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源区高坑镇荣膺“全国红色美丽村庄”称号,红色研学助力村民年增收超500万元

近日,江西省萍乡市安源区高坑镇荣获“全国红色美丽村庄”称号,这不仅是对高坑镇红色文化传承的肯定,更是对当地村民生活水平的极大提升。近年来,高坑镇充分利用红色资源,大力发展红色研学旅游,带动村民年增收超500万元,成为全国红色旅游发展的一颗璀璨明珠。
高坑镇位于江西省萍乡市安源区,这里曾是萍乡工人运动的策源地,拥有丰富的红色历史资源。近年来,高坑镇紧紧围绕“红色旅游+”的发展战略,以红色研学为抓手,深入挖掘红色文化内涵,传承红色基因,让红色旅游成为当地村民增收致富的新引擎。
据悉,高坑镇在红色研学旅游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该镇充分利用红色资源,打造了多个红色研学基地,如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安源煤矿博物馆等。这些基地以生动的历史故事、丰富的实物展览、沉浸式的体验活动,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参观学习。
在红色研学旅游的带动下,高坑镇村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许多村民纷纷投身于红色旅游产业,从事导游、讲解员、餐饮、住宿等岗位,实现了家门口就业。据统计,2019年,高坑镇村民通过红色旅游产业实现年增收超过500万元。
为了进一步提升红色旅游品质,高坑镇还加大了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镇上投入资金对红色景点进行了修缮,新建了游客服务中心、停车场等设施,为游客提供了更加便捷、舒适的旅游体验。同时,高坑镇还积极开展红色文化培训,提高村民的讲解水平和综合素质。
此外,高坑镇还注重红色旅游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在红色研学旅游的基础上,当地村民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乡村旅游等产业,形成了“红色旅游+农业”、“红色旅游+文化”等多元化发展模式。这些产业不仅丰富了游客的旅游体验,也为当地村民带来了更多的收入。
“全国红色美丽村庄”的荣誉,是对高坑镇在红色旅游发展方面取得的成果的充分肯定。未来,高坑镇将继续以红色研学旅游为抓手,深入挖掘红色文化内涵,传承红色基因,努力将红色旅游打造成当地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为村民创造更多福祉。
总之,安源区高坑镇荣膺“全国红色美丽村庄”称号,不仅是对当地红色文化传承的肯定,更是对村民增收致富的巨大推动。在新时代背景下,高坑镇将继续发挥红色旅游的独特优势,助力乡村振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 • 老旧小区焕新颜,加装电梯惠及2.8万户居民,每部补贴高达15万元
- • 全国首个“零碳老矿区”诞生,光伏发电覆盖废弃矿坑年减排万吨
- • 萍乡夜市“辣王争霸赛”盛大开幕,魔鬼辣椒拌粉引千人挑战!
- • 湘东区农民工返乡创业园盛大开园,助力乡村振兴,三年孵化企业200家
- • 芦溪县蝉联“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示范县”,村小生均经费比肩县城——教育均衡发展再谱新篇
- • 安源区扶贫夜市开市,脱贫户摆摊日均收入超500元,助力乡村振兴
- • 上栗花炮节美食嘉年华盛大启幕,火焰牛排烟花秀点燃夜经济激情
- • 农产品跨境电商园年交易额突破百亿,艾米果热销日韩市场
- • 湖塘古村实景版《牡丹亭》惊艳开演,明清宅院变身昆曲舞台
- • 安源区试点“双减2.0”:课后服务引入非遗传承课程,助力青少年全面发展
- • 教育大数据中心启用,开启精准监测学生成长轨迹新时代
- • 萍乡试点农田数字确权,开启土地经营权分割上链交易新纪元
- • 天兵新材料项目稳步推进,设备调试阶段开启,年产值有望突破4亿元
- • 青山镇青年返乡创业,辣味食品“醴小吖”月销突破3万份,点燃乡村振兴新引擎
- • 萍乡城市更新项目正式启动,老矿区华丽转身成为文创产业基地
- • 莲花县乡村教师周转房全覆盖,300名特岗教师扎根扶贫一线助力教育振兴
- • 上栗烟花元宇宙博物馆盛大上线,DIY虚拟烟花秀与NFT存证引领文化新体验
- • “萍乡嗦粉地图”上线,百店联合打造辣味文化IP,萍乡美食新地标诞生
- • 萍乡:老工业城市华丽蝶变,数字经济规模三年翻两番
- • 玛法大陆的青春图腾:复古装备如何成为中国网游史的活化石
