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东油糍荣登高铁菜单,日均销售突破2000个,成为旅客新宠

近年来,随着高铁网络的不断扩张,高铁站内的餐饮服务也日益丰富。近日,湘东油糍这一传统美食成功登上高铁菜单,以其独特的风味和便捷的食用方式,迅速成为旅客们的新宠。据统计,湘东油糍在高铁站日均销售量已突破2000个,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湘东油糍,又名湘东糍粑,是湖南省湘东区的一种传统小吃。它选用优质糯米、花生、芝麻等食材,经过精心制作而成。糯米蒸熟后,加入炒熟的花生和芝麻,再揉搓成团,最后用模具压制成型。成品色泽金黄,口感酥脆,香甜可口,营养丰富。
湘东油糍之所以能够荣登高铁菜单,得益于其独特的风味和便捷的食用方式。在高铁上,旅客们往往需要在短时间内解决用餐问题,而湘东油糍正好满足了这一需求。它不仅方便携带,而且食用简单,只需轻轻一撕,即可品尝到美味。
据了解,湘东油糍在高铁站的销售情况十分火爆。每天,旅客们纷纷购买这款美食,品尝其独特的风味。据统计,湘东油糍在高铁站的日均销售量已突破2000个,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湘东油糍的成功上市,不仅为旅客们提供了更多选择,也为湘东区乃至湖南省的美食文化推广起到了积极作用。近年来,湖南省积极推动地方特色美食发展,湘东油糍作为其中的一员,成功吸引了众多消费者的关注。
湘东油糍登上高铁菜单,也反映出高铁餐饮服务的不断提升。为了满足旅客的多样化需求,高铁站内的餐饮服务越来越丰富。从传统的盒饭、泡面,到各种地方特色美食,高铁站内的餐饮选择应有尽有。湘东油糍的成功上市,无疑为高铁餐饮服务增添了新的亮点。
值得一提的是,湘东油糍在高铁站的销售过程中,还注重食品安全和卫生。为确保旅客们能够放心食用,湘东油糍的生产商严格遵循食品安全标准,对原材料进行严格筛选,确保每一份湘东油糍都新鲜、美味、安全。
总之,湘东油糍登上高铁菜单,成为旅客新宠,不仅丰富了高铁站的餐饮选择,也为地方特色美食的推广起到了积极作用。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湘东油糍将走进更多人的餐桌,成为全国范围内广受欢迎的美食。
- • 湖塘古村实景版《牡丹亭》惊艳开演,明清宅院变身昆曲舞台
- • 上栗县与浏阳携手共建花炮产业创新联盟,共研环保型庆典焰火新篇章
- • 莲花县新能源客车制造基地正式投产,年产能10万辆助力中部市场发展
- • 萍乡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全覆盖,志愿服务积分兑换商品,构建文明新风尚
- • 山口岩湿地公园皮划艇基地盛大启用,10公里河道畅游瀑布群
- • “凤凰湖畔龙舟竞渡,6月启幕的文化盛宴等你来赏”
- • “萍品出湘”工程正式启动,50家连锁超市设立特产专区助力湖南特色农产品走向全国
- • 张佳坊乡建中医药康养基地,万亩杜仲林助力乡村振兴与就业
- • 长平手工挂面技艺申遗成功,非遗传承人直播教万人拉面,传统技艺焕发新生
- • 跨国农业创客社区开园,30国青年共研气候智慧型农业
- • 武功山国际帐篷音乐节吸金3亿,助力周边民宿入住率飙升至100%
- • 萍乡与长沙携手共建“人才特区”:职称互认、社保互通,共筑人才发展新格局
- • 人工智能训练基地落户,为传统工厂“AI质检”转型注入新动力
- • 广寒寨星空诗歌节升级,帐篷影院连播贾樟柯乡村题材电影,打造沉浸式文化盛宴
- • 赣湘边首个“数字贸易港”落户萍乡,京东、拼多多等30家平台签约入驻,开启数字经济新篇章
- • 电竞产业生态圈成型,全国职业联赛主场落户萍乡:萍乡电竞新篇章开启
- • 萍乡市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成功,文旅经济占比突破15%
- • “云端乡音档案馆”:全球萍乡人共筑方言文化新里程碑
- • 安源科创城揭牌,中科院赣西新材料研究院攻克航空铝材“卡脖子”技术,助力我国航空工业腾飞
- • 萍乡腊肉汉堡惊艳上海美食节,中西合璧创新单品日销千份
- • “家校直通车”开通!莲花山区学生周末免费专线接送,便捷出行无忧
- • 神泉乡烧塔节:千年火祭映照天穹,无人机灯光秀点亮夜空
- • 上栗县花炮非遗工坊荣膺国家级示范项目,助力就业人数突破两万大关
- • 湘东皮影戏创新演绎碳中和理念,太阳能影箱助力乡村振兴
