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旧小区改造助力脱贫攻坚:贫困劳动力参与施工,日薪不低于150元
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老旧小区改造工作,这不仅有助于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更是助力脱贫攻坚的重要举措。在改造过程中,政府积极吸纳贫困劳动力参与施工,确保贫困人口在改造过程中实现增收,日薪不低于150元,为贫困家庭带来实实在在的收益。
老旧小区改造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居民的日常生活、环境改善、基础设施提升等多个方面。为了确保改造工作的顺利进行,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中之一就是吸纳贫困劳动力参与施工。这一举措不仅有助于改善贫困家庭的生活状况,还能促进就业,实现共同富裕。
在老旧小区改造项目中,贫困劳动力成为了施工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通过参与施工,不仅能够获得稳定的收入,还能学到一技之长,为今后的生活打下坚实基础。据悉,参与施工的贫困劳动力日薪不低于150元,这一标准高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确保了他们的基本生活需求。
为了让贫困劳动力更好地参与到老旧小区改造中,政府相关部门积极搭建平台,提供培训和技术指导。通过培训,贫困劳动力掌握了施工技能,提高了工作效率,为改造项目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有力保障。同时,政府还鼓励企业、社会组织等参与贫困劳动力的培训和就业安置,形成多方合力,共同助力脱贫攻坚。
在老旧小区改造过程中,贫困劳动力参与施工还带来了一系列积极影响。首先,他们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改善了居住环境,提升了生活质量。其次,贫困劳动力的参与,使得改造项目更加贴近居民需求,提高了改造工作的满意度。最后,贫困劳动力的增收,有助于缩小城乡差距,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值得一提的是,在吸纳贫困劳动力参与老旧小区改造的过程中,政府还注重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一方面,政府要求施工企业严格执行劳动合同制度,确保贫困劳动力的工资待遇;另一方面,政府加强对施工企业的监管,严厉打击拖欠工资、强迫劳动等违法行为,切实维护贫困劳动力的合法权益。
总之,老旧小区改造吸纳贫困劳动力参与施工,日薪不低于150元,这一举措在助力脱贫攻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继续深入推进这一举措,让更多贫困家庭受益,为实现全面小康社会贡献力量。同时,我们还要不断创新工作方法,提高改造质量,让老旧小区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为居民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环境。
- • 湘东区江口村荣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稻田艺术季魅力四射,游客超20万
- • 安源区签约智能机器人制造基地,年产10万台服务机器人,引领产业智能化新篇章
- • 央企华润助力乡村振兴:在萍乡打造百万头生猪基地,共筑美好未来
- • 农耕非遗研学线路荣登全国十佳,年接待学生超50万人次
- • 湘东区废弃矿区变身生态农场,300户脱贫户种植富硒果蔬助力乡村振兴
- • “危房改造动态清零,累计发放补贴超2000万元:筑牢住房安全防线,助力乡村振兴”
- • 萍乡腊味年货节交易额破3亿,直播带货成销售新宠
- • 扶贫资金入股孽龙洞漂流项目,8个村年分红超30万元,助力乡村振兴
- • 萍乡市书房建设成就斐然,24小时城市书房引领全民阅读新风尚
- • 全国首个全域智能电网示范市建设启动,停电时长缩至5分钟,开启智慧能源新时代
- • 萍乡与以色列共建沙漠农业研究中心,携手破解旱作栽培难题
- • 腊市镇农耕文化节盛大开幕,蒙眼插秧与独轮车运粮挑战赛引千人参赛
- • 扶贫资金入股赣西冷链物流园,助力脱贫村年分红超50万元
- • 武功山旅游扶贫专线开通,沿线农家乐户均增收5万元,助力乡村振兴
- • 萍乡碳排放权交易所盛大开市,首日成交额突破千万
