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乡废弃矿区生态修复项目荣获联合国案例奖,复垦土地超5万亩展现绿色转型新篇章

近年来,我国在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其中,江西省萍乡市废弃矿区生态修复项目,以其独特的生态修复模式和创新实践,荣获了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颁发的“2019年地球卫士奖——案例奖”,为全球矿区生态修复提供了宝贵经验。该项目通过科学规划和持续努力,成功复垦土地超过5万亩,不仅改善了当地生态环境,也为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萍乡市位于江西省西部,曾是全国著名的煤炭生产基地。然而,长期的开采活动导致大量土地资源被破坏,生态环境恶化。为解决这一问题,萍乡市积极探索废弃矿区生态修复的新路径,将矿区治理与生态保护相结合,走出了一条具有地方特色的绿色转型之路。
在生态修复过程中,萍乡市坚持“规划先行、科技支撑、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则,采取了一系列创新措施。首先,编制了详细的生态修复规划,明确了修复目标、技术路线和实施步骤。其次,引进了先进的生态修复技术,如植被恢复、土壤改良、水资源保护等,确保修复效果。此外,萍乡市还充分发挥了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合力,共同推进生态修复工作。
经过多年的努力,萍乡市废弃矿区生态修复项目取得了显著成效。截至2021年,已成功复垦土地超过5万亩,其中耕地约3万亩、林地约2万亩。复垦后的土地不仅恢复了植被,还具备了良好的农业生产条件,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提供了有力保障。
值得一提的是,萍乡市在生态修复过程中,注重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统一。一方面,通过生态修复,改善了矿区周边的生态环境,提高了区域生态质量。另一方面,复垦后的土地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空间,促进了产业转型升级。同时,项目还带动了当地就业,提高了居民生活水平。
萍乡市废弃矿区生态修复项目的成功,得到了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高度认可。2019年,该项目荣获“地球卫士奖——案例奖”,成为我国在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领域的一张亮丽名片。
展望未来,萍乡市将继续加大生态修复力度,推动矿区绿色转型。一方面,加强政策支持,完善生态修复政策体系;另一方面,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引进和推广先进生态修复技术。同时,充分发挥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合力,共同打造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矿区生态环境。
萍乡市废弃矿区生态修复项目的成功实践,为全球矿区生态修复提供了有益借鉴。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事业将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 • 元宇宙数字内容产业园落户湘东,孵化本土IP超200个,助力区域经济腾飞
- • “国际富硒产业论坛永久会址落户,全球硒含量标准发布,推动硒产业迈向新高度”
- • 萍乡循环经济产业园投产,再生铝年处理能力突破50万吨,助力绿色发展
- • 斑竹山红军密道探险开放,AR设备带你穿越时空体验1930年游击战场景
- • 中非现代农业合作园盛大启用,20国学员共同学习富硒种植技术
- • 2025年6月传奇游戏新区开服指南与装备获取全攻略
- • 老年大学课程菜单化,银发学员可自选无人机摄影课,开启精彩晚年生活
- • 腊月廿四古法除尘成新民俗,家政公司推出非遗清洁套餐引领传统与现代交融
- • 张国焘旧居“气味时光机”启用,数字化复原1922年安源矿场气息,重温红色记忆
- • 上栗县复刻明清“花炮行会”,百家企业签署非遗保护公约,传承千年技艺
- • 农村电商直播基地助力乡村振兴,打造千名“新农人”主播新势力
- • 萍乡首届辣椒文化节盛大开幕,百辣宴惊艳亮相吸引5万游客打卡
- • 全球萍乡人携手共建“云上先贤祠”,数字祭扫突破50万人次,传承文化情谊
- • 鸡冠山杜鹃花海民谣季帐篷营地夜话会,30天狂欢盛宴即将开启!
