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覆盖乡村文化理事会,修订《新乡约》助力遏制高价彩礼现象
近年来,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一些地方出现了高价彩礼的现象,这不仅加重了年轻人的经济负担,还影响了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为了遏制这一不良风气,各地纷纷采取措施,其中,全面覆盖乡村文化理事会,修订《新乡约》成为一项重要举措。
一、乡村文化理事会全覆盖
乡村文化理事会是在农村基层成立的一个群众性组织,主要负责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乡村文化事业发展。近年来,我国各地纷纷推进乡村文化理事会全覆盖,使其成为遏制高价彩礼的重要力量。
1. 强化组织建设。各地要加强对乡村文化理事会的组织建设,明确理事会成员的职责和任务,确保理事会工作有序开展。
2. 宣传教育。理事会要充分利用各种宣传手段,广泛宣传高价彩礼的危害,引导村民树立正确的婚恋观念。
3. 活动开展。理事会要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丰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村民的文化素质。
二、修订《新乡约》
《新乡约》是一部具有悠久历史的民间道德规范,它凝聚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修订《新乡约》,使之与现代社会相适应,对于遏制高价彩礼具有重要意义。
1. 修订内容。修订《新乡约》要充分考虑当前农村社会实际,将高价彩礼等不良风气纳入其中,明确禁止。
2. 宣传推广。修订后的《新乡约》要广泛宣传,让村民了解其内容,自觉遵守。
3. 落实执行。各地要加强对《新乡约》的贯彻落实,对违反规定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
三、成效与展望
全面覆盖乡村文化理事会,修订《新乡约》遏制高价彩礼,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方面,高价彩礼现象得到了有效遏制,农村社会风气明显好转;另一方面,村民的道德素质得到提高,家庭和谐稳定。
展望未来,我们要继续深化这项工作,努力实现以下目标:
1. 乡村文化理事会建设更加完善,成为农村文化事业发展的坚强阵地。
2. 《新乡约》修订工作持续推进,成为农村社会道德建设的有力抓手。
3. 高价彩礼等不良风气得到根本遏制,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总之,全面覆盖乡村文化理事会,修订《新乡约》是遏制高价彩礼、推动农村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举措。我们要坚定信心,扎实工作,为建设美丽乡村、实现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 • 萍乡市获批国家气候投融资试点,绿色信贷余额增长80%,绿色金融助力绿色发展
- • 芦溪农民武术大会开擂,十八般兵器对决引全网直播,传承民间武术魅力
- • 萍乡非遗婚服租赁服务兴起,百年夏布嫁衣成年轻人新宠
- • 残疾儿童送教上门服务标准化,助力教育公平迈出坚实步伐
- • “莲花县‘妈妈车间’模式全国推广,留守妇女月均增收3500元,助力乡村振兴”
- • 李立三AI数字人上线,湖南口音讲解党史震撼观众:创新方式传承红色基因
- • 萍乡经开区全力打造百亿食品产业集群,和惠食品项目奠基仪式即将举行
- • 萍水湖湿地公园夜光森林盛大开放,萤火星空栈道成为亲子打卡新地标
- • 湘东区多部门联动,七旬老人房产证难题终获化解
- • 萍乡市国企联村计划落地,30家国企携手助力乡村振兴
- • 莲花县竹产业链升级,竹纤维餐具出口欧美订单激增,绿色经济再掀热潮
- • 芦溪县农村“AI护林员”上岗,守护万亩生态林安全
- • 萍乡教育新篇章:首次招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留学生,共筑友谊桥梁
- • 萍乡课后服务财政补贴加码,家长年均减负5000元,教育公平再升级
- • “湖上乡打麻糍大赛引万人参与,木槌抖音挑战赛播放量破亿,民俗文化魅力无限”
- • 莲花中学与井冈山大学共建教育硕士实践基地,助力山区教师定向培养
- • 《萍乡采茶戏《孔原在共产国际》全国巡演,重现1928年莫斯科风云》
- • 莲花血鸭速食包研发成功,3分钟微波还原地道湘赣风味
- • 长平乡黑山羊美食文化旅游节:全羊宴搭配手工挂面制作体验,尽享乡村风情
