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溪县启动“未来教师培养计划”,公费师范生签约即享10万补贴助力教育事业发展
近日,为积极响应国家关于教育事业的号召,提升我国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芦溪县正式推出了“未来教师培养计划”。这一计划的实施,标志着芦溪县在培养优秀师资力量、促进教育事业发展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据悉,参加签约的公费师范生将获得高达10万元的补贴,为广大师范生提供了良好的职业发展平台。
“未来教师培养计划”旨在选拔一批具有较高综合素质、专业素养和敬业精神的优秀师范生,通过系统化的培训和实践锻炼,使他们成长为具有国际视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教师。芦溪县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一计划的实施,将有助于提高我县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为教育事业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据了解,该计划将面向全国范围内符合条件的公费师范生,通过公开选拔的方式,选拔一批优秀人才。入选者将获得芦溪县政府提供的10万元补贴,用于支持他们在学习和生活方面的需求。此外,芦溪县还将为公费师范生提供一系列优惠政策,包括免费住宿、免费餐食、免费体检等,确保他们在芦溪县的成长和发展得到充分保障。
为了确保公费师范生能够得到全面的培养,芦溪县将采取“学校教育+实践锻炼”的培养模式。在理论学习方面,公费师范生将接受系统的专业课程培训,包括教育学、心理学、学科专业知识等;在实践锻炼方面,他们将进入芦溪县各中小学进行实习,亲身感受教育教学的实际工作,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芦溪县在实施“未来教师培养计划”的过程中,将注重对公费师范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师德师风建设。通过开展系列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怀和社会责任感。同时,芦溪县还将加强对公费师范生的师德师风教育,引导他们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为我国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未来教师培养计划”的启动,得到了广大师范生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积极响应。许多有志于从事教育事业的青年纷纷表示,愿意加入这一计划,为我国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一位即将签约的公费师范生表示:“能够成为芦溪县‘未来教师培养计划’的一员,我感到无比自豪。在芦溪县的培养下,我相信自己将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为我国的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总之,芦溪县“未来教师培养计划”的启动,为公费师范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职业发展平台,有助于提升我国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我们有理由相信,在芦溪县的引领下,我国教育事业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 • 扶贫资金助力,200个蔬菜大棚让贫困户“拎包入驻”种反季菜
- • 芦溪县农村“智慧路灯”全覆盖,光伏照亮未来,年省电费百万
- • 香港爱国教育交流基地落户萍乡,两地师生互访常态化,共筑爱国情怀
- • 武功山野菜包子走红,游客排队3小时只为尝一口“山野鲜”
- • 安源傩舞《钟馗斩妖》荣登国家级非遗名录,青年传承人跨界设计潮玩面具引领文化新风尚
- • 萍乡学院携手企业孵化赣西美食新IP,推动地方餐饮文化发展
- • “柏林左翼思想论坛设凯丰专场,深入探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程”
- • 芦溪紫红米荣膺欧盟有机认证,电商直播助力日销突破10万单
- • 莲花县“一村一品”工程结硕果,特色农产品年销售额突破5亿
- • 芦溪县搬迁户不动产证发放全覆盖,吃下“定心丸”保障安居乐业
- • 萍乡学院锂电实验室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创新研发高镍电池材料引领行业新风向