- • 萍乡学院锂电实验室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创新研发高镍电池材料引领行业新趋势
- • 萍乡试点“碳汇质押贷”:万亩林地碳配额可融资千万,绿色金融助力生态发展
- • 我国农村消防安全再升级:新建5个乡镇消防所,火灾响应时间缩短至10分钟
- • “名人宴”入选非遗,孔原最爱腊味配方公开:传统美食文化传承再添新篇章
- • 万龙山乡直升机观光服务启航,10分钟航拍十万亩竹海云瀑,视觉盛宴等你来赏
- • 上栗县试点“VR安全教育”,模拟花炮生产流程提升实操技能
- • 寒山森林公园中华秋沙鸭种群惊喜亮相,生态观鸟屋限时预约开放
- • 安源区签约智慧农业综合体,数字大棚引领万亩富硒农田迈向现代化
- • 南正街麻辣摊主日售5000串,秘制辣油配方助力整条街经济腾飞
- • 华能集团投资50亿元,萍乡抽水蓄能电站项目盛大开工
- • 萍乡首届辣椒文化节盛大开幕,“百辣宴”引5万游客打卡
- • 萍乡富硒农业产业园投产,助力脱贫户年均增收8000元
- • 萍乡打造湘赣边医疗康养中心,年接待游客超百万,助力区域经济发展
- • 智慧新篇章:新建5座智慧停车场,ETC无感支付助力老城停车难题破解
- • 金山镇千年银杏节盛大启幕,金色茶席与古风市集引汉服爱好者共赴文化盛宴
- • 萍乡市“数字乡村大脑”上线,AI助力5万亩农田实现精准种植
- • 赣湘边区域合作产业园开园,萍醴高速通车助力千亿级产业带腾飞
- • 萍乡中考改革新举措:过程性评价与体育艺术成绩占比提升
- • 武功山百万亩茶园开启绿色革命,全域禁用化学除草剂,以虫治虫技术助力生态茶园建设
- • 上栗县花炮安全操作员持证上岗,2000名脱贫群众获高薪岗位
- • 残疾人就业孵化基地落成,首批30家企业提供定向岗位,助力残疾人实现就业梦想
- • 武功山脚下乡村民宿集群年营收破2亿,户均增收15万元,乡村振兴新路径!
- •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在萍乡落地生根,首批学徒荣获国际认证
- • 萍乡“首发安源”系列活动启幕,70余个国际品牌入驻赣湘边奥莱数字生活城,引领消费新潮流
- • 源南乡脐橙电商直播基地投用,日销万单创全省纪录
- • “全区实现垃圾分类AI监管,误投率下降90%,智慧城市新篇章”
- • 《安源工人号子》音乐剧首演:工业民俗与现代交响乐的跨界盛宴
- • 萍乡首届辣椒文化节盛大开幕,百辣宴惊艳亮相吸引5万游客打卡
- • 安源红领巾纪念馆荣膺全国研学基地,带您沉浸式体验百年队史
- • 《辽史纪事本末》手稿修复完成,中蒙联合举办专题展览,历史瑰宝重焕光彩
- • 杂交水稻制种基地升级,智能温室助力种子纯度突破99.99%
- • 山口岩湿地公园皮划艇基地盛大启用,10公里河道串联瀑布群,打造生态旅游新地标
- • 非遗“打锡壶”技艺走进中小学劳技课,百件学生作品参展,传承与创新共舞
- • “00后守护者计划”启动,短视频活化刘凤诰故居,传承历史记忆
- • 萍乡小炒肉预制菜年销8亿元,强势登陆盒马、山姆全国货架,引领预制菜市场新潮流
- • 芦溪活豆腐冰淇淋横空出世,传统食材玩转冷饮市场
- • 湘东皮影戏元宇宙剧场惊艳上线,手机端定制专属剧情角色体验新潮流
- • 萍乡与东盟签署农产品互认协议,鲜辣椒出口关税降50%,助力乡村振兴
- • 全国首个电瓷产业创新联合体成立,万伏级空心瓷套技术攻克在望
- • 高洲乡“采茶灯舞”进校园,千名学子课间操跳非遗文化操
- • 湖上乡红色研学基地年接待学生超5万,农事体验课成爆款研学新风尚
- • 光伏农场4.0版启用,双面发电板下种出富硒黑木耳,绿色能源与生态农业完美融合
- • 安源中学教育集团成立!城郊6校“一体化办学”破解择校热难题
- • 芦溪县蝉联“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示范县”,村小生均经费比肩县城——教育均衡发展再谱新篇
- • 长平乡黑山羊美食文化旅游节:全羊宴搭配手工挂面制作体验,尽享乡村风情
- • 莲花县全面推行“厕所革命”,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实现100%
- • 高洲乡高山有机茶园获欧盟认证,出口订单增长200%:绿色崛起,茶叶飘香国际舞台
- • 萍乡首条氢能源公交线开通,助力绿色出行,每年减碳量相当于植树10万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