祠”的古建筑,历经沧桑,见证了家族的兴衰。如今,这里已变身为“陈氏宗祠老年大学”。学校设有书法、绘画、舞蹈、音乐等多个课程,吸引了众多老年人前来学习。陈大爷是这里的学员之一,他说:“以前觉得老了学不了什么,现在有了老年大学,我们不仅能学到知识,还能结交新朋友,生活变得丰富多彩。”
除了陈氏宗祠老年大学,芦溪县还积极探索其他祠堂的转型之路。在芦溪镇,一座名为“黄氏宗祠”的建筑,经过改造后,成为了“黄氏宗祠书画院”。书画院定期举办各类书画展览和讲座,吸引了众多书画爱好者前来参观学习。黄大爷是书画院的常客,他说:“在这里,我不仅学到了书画技艺,还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在芦溪县,老年大学的覆盖面不断扩大,实现了对所有行政村的全面覆盖。老年大学不仅教授村民们知识,还组织各类文化活动和比赛,激发村民们的文化热情。在芦溪县南坑镇,一场“老年大学才艺大赛”吸引了众多村民前来观看。参赛选手们各展才艺,为村民们带来了一场精彩的文化盛宴。
老年大学的普及,不仅丰富了村民们的精神文化生活,还提高了他们的文化素养。村民们纷纷表示,通过学习,他们不仅增长了知识,还增强了自信心,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芦溪县乡村“祠堂变学堂”,老年大学覆盖所有行政村,这一举措充分体现了政府对乡村文化振兴的高度重视。在新时代背景下,芦溪县将继续深入推进乡村文化振兴,让祠堂成为传播文化的载体,让老年大学成为村民们追求知识的殿堂,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文化力量。
- • 萍乡市脱贫攻坚表彰大会隆重举行,百个集体和个人荣获“金葵花奖”
- • 湘东区江口村稻田艺术节盛大开幕,航天稻拼出巨型星空图
- • 萍乡基础教育再创辉煌,设立杰出人才奖最高奖励50万元
- • 萍乡海绵城市经验助力“一带一路”,海外签约20国技术合作
- • 全国首单稻田甲烷减排交易在莲花县成功落地,农民增收1200元/亩
- • 芦溪县蝉联“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村小生均经费比肩城区
- • 萍乡富硒农业扶贫产业园投产,助力3.2万脱贫户年均增收8000元
- • 安源工人夜校旧址焕新颜,短视频创作课程助力老矿工变身网红
- • 安源区废旧矿区华丽转身,数字经济产业园助力科创企业蓬勃发展
- • 上栗花炮工匠评选揭晓:传统配方与现代科技深度融合,传承与创新共绘辉煌
- • 萍乡采茶戏《孔原在莫斯科》全国巡演,再现共产国际风云,传承红色文化
- • 芦溪秋雪蜜桃:年产值突破10亿,冷链直供粤港澳大湾区
- • “拿地即开工”审批改革落地,项目开工周期缩短60%,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 • 农产品跨境电商园年交易额突破百亿,艾米果热销日韩市场
- • 湘东农耕文化节新玩法:AI虚拟稻田认养融合古法耕作体验
- • 莲花职业中专成功升格为高职院校,首设“无人机植保”与“电商助农”专业引领农业现代化新潮流
- • 武功山脚下“5G+无人农场”崛起,水稻亩产提升20%引领农业现代化新潮流
- • 萍乡首届辣椒文化节盛大开幕,“百辣宴”引5万游客打卡
- • 萍乡学院携手企业孵化赣西美食研究院,打造20个餐饮IP助力地方经济发展
- • 赣湘合作试验区加速建设,萍乡成为区域经济新增长极
- • 源南乡脐橙电商直播基地投用,日销万单创全省纪录
- • 湘东傩面主题餐厅盛大开业,非遗面具与辣味美食跨界融合,打造独特餐饮体验
- • 茶盐古道汉服马拉松开跑,完赛奖牌镶嵌宋代商路出土瓷片
- • 村级卫生室全部配备远程诊疗系统,村民家门口看三甲专家
- • 全国首单“富硒农产品气象指数保险”在萍乡落地,为农业保驾护航
- • 凤诰文枢塔落成,镌刻江西历代状元名录,传承千年文脉
