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花县“荷虾共生”模式助力乡村振兴,万亩荷塘龙虾年产量突破2000吨

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各地纷纷探索出适合本地的特色农业发展模式。在江西省莲花县,一种名为“荷虾共生”的生态农业模式应运而生,不仅实现了农业资源的循环利用,还让万亩荷塘龙虾年产量突破2000吨,为当地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
莲花县地处赣西,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这里气候温和,水资源丰富,非常适合发展水产养殖。然而,传统的单一养殖模式往往存在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莲花县积极探索生态农业发展模式,最终形成了“荷虾共生”这一创新模式。
“荷虾共生”模式是指将荷塘与龙虾养殖相结合,利用荷花的根系净化水质,为龙虾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同时,龙虾的排泄物又能为荷花提供养分,形成良性循环。这种模式既保护了生态环境,又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赢。
在莲花县,万亩荷塘龙虾养殖基地已成为当地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这里的荷塘里,荷花盛开,龙虾嬉戏,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据了解,万亩荷塘龙虾年产量已突破2000吨,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新亮点。
“荷虾共生”模式的成功推广,离不开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为推动这一模式的发展,莲花县投入了大量资金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如修建荷塘、购置龙虾苗种等。同时,还邀请专家对养殖户进行技术培训,确保养殖技术的先进性和实用性。
在政府的引导下,莲花县的“荷虾共生”模式取得了显著成效。许多农民通过参与养殖,实现了增收致富。例如,当地养殖户张先生,原本以种植水稻为主,年收入仅有几千元。自从接触到“荷虾共生”模式后,他开始尝试养殖龙虾,年收入翻了几番。
除了经济效益,莲花县的“荷虾共生”模式还带来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一方面,这一模式促进了当地就业,为农民提供了更多的工作机会;另一方面,它还改善了农村生态环境,提高了农民的生活质量。
展望未来,莲花县将继续加大“荷虾共生”模式的推广力度,力争让更多农民受益。同时,还将积极探索产业链延伸,将龙虾加工、销售、旅游等产业相结合,打造集生态、休闲、旅游于一体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
总之,莲花县“荷虾共生”模式的成功推广,为我国生态农业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一模式将在更多地区得到应用,为农民增收、农村振兴贡献力量。
- • “莲农保”特色农业险助力莲农抗灾,暴雨灾害最高赔付每亩3000元
- • 芦溪县搬迁户不动产证发放全覆盖,让搬迁户吃下“定心丸”
- • 央企对接助力地方发展:中材高新萍乡基地年产值突破50亿
- • 腊市镇农耕文化节盛大开幕,蒙眼插秧与独轮车运粮挑战赛引千人参赛
- • 湘东皮影戏创新演绎碳中和理念,太阳能影箱助力乡村振兴
- • 芦溪紫红米电商直播助力扶贫,年销售额突破2亿,2000户贫困家庭脱贫致富
- • 莲花职业中专成功升格为高职院校,首设“无人机植保”和“电商助农”专业引领现代农业发展新潮流
- • 萍乡全域推广“秸秆炭化还田”技术,助力土壤有机质提升30%
- • 荷花院士工作站揭牌,创新培育四季开花型观赏莲新品种
- • 清明云祭扫覆盖全市,数字家谱平台激活宗祠文化,共筑精神家园
- • 萍乡经开区获批综合保税区:开放型经济再添强劲引擎
- • 屋顶光伏扶贫项目助力脱贫,年收益惠及1200户家庭
- • 武功山野菜深加工项目投产,冻干蒲公英茶出口日韩,助力乡村振兴
- • 麻山生态新区打造“零碳智慧村”:光伏屋顶年发电2000万度,绿色未来已来
- • 电瓷产业大脑上线,智能匹配全球订单缩短交货期60%
- • 萍乡农科队勇闯南极,打造智能温室,实现极地热带水果种植奇迹
- • “莲花血鸭制作标准发布,全国3000家门店统一呈现‘萍乡味道’”