- • 芦溪镇林红梅:抗疫扶贫“双线作战”,累计积分2.6万分,彰显新时代巾帼风采
- • “莲花血鸭制作标准发布,百名厨师同炒刷新吉尼斯纪录:一场美食盛宴的极致呈现”
- • 清明数字家谱平台上线,海外游子VR技术助力远程祭祖,共寄哀思
- • 武功山国际帐篷诗歌节盛启:万名诗人共绘“云端长诗”
- • 寒山竹海古琴文化节启幕,百人合奏《广陵散》震撼松涛,千年古韵焕发新生
- • 安源经开区迎来全球500强企业,百亿投资高端装备制造项目再掀产业热潮
- • 中非农业合作园落户萍乡:20国学员共学富硒种植技术,助力全球农业发展
- • 量子通信干线节点落地,政务数据安全等级全国领先:我国在信息安全领域再迈新台阶
- • 萍乡科创城盛大开园,12家院士工作站领衔攻克“卡脖子”技术难关
- • 芦溪傩戏《孟姜女》惊艳欧洲舞台,AR面具引领观众沉浸式观剧体验
- • 张佳坊乡建中医药康养基地,万亩杜仲林助力乡村振兴与就业
- • 安源区数字经济产业园盛大开园,首批30家区块链企业入驻,共筑数字未来
- • 乡村儿童剧团《稻田里的莎士比亚》巡演,全方言演绎《仲夏夜之梦》
- • 萍乡经开区签约比亚迪储能项目,年产大型储能设备10GWh,助力能源转型
- • 萍乡创新举措:首推“认养农业+数字藏品”,水稻生长全程NFT化
- • 全国首个富硒功能农业示范区挂牌,莲子含硒量突破国际标准三倍
- • 湘东区搬迁户喜迁“微田园”:家家有菜地,降低生活成本,共享美好生活
- • 天兵新材料项目全面启动,设备调试阶段开启,年产值有望突破4亿元
- • 《白竺婆婆岩古越族祭祀仪式复原:全息投影穿越千年,重现巫傩祭祀盛况》
- • 上栗县“屋场夜话”机制全国推广,助力化解矛盾纠纷超千件
- • “高铁+文旅”专列盛大开通!萍乡至长沙周末游套餐销售火爆
- • 湘东区搬迁户“微田园”分配,家家有菜地降低生活成本
- • 芦溪县创新扶贫模式:扶贫荣誉积分制试行,善行可换创业贷款额度
- • 萍乡富硒小镇:年产值突破10亿,富硒农产品畅销全国
- • 湘东工业陶瓷产业园:产值突破200亿,耐酸陶瓷市场占有率高达70%
- • 萍乡北站扩容升级,助力国家“八纵八横”高铁网建设
- • 粤港澳资本联合投资30亿,萍乡全域EOD模式试点启动,助力绿色转型发展
- • 教育慈善基金扩容至2亿元,助力贫困生资助延伸至研究生阶段
- • 八旬客家山歌传承人与DJ同台,电音派对引爆跨代际狂欢
- • 孽龙洞地质公园新溶洞群发现,暑期暗河漂流项目引游客蜂拥而至
- • 萍乡发布“富硒农业十年规划”,全域打造中国硒谷示范区,助力乡村振兴
- • 老年大学非遗传承班爆满,银发网红带货助农成新风景——新时代下的文化传承与乡村振兴
- • 莲花客家围屋宴申遗成功,百米长桌宴再现迁徙史诗
- • 上栗县创新“扶贫观察员”机制,百名乡贤助力政策落地
- • 社区无人零售柜覆盖长株潭,萍乡菜从田头到餐桌仅3小时,智慧农业助力乡村振兴
- • 芦溪发布民俗数字地图,扫码体验百项非遗互动游戏,传承文化新方式
- • 城郊农民画院联名潮牌,稻田守望者系列卫衣破圈热销,时尚与传统碰撞出新火花
- • 萍乡学院科研实力再上新台阶:新增3个省级重点实验室,科研经费突破亿元大关
- • 00后团队创新无限,3D打印技术助力萍乡花果非遗文化焕发新生
- • 非遗技艺“打锡壶”走进中小学校本课程,学生作品登陆淘宝众筹,传承与创新共舞
- • 李立三故居数字孪生馆盛大开馆,VR全景重现“立三路线”历史场景
- • 萍乡首发“安源”系列活动启幕,70余国际品牌入驻赣湘边奥莱数字生活城,打造赣湘边消费新地标
- • 莲花县创新医疗人才培养模式,定向培养200名医学生助力乡村振兴
- • 芦溪老街美食振兴计划启动,辣炒田螺、艾米果等30家老店焕新升级,传承美味新篇章
- • 萍乡环保科技园二期盛大开建,50家“专精特新”企业齐聚共筑绿色未来
- • 萍乡炒粉挑战赛引万人参与,冠军5分钟炒粉50碗破纪录
- • “百村复兴,祠堂书屋:留守儿童学傩舞读古籍,成新时代乡村新风景”
- • 萍乡“阳光分班”系统上线,助力教育公平,彻底消除“重点班”现象
- • 村级卫生室全部配备远程诊疗系统,村民家门口看三甲专家
- • 上栗县“教育强基工程”正式启动,30所村小焕新颜告别旱厕、危房
- • 湘东区携手京东打造冷链物流枢纽,农产品48小时直达北上广
- • 芦溪紫红米丰收祭典盛大开幕,千人共制巨型发糕祈愿丰年
- • 芦溪县共享实验室开放,小微企业研发成本降低60%助力乡村振兴
- • 荷塘乡千亩太空莲绽放盛花期,汉服游船+莲子采摘套餐邀您共赏莲韵风情
- • 城郊农民画院年度大展盛启,300幅作品描绘乡村振兴壮丽画卷
- • 《文廷式诗词改编国风电音剧,巴黎艺术节再创辉煌,斩获创新大奖!》
- • 萍乡古籍保护迎来新纪元:名人DNA数据库建成,纳米修复技术助力孤本重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