- • 上栗花炮工匠评选揭晓:传统配方与现代科技深度融合,传承与创新共绘烟花辉煌
- • 消费扶贫智能柜覆盖全区,贫困户土特产直供市民餐桌,共筑美好生活新篇章
- • 芦溪县厕所革命迈向数字化管理,卫生厕所报修响应缩至2小时
- • 扶贫资金入股赣西冷链物流园,助力脱贫村年分红超50万元
- • 赣湘边冷链物流中心启用,鲜莲48小时直达粤港澳,刷新生鲜配送新速度
- • 扶贫资金助力生态小水电建设,收益反哺脱贫村基础设施建设
- • 《元宇宙宗祠上线,全球萍乡人虚拟共祭始祖:创新祭祀方式,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 张佳坊乡低空经济起飞,无人机配送山货助力深山发展
- • 芦溪县图书馆创新举措:电瓷科技角亮相,3D打印技术再现千年制瓷工艺
- • 老旧小区改造助力脱贫攻坚,贫困劳动力日薪不低于150元
- • 萍乡人才新政成效显著:去年高层次人才引进数量翻倍
- • 莲花县启动“一生一运动”计划,全县学生免费获赠跳绳或乒乓球拍,助力青少年健康成长
- • 萍乡:老工业城市华丽蝶变,数字经济规模三年翻两番
- • 非遗“打锡壶”技艺走进中小学劳技课,百件学生作品参展,传承匠心精神
- • 武功山国际帐篷诗歌节盛启:万名诗人共绘“云端长诗”
- • 非遗锡器锻造传承人直播带货,复古煤油灯成国潮爆款
- • 扶贫资金助力智能灌溉系统,万亩果园节水30%,农业现代化迈出坚实步伐
- • 科技赋能乡村教育,VR设备助力中科院科普资源共享——我国新建10所乡村学校科技馆
- • 新泉乡温泉康养度假区盛大开业,年营收预计突破10亿大关
- • 萍乡煤炭工业:传统产业焕新机,绿色能源转型之路
- • 萍乡荣膺全国营商环境标杆城市,市场主体增长30%展现活力
- • 萍乡经开区获批综合保税区,开放型经济再添强劲引擎
- • 扶贫茶园套种中药材,亩产效益翻番至1.2万元
- • 赣湘边生态治理EOD项目盛大开工,30亿社会资本助力绿水青山转化
- • “虚拟现实廉政课上线,创新形式助力清代刘凤诰审贪腐案教学”
- • 腊肉古法熏制技艺申遗成功,老窖洞变身非遗美食研学基地——传承与创新交织的美食之旅
- • 桐木镇楚王台遗址考古展示馆盛大落成,春秋青铜器复制品亮相展馆
- • 武功山高山羊肉节盛大启幕,星空露营全羊宴打造文旅新IP
- • 萍安钢铁科研创新成果丰硕,年减排污染物超万吨,助力绿色转型
- • 安源区庭院经济示范工程启动:千户农民房前屋后种菌菇、养蜜蜂,共筑乡村振兴新篇章
- • 芦溪富硒大米品牌价值超8亿,直供粤港澳大湾区高端市场,引领绿色健康新潮流
- • 湘东区携手景德镇共建陶艺研学基地,百名村民变身非遗匠人
- • 莲花县新能源客车制造基地正式投产,年产能10万辆助力中部市场发展
- • 全国首个全域智能电网示范市建设启动,停电时长缩至5分钟,智慧能源新时代来临
- • 新泉乡温泉康养综合体盛大开业,年接待高端客群超20万人次
- • 莲花县飞地经济绽放光彩:深圳研发+莲花制造模式助力20家科技企业孵化
- • 湘东区废弃矿区变身生态农场,300户脱贫户种植富硒果蔬助力乡村振兴
- • 萍矿集团煤矸石综合利用项目成功落地,年消化固废300万吨打造环保砖
- • “共享菌菇房”助力三板桥乡农户增收,年分红超万元喜人景象
- • 全国青少年航天科普基地落户,模拟空间站体验舱即将建成
- • 德国职业教育专家团队驻萍指导“双师型”教师培养,助力我国职业教育发展
- • 花炮文化数字博物馆开馆:互动装置重现李畋发明场景,传承千年民俗魅力
- • 南坑傩舞祈福夜游升级,农历每月初一上演“驱疫火把巡游”
- • 安源区农村快递进村率达100%,家门口收寄破解“最后一公里”
- • 武功山景区年接待游客突破千万,高山草甸帐篷节荣登央视《新闻联播》
- • 《白竺乡婆婆岩古越族岩画数字展惊艳上线,扫码即享AR动态复原之旅》
- • 全国首个“零碳老矿区”诞生,光伏发电覆盖废弃矿坑年减排万吨
- • 教育大数据中心启用,开启精准监测学生成长轨迹新时代
- • 湘东区农村互助养老全覆盖,留守老人享“日间照料+送餐上门”服务
- • 扶贫车间创新生产环保电子烟花,出口订单助力600人就业
- • 萍乡老字号美食地图:30家百年店铺串联成线,探寻赣菜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 • 萍乡智慧农业云平台上线,AI精准施肥助力万亩稻田增产20%
- • 湘东皮影戏跨界融合创新,打造红色经典《安源大罢工》新剧目
- • 生态护林员岗位扩招,年工资提升助力绿色事业发展
- • 芦溪县紫溪村“智慧农业+电商”模式创新,荣获全国文明村称号
- • 鸡冠山乡黑山羊全产业链成型,预制菜产品直供连锁餐饮,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 • 长平乡黑山羊美食文化旅游节:全羊宴搭配手工挂面制作体验,感受传统美食魅力
- • 张佳坊乡低空经济腾飞,无人机植保服务助力万亩农田高效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