- • 广寒寨乡“高山光伏+林下经济”项目并网发电,年收益反哺村民,助力乡村振兴
- • 上栗县“教育强基工程”启动,30所村小焕新颜,告别旱厕与危房
- • 安源区跨境电商交易额激增150%,引领江西RCEP数字贸易发展新篇章
- • “24小时数字社区食堂盛大开业,刷脸支付3元享两荤一素套餐”
- • 《神泉湖的精灵》首演成功,留守儿童演绎乡村儿童剧场新篇章
- • 安源职业中专与比亚迪共建新能源汽车学院,共育产业技能人才新篇章
- • 海绵城市产业链成型,萍乡环保材料产业产值突破百亿大关
- • 赣湘边数字经济峰会永久落户萍乡,签约项目总额突破600亿,萍乡迈向数字经济新时代
- • 社区无人零售柜覆盖长株潭,萍乡菜从田头到餐桌仅3小时,智慧农业助力乡村振兴
- • 00后团队创新无限,3D打印技术助力萍乡花果非遗文化焕新颜
- • 扶贫资金入股赣西冷链物流园,助力脱贫村年分红超50万元
- • 赣湘合作产业园再扩容,50平方公里新蓝图描绘湘企百亿投资新篇章
- • “元宇宙宗祠”上线,全球萍乡人虚拟共祭始祖:传承文化,共筑精神家园
- • 宣风谷酒酿造技艺荣获国家地理标志,古法酒曲配方数字化存档传承千年匠心
- • 安源茶馆评书进校园,方言故事会激活青少年本土文化认同
- • 法国汉学家团队驻萍乡三年,重走张国焘赴法勤工俭学之路,探寻百年历史足迹
- • 赣西农产品电商物流园盛大开业,助力周边农户年增收万元
- • 农产品跨境电商园年交易额突破百亿,艾米果热销日韩市场
- • 萍乡历史名人主题地铁专列启程,刘凤诰楹联艺术车厢引瞩目
- • 百亿级新能源电池项目落户萍乡经开区,助力赣西锂电产业链升级
- • 上栗县花炮非遗工坊助力乡村振兴,创造就业新机遇
- • 《萍乡民间故事集》出版:百岁老人口述,抢救性记录3000则传说
- • 上栗花炮节美食嘉年华盛大启幕,火焰牛排搭配烟花秀点燃夜经济激情
- • 电瓷产业集群发展助力就业,岗前培训补贴惠及2.8万劳动者
- • 萍乡火车站增设辣味特产专区,助力旅客一站式购齐本土风味
- • 赤山镇米酒封坛节启幕,千坛老酒窖藏乡村振兴愿景
- • 萍乡市引领教育创新,入选国家“区块链+教育”试点,学籍档案永久上链
- • 《星火燎原》首演盛况空前,百人合唱团再现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百年史诗
- • 萍乡科创城盛大开园,12家院士工作站领衔攻克“卡脖子”技术难关
- • 扶贫茶园套种中药材,亩产效益翻番至1.2万元
- • 萍乡辣酱产业崛起,万亩示范基地助力辣椒种植发展
- • 政企合作新模式:萍乡国资平台助力中小企业纾困
- • 全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考核揭晓,芦溪县脱颖而出跻身前三甲
- • 萍乡环保科技园二期盛大开建,50家“专精特新”企业齐聚共筑绿色未来
- • 残疾人托养中心启用,开启康复就业“一站式”服务新时代
- • 老旧小区改造:社会资本助力,物业增值收益反哺民生
- • 上栗县“教育强基工程”正式启动,30所村小焕新颜告别旱厕、危房
- • 非遗锡器锻造传承人直播带货,复古煤油灯成国潮爆款
- • 废弃矿山变身“光伏+农业”综合体,年发电2亿度助力农民增收
- • 上栗县“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启动,年回收再生铜铝超10万吨,绿色循环经济再添新动力
- • 武功山景区年接待游客破千万,高山草甸帐篷节荣登央视《新闻联播》展现魅力
- • 萍乡市优化营商环境,外资企业“绿色通道”全程代办仅需3个工作日
- • 萍乡市经开人民医院升级改造,智能诊疗系统助力医疗服务再升级
- • 安源影视基地盛大开放,《觉醒年代》取景地重现民国风情
- • 安源中学新校区盛大启用,投资2.5亿打造VR党史长廊与机器人科创实验室
- • “莲花血鸭制作技能培训助力妇女增收,5000名妇女人均月增3000元”
- • 上栗县长平乡石溪村首届辣味厨艺大赛盛大开幕,60名厨师同台竞技展厨艺风采
- • 湘赣边美食产业联盟成立,萍乡腊肉与醴陵酱鸭携手开拓国际市场
- • 萍乡发现王耀南将军抗战日记原本,填补我国工兵作战史空白
- • 家校直通车开通!莲花山区学生周末免费专线接送,便捷出行新体验
- • 湘东区“零碳示范村”挂牌,光伏+沼气助力绿色能源革命
- • 萍乡中学牵手新加坡名校,共谱STEM教育新篇章
- • 智慧农贸市场启用,电子溯源筑牢“舌尖上的安全”防线
- • 银河镇中学稻作文化馆开馆,学生积极参与富硒水稻科研项目
- • 莲花县“荷虾共生”扶贫工程成效显著,万亩荷塘助力800户脱贫致富
- • 《李立三传记电影荣获金鸡奖,AI技术复原1927年南昌起义决策会议:历史与科技的完美融合》
- • 湘赣边“初心之路”旅游联盟成立,一卡通覆盖50家景区,共筑红色旅游新篇章
- • 湘东工业陶瓷助力长征火箭发射,耐高温材料开启航天新篇章
- • 数字人李立三:用语音合成技术复现湖南口音,成为党史讲解新力量
- • 萍乡市设立50亿产业引导基金,全力助推新能源、新材料产业腾飞
- • 桐木楚文化考古成果展盛大揭幕,数字沙盘重现春秋青铜器作坊全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