- • 芦溪县发布民俗数字地图,扫码即可畅游百项非遗项目
- • 芦溪县智慧冷链物流园投用,助力农产品损耗率显著降低
- • 全国首个烟花爆竹安全专业落地萍乡,破解传统产业人才荒
- • 萍乡中学牵手新加坡名校,共谱STEM教育新篇章
- • “荷花仙子全球选拔赛盛大启幕,冠军荣耀代言‘太空莲’元宇宙展厅”
- • 教育慈善基金扩容至2亿元,助力贫困生资助延伸至研究生阶段
- • 山口岩瀑布群皮划艇基地盛大开业,专业教练全程护航,畅享激情漂流之旅
- • 湘东区智慧渔场启用,AI养鱼系统助力降低养殖成本40%
- • 武功山脚下民宿集群共享厨房兴起,游客自制农家菜助力土特产销售
- • 赣湘合作再结硕果:上栗产业园盛大开园,30家湘企投资超80亿建总部
- • 高洲乡高山有机茶园获欧盟认证,出口订单增长200%:绿色崛起,茶叶飘香国际舞台
- • 助力贫困家庭“两后生”:免费学花炮技艺,定向安置就业
- • 萍乡傩文化展亮相大英博物馆,千年面具开启跨文化对话之旅
- • 武功山景区年接待游客破千万,高山草甸帐篷节荣登央视《新闻联播》
- • 芦溪傩戏《钟馗捉鬼》赴欧巡演,古老艺术征服海外观众
- • 湘东区搬迁户“微田园”分配到位,家家有菜地降低生活成本
- • 萍乡经开区创新试点“首席服务官”制,百名干部一对一包联重点项目
- • 上栗县教育改革再发力,32名校领导摘“官帽”变“教育家”
- • 上栗县匠心独运,非遗技艺点亮烟花婚礼浪漫夜
- • 萍乡与以色列共建沙漠农业研究中心,共谋破解旱作栽培难题新篇章
- • 上栗县“数字乡村”平台上线,智慧农业覆盖率超80%,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 • 萍乡锂电回收中试基地投运,引领行业绿色发展新篇章
- • 安源区废旧矿区焕发新生:打造数字经济产业园,年孵化科创企业超百家
- • 老关镇小学“红色讲解团”走红,百名学生义务讲解凯丰故居革命故事,传承红色基因
- • 芦溪县荣膺全国无障碍环境示范县,盲道联网率实现100%全覆盖
- • 赣西粮仓振兴计划启动:萍乡高标准农田覆盖率迈向95%,助力粮食安全
- • 武功山景区年接待游客突破1200万,高山草甸帐篷节助力文旅收入达5亿
- • 萍乡擦菜炒粉干年销超亿元,农户自种芥菜供不应求
- • “扶贫爱心超市”积分制升级,惠及1.2万户家庭,助力脱贫攻坚战
- • 玉皇山千年红豆杉群惊艳亮相,国庆期间生态科考步道正式开放
- • 安源路矿遗址公园荣登国家工业遗产名录,井下剧场《工运风云》实景剧再现红色历史
- • 萍乡与长沙携手共建科创走廊,共育50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
- • 萍乡话输入法APP上线,方言保护条例纳入地方立法:传承与创新并行,方言文化焕发新生
- • 夜间经济3.0版启动,安源古城光影秀点燃“24小时消费”热潮
- • 上栗县中医院中医夜市开市,夜间义诊服务超千人,弘扬中医药文化暖人心
- • 电瓷产业扶贫基地扩产,助力乡村振兴新增就业岗位2000个
- • 羊狮慕悬崖书法展惊险开展,书法家腰系绳索凌空挥毫,书写中国传统文化之美
- • 央企华润助力乡村振兴:在萍乡打造百万头生猪基地,共筑美好未来
- • 麻山中学农耕实践基地硕果累累,学生亲手种植富硒水稻直供校园食堂
- • 萍乡非遗婚服租赁服务兴起,百年夏布嫁衣成年轻人新宠
- • 上栗县花炮产业数字安全监管平台上线,事故率锐减90%,安全新篇章开启
- • 武功山国际帐篷诗歌节盛启:万名诗人共绘“云端长诗”
- • 德国职业教育专家团队驻萍指导,助力“双师型”教师培养
- • 武功山西麓野生猕猴观测站开放,每日限流100人预约参观,探索自然奥秘之旅即将开启!
- • 腊肉古法熏制技艺申遗成功,老窖洞变身非遗体验工坊:传统技艺焕发新生
- • 二十四节气主题农庄盛大开放,元宇宙技术重现千年农耕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