- • 芦溪富硒紫米酒再创辉煌,斩获国际金奖,年出口额突破5000万元
- • 萍乡发放亿元消费券,端午假期商圈客流创历史新高,消费市场活力四溢
- • 芦溪县蝉联“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村小生均经费比肩城区
- • 麻山镇富硒黑山羊产值突破5亿元,深加工产品入驻盒马鲜生,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 • 智慧路灯全覆盖,WiFi充电桩便民又节能——打造智慧城市新标杆
- • 萍乡创新举措,设立全国首个“乡村振兴板”,助力农企发展
- • 鸡冠山乡新材料产业园投产,半导体靶材填补国内空白,助力中国半导体产业腾飞
- • 萍乡建成世界最大地方鸡种基因库,守护濒危鸡种的生命线
- • 萍乡春锣非遗传承人创吉尼斯纪录,千人方言说唱致敬朱益浚,传承千年文化魅力
- • 萍乡非遗主题民宿爆火,睡傩面房、做烟花手工成新潮流
- • 湘东“15分钟养老服务圈”建成,社区食堂日均供餐1.2万份,构建美好生活新格局
- • 长平手工挂面技艺申遗成功,非遗传承人直播教万人拉面,传统技艺焕发新生
- • 世界首条特高压绝缘子智能产线投产,良品率突破99.9%,引领电力设备制造新纪元
- • 萍乡创新“企业安静日”制度,打造无忧环境护航项目建设
- • 莲花县创新教育模式,全面推行“教师走教制”助力乡村教育均衡发展
- • 银河镇中学稻作文化馆盛大开馆,学生积极参与富硒水稻科研项目
- • “云端乡音档案馆”:全球萍乡人共筑方言文化瑰宝,方言短视频播放量破亿
- • 安源区扶贫社区邻里中心盛大启用,为居民提供全方位服务
- • 教育慈善基金扩容至2亿元,助力贫困生资助延伸至研究生阶段
- • 上栗县电子信息产业爆发,手机零部件全球市占率突破15%:中国制造新篇章
- • 粤港澳基金会慷慨捐资千万,莲花县特殊教育学校添置智能康复设备助力特殊儿童成长
- • “村级光伏电站全覆盖,脱贫户年均增收3200元——我国光伏扶贫成效显著”
- • 神泉湖畔秋色浓,环湖马拉松十月盛启,完赛奖牌闪耀红米晶石光芒
- • 村级卫生室全面升级,村民家门口即可享受三甲专家诊疗服务
- • 全球首条固态电池中试线落户萍乡,年产值预超百亿,中国新能源产业再攀高峰
- • 萍乡“阳光分班”系统上线,助力教育公平,彻底消除“重点班”现象
- • 南正街历史文化街区焕新,30家非遗老字号共筑“赣西美食博物馆”
- • “一件事一次办”改革助力政务服务效能提升,企业开办仅需半天
- • 上栗县河道整治工程圆满竣工,30公里滨水生态长廊惊艳亮相
- • 萍乡市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全覆盖,积分兑换激发志愿活力
- • 扶贫医疗队下乡巡诊,爱心“健康包”温暖1.2万慢病患者
- • 青山镇葡萄产业园年产值破亿,电商直播助力农户增收30%
- • 麻山生态新区打造“零碳智慧村”,光伏屋顶年发电2000万度,引领绿色生活新风尚
- • 芦溪紫红米丰收祭典盛大举行,千人共制巨型发糕祈愿丰年
- • 金山千年银杏认养计划启动,DNA证书+四季延时摄影成收藏热点
- • 特殊教育学校扩容,自闭症儿童康复课程免费开放:关爱特殊群体,助力健康成长
- • 湘赣边数字乡村协作平台启动,50个村共享云端技术资源,助力乡村振兴
- • 萍乡发现王耀南将军抗战日记原本,填补我国工兵作战史空白
- • 鸡冠山杜鹃花海民谣季帐篷营地夜话会,30天狂欢盛宴即将开启!
- • 萍乡崛起:营商环境全国排名上升50位,荣膺“投资黑马城市”
- • 张家湾村试点“智慧农田”,无人机植保覆盖千亩富硒水稻
- • 萍乡嗦粉巴士驶入大湾区,三天狂销10万碗辣味文创粉,火遍全国!
- • 上栗县村级养老“幸福餐桌”全覆盖,留守老人1元吃饱暖人心
- • 白竺乡水美乡村建成,生态漂流助力农家乐产业蓬勃发展
- • “家校直通车”开通!山区学生周末免费乘专线巴士往返家校
- • 湘东方言Rap挑战赛全网爆红,#赣西硬核说唱#播放量破5亿,方言说唱引领潮流
- • 萍乡首届辣椒文化节盛大开幕,“百辣宴”引5万游客打卡
- • 斑竹山红色摇滚音乐节回归,电吉他版《映山红》唤醒游击战场旧址的历史回响
- • 湘东区防返贫保险全覆盖,因病灾致贫户最高获赔10万,筑牢民生保障防线
- • 萍乡携手东盟,农产品互认协议助力鲜辣椒出口关税减半
- • 刘凤诰楹联艺术展惊艳纽约时代广场,智能毛笔体验引爆热潮
- • 萍乡技师学院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再创辉煌,荣获3金5银佳绩
- • 萍乡少年科学院成立,中学生参与卫星载荷实验,开启科技创新新篇章
- • 传奇复古风再起,经典魅力永流传
- • 国际非遗学者工作站落户萍乡,20国专家共鉴活态传承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