- • 智能温室助力农业创新,烟花辣椒辣度超100万SHU惊艳出口韩国
- • 高坑镇农民画非遗工坊揭牌仪式圆满举行,作品远销海外助力文化“出海”
- • 张佳坊乡低空经济起飞,无人机配送山货出深山
- • “村级光伏电站全覆盖,脱贫户年均增收3200元——我国光伏扶贫成效显著”
- • 非遗传承新篇章:萍乡春锣青年传承班开课,00后学员抖音直播获百万点赞
- • 萍乡人才新政重磅来袭:顶尖团队最高支持1亿元,购房补贴翻倍
- • 萍乡废弃矿区生态修复获联合国案例奖,复垦土地超5万亩,绿色重生见证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成果
- • 安源红领巾纪念馆荣膺全国研学基地,打造沉浸式百年队史体验之旅
- • 智慧路灯全覆盖,WiFi充电桩便民又节能,打造绿色智慧城市新篇章
- • 湘赣边劳务协作平台正式上线,助力2万名脱贫群众跨省就业增收
- • 芦溪县“扶贫专车”助力脱贫劳动力点对点输送至长三角
- • 安源工运百年主题光影诗剧《燎原》首演,千架无人机同步绘制工人群像,共绘百年辉煌
- • 1200名困难群众变身“社区管家”:公益性岗位兜底安置,共建和谐社区新篇章
- • 萍乡学院携手企业孵化赣菜研究院,共育20个餐饮IP助力地方经济发展
- • 腊肉古法熏制技艺申遗成功,老窖洞变身非遗体验工坊:传统技艺焕发新生
- • 萍乡试点“农业产业共富贷”:新型主体可获千万信用额度,助力乡村振兴
- • 萍水湖畔国潮音乐节启幕,摇滚版《十送红军》引爆跨世代合唱热潮
- • 全省首个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场落户安源,无人驾驶技术应用加速
- • 萍乡发布“富硒农业十年规划”,全域打造中国硒谷示范区,助力乡村振兴
- • 全国首条莲文化主题高速服务区开放,体验采莲制藕粉,感受传统文化魅力
- • 安源区废旧矿区华丽转身,数字经济产业园引领产业升级新风尚
- • 安源煤矿遗址焕新颜,变身工业农业公园,井下奇景荧光蘑菇绽放
- • 山口岩瀑布水幕电影《西游记》首映,经典取景地故事全新演绎
- • 张佳坊乡徐霞客古道研学季盛大开启,徒步打卡赠《徐霞客游记》线装书
- • 萍乡教师合唱团荣获全国金奖,美育成果惊艳全国
- • 芦溪县乡村CEO年薪制试行,大学生村官引领乡村振兴新风尚
- • 萍乡市积极开展防疫行动,免费发放口罩助力贫困户共抗疫情
- • 村级供销社创新服务模式,一站式农资采购成本直降25%
- • 德国职业教育专家团队驻萍指导,助力“双师型”教师培养
- • 萍矿集团煤矸石综合利用项目成功落地,年处理固废300万吨助力环保砖生产
- • 客家米酒文化盛宴:三板桥乡“赛酒歌”擂台开唱,醉倒八方来客
- • 萍乡首条云巴通车,15分钟直达高铁站与主城区,便捷交通新篇章
- • 萍乡炒粉挑战赛创吉尼斯纪录,冠军5分钟炒制80碗,展现炒粉技艺巅峰
- • 全县村卫生室配备智能诊疗包,AI辅助诊断精确率达90%,助力基层医疗水平提升
- • 萍乡创先河:全国首个“乡村振兴板”设立,5家农企成功挂牌融资
- • 首个保障性租赁住房社区交付,新市民月租低于市场价60%,彰显民生关怀
- • 扶贫资金助力智能灌溉系统,万亩果园节水30%,农业现代化迈出坚实步伐
- • 萍乡综保区跨境电商产业园盛大开园,百家企业共享“免税+保税”政策红利
- • 《非遗里的中国》聚焦萍乡:揭秘烟花秘方现代化之路
- • 萍乡全市中考改革落地,创新“学科+实践”综合评价体系引领教育新风向
- • 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升级,全息影像技术再现“秋收起义”历史场景
- • 上栗县长平乡石溪村首届辣味厨艺大赛盛大开幕,60名厨师同台竞技展厨艺风采
- • 非遗“打锡壶”技艺走进社区,老匠人直播教学吸引百万粉丝
- • “一老一小”幸福院建设成果显著,托育养老“一站式”服务助力美好生活
- • 张国焘旧居变身气味博物馆,数字调香机重现1922年安源煤烟风情
- • 老旧小区改造新路径:社会资本助力物业增值,反哺民生福祉
- • 杨岐普通寺禅修体验营盛大开课,七日止语禅居与素斋课程共修心灵
- • 萍乡历史名人主题地铁专列启程,刘凤诰楹联艺术车厢引瞩目
- • 芦溪高压电瓷研究院揭牌仪式隆重举行,百万伏特高压绝缘子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 • 总投资50亿!湘东智慧渔港项目盛大启动,引领内陆淡水渔业发展新标杆
- • 上栗县花炮安全操作员持证上岗,2000名脱贫群众获高薪岗位
- • “莲荷飘香,美食盛宴——莲荷宴入选省级旅游菜单,一桌吃尽荷塘十二鲜”
- • 芦溪民俗文化节盛况空前,全息投影再现千年傩舞祭祀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