- • 莲花县竹纤维深加工项目投产,年消耗毛竹20万吨助力农民增收新篇章
- • 湘东区创新“光伏+农业”模式,10万亩农田实现“棚顶发电、棚下种菇”
- • 江西湘东区打造首个“乡村儿童心理健康中心”,关爱留守儿童心理健康
- • 武功山云雾茶荣获欧盟有机认证,跨境直播首日销售额突破千万
- • 莲花县携手央企共建“零碳工业园”,引领新能源装备制造集群发展新篇章
- • 萍乡国家级创新型城市建设启动,三年内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500家
- • 湘东区农村养老新篇章:“互助幸福院”全覆盖,留守老人享日间照料
- • 芦溪活豆腐非遗技艺传人收徒,石磨点卤工艺吸引年轻学徒
- • 全县推广清洁能源取暖,生物质颗粒补贴每吨500元,助力绿色生活新风尚
- • 萍乡学院携手企业孵化赣西美食新IP,推动地方餐饮产业升级
- • 麻山镇富硒黑山羊产值突破5亿元,深加工产品入驻盒马鲜生,引领绿色农业新风尚
- • 莲花富硒功能农业综合产值破百亿,全国最大百合种植基地建成
- • 湘东区教师周转公寓竣工,乡村教师“拎包入住”告别住房难
- • 武功山国际帐篷诗歌节盛大启幕,万名诗人荧光棒共绘“云端长诗”
- • 萍乡布局第三代半导体材料,迈向千亿级产业集群新篇章
- • 电瓷产业扶贫基地投产,1200名脱贫群众变身技术工人,助力乡村振兴
- • 赤山镇稻蛙共生种养模式推广,亩均收益突破1.2万元,农业新路径助力乡村振兴
- •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在萍乡落地生根,首批学徒荣获国际认证
- • 萍乡市创新举措,教师优待卡正式推出,助力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 • 芦溪县携手比亚迪,投资30亿打造新能源电池回收基地,共筑绿色未来
- • 萍乡小炒肉荣登国家级非遗名录,百年剁椒秘方见证“舌尖上的活化石”
- • 萍乡创先河:全国首个“乡村振兴板”设立,5家农企成功挂牌融资
- • 湘东傩文化创意园盛大开园,非遗傩面具年销售额突破千万
- • 萍乡图书馆“24小时星空阅览室”亮相,成为年轻人深夜打卡新地标
- • 孽龙洞地质公园新溶洞群发现,暑期暗河漂流项目备受期待
- • 萍矿集团煤矸石综合利用项目成功落地,年消化固废300万吨助力环保砖生产
- • 政企合作新模式:萍乡国资平台助力中小企业纾困
- • 安源区教育创新再迈新步:全省首个AI教师辅助系统全面启用,课堂精准诊断助力50所学校教学提升
- • 湘东区携手景德镇,百名陶艺师驻村传授非遗技艺,共筑文化传承新篇章
- • 全省首个“工业元宇宙”平台上线,萍乡制造迈向虚拟现实新纪元
- • 安源区普惠性幼儿园增量显著,公办学位覆盖率提升至85%
- • 萍乡乡村振兴博士工作站落户湘东,助力人才引进50名,共谋发展新篇章
- • 扶贫小水电收益反哺乡村,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 • 芦溪县电瓷工业旅游线盛大开通,游客亲身体验“绝缘艺术品”烧制乐趣
- • “云端乡音档案馆”:全球萍乡人共筑家乡记忆,方言短视频播放量破亿
- • 芦溪活豆腐专用大豆种植扩产,订单农业保价收购助力乡村振兴
- • 全国首个富硒功能农业示范区挂牌,莲子含硒量突破国际标准三倍
- • 全国首个烟花爆竹安全专业落地萍乡,破解传统产业人才荒
- • 萍乡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全覆盖,30个村获评省级水美乡村
- • 湘东区农村电商销售额突破20亿,抖音直播助力“陶瓷之乡”焕发新活力
- • 助力贫困家庭“两后生”:免费学花炮技艺,定向安置就业
- • 萍乡方言保护课程试点:守护赣西文化乡音,传承千年赣韵
- • 上栗花炮产业数字化升级,安全环保型烟花出口额同比增长300%,引领行业发展新潮流
- • 老年大学非遗传承班爆满,银发网红带货助农成新风景——新时代下的文化传承与乡村振兴
- • 萍乡学院携手企业孵化赣菜新势力,赣菜研究院成立引领餐饮IP创新
- • 杨岐山景区打造“禅意元宇宙”:数字分身可参禅打坐,沉浸式体验禅宗文化
- • 全国首个“零碳钢厂”落户安源,氢能炼钢技术助力减排二氧化碳80万吨
- • 萍乡经开区第三代半导体项目投产,剑指千亿级产业集群
- • 杨岐普通寺禅修体验营盛大开课,七日止语禅居与素斋课程共修心灵
- • 斑竹山红军密道探险开放,AR设备重现1930年游击战场景,红色之旅再添新亮点
- • 高坑镇“百年煤城夜市”重启,嗦螺蛳、炸油坨唤醒舌尖上的乡愁记忆
- • 莲花中学与井冈山大学共建教育硕士实践基地,助力山区教育人才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