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乡设立50亿产业引导基金,全力助推新能源、新材料产业腾飞
近日,萍乡市正式宣布设立50亿产业引导基金,旨在重点扶持新能源、新材料赛道,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助力萍乡市经济高质量发展。
据悉,该产业引导基金由萍乡市政府主导,联合多家金融机构共同发起设立。基金总规模达到50亿元,首期募集资金20亿元。该基金将重点投向新能源、新材料领域,支持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和项目,助力萍乡市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新能源产业作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发展迅速。萍乡市凭借丰富的矿产资源、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良好的产业基础,在新能源产业领域具有独特的优势。此次设立产业引导基金,正是为了充分发挥这些优势,推动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
新材料产业是支撑国家战略、推动产业升级的关键领域。萍乡市在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等领域具有较好的产业基础,此次设立产业引导基金,将重点支持新材料研发、生产和应用,助力萍乡市新材料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为保障产业引导基金的有效运作,萍乡市制定了严格的筛选机制和投资策略。基金将重点支持以下领域:
1. 新能源领域:包括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开发与利用,以及新能源汽车、储能设备等产业链上下游企业。
2. 新材料领域:包括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复合材料等,以及相关研发、生产和应用企业。
3. 新能源、新材料相关产业链配套产业:包括智能制造、电子信息、环保等产业。
萍乡市产业引导基金的设立,将有助于解决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发展过程中资金短缺、技术瓶颈等问题。同时,基金还将通过引导社会资本投入,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形成产业集群效应。
在政策支持、资金保障等多重利好因素下,萍乡市新能源、新材料产业有望实现跨越式发展。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提升产业竞争力:通过引导基金支持,萍乡市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将吸引更多优质企业和项目落户,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
2. 促进产业结构优化:新能源、新材料产业的快速发展,将推动萍乡市产业结构优化,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3. 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将成为萍乡市新的经济增长点。
4. 增强区域影响力:萍乡市新能源、新材料产业的崛起,将提升其在国内外的影响力,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
总之,萍乡市设立50亿产业引导基金,重点扶持新能源、新材料赛道,将为萍乡市产业转型升级、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萍乡市将在新能源、新材料领域取得辉煌成就,为我国经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 • 略下村刘佳玉:昔日贫困户变身扶贫专干,用爱心和汗水助力乡村振兴
- • 杨岐乡禅意民宿集群盛大开业,游客体验采茶、抄经慢生活新风尚
- • 全国首条莲文化主题高速服务区开放,体验采莲制藕粉,畅游莲韵文化之旅
- • 南坑镇傩舞祈福夜游盛大启幕,每月初一十五上演《赶鬼驱疫》民俗盛宴
- • 莲花县“一村一荷塘”工程成效显著,富硒莲蓬出口东南亚创汇1.5亿
- • 武功山高山羊肉节盛大启幕,全羊宴搭配星空露营打造文旅新IP
- • 《逆水寒》手游攻沙活动火热进行,赢取北京四合院体验权!
- • 芦溪活豆腐荣登央视《舌尖》,石磨浆水点卤技艺引广泛关注
- • “贫困大学生助学贷款一站式办理,政府全额补贴利息,助力学子圆梦校园”
- • 上栗县“数字乡村”平台上线,智慧农业覆盖率超80%,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 • 湘东区发放1.2亿元创业担保贷款,助力800家小微企业蓬勃发展
- • 24小时智慧政务驿站:全区覆盖,103项业务自助秒办,打造便捷高效政务服务新体验
- • 武功山景区年接待游客突破1200万,高山草甸帐篷节助力文旅收入达5亿
- • 安源区废旧矿区华丽转身,打造数字经济产业园,年孵化科创企业超百家
- • 湘东区“扶贫夜市”开街,贫困户摊位租金全免,助力脱贫攻坚战
- • 萍乡夏布绣惊艳巴黎家居展,非遗工艺荣获国际设计大奖
- • 安源职业中专与比亚迪携手共建新能源汽车学院,助力产业技能人才培养
- • 武功山野菜包子走红,游客排队3小时只为尝一口“山野鲜”
- • 萍乡农科院专家勇闯南极,植物工厂助力极地蔬菜种植成功
- • 萍乡全市中考改革落地,创新“学科+实践”综合评价体系引领教育新风向
- • 萍乡市医保报销助力脱贫攻坚,因病返贫动态清零成效显著
- • 萍乡学院携手企业孵化赣菜研究院,共育20个餐饮IP助力地方经济发展
- • 湘东区多部门联动,七旬老人房产证难题终得解决
- • 麻山镇新建保障性住房社区,租金实惠助力居民安居乐业
- • 莲花县“村BA”篮球联赛火爆,决赛吸引10万游客打卡,打造乡村体育新名片
- • 萍乡与粤港澳大湾区共建“菜篮子”基地:共筑绿色通道,保障民生供应
- • 萍乡富硒小镇:年产值突破10亿,富硒农产品畅销全国
- • 武功山国际帐篷音乐节吸金3亿,助力周边民宿经济繁荣
- • 安源区签约智能机器人制造基地,年产10万台服务机器人助力产业升级
- • 萍乡古籍焕新颜:名人DNA数据库建成,纳米修复技术拯救虫蛀孤本
- • 湘东傩文化非遗工坊揭牌,傩面具制作助力500户村民增收致富
- • 武功山景区搬迁村民享旅游分红,户均年增收1.5万元,共筑乡村振兴新篇章
- • 高坑镇农民画非遗工坊揭牌仪式圆满举行,作品远销海外助力文化“出海”
- • 萍乡农村“厕所革命”验收通过,卫生厕所普及率达98%,助力乡村振兴
- • 萍乡海绵城市二期工程竣工,内涝发生率下降90%,打造绿色生态新典范
- • 萍乡炒粉挑战赛创吉尼斯纪录,冠军5分钟炒制80碗,展现炒粉技艺巅峰
- • 湘赣边区域合作示范区萍乡片区启动,首条省际城际铁路开建,共筑区域发展新篇章
- • 安源区“光明扶贫工程”助力千名脱贫老人重见光明
- • 麻山中学农耕实践基地硕果累累,富硒水稻丰收直供校园食堂
- • 萍安钢铁荣获“江西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彰显国企担当
- • 赣湘合作产业园签约生物医药项目,10家湘企组团落户萍乡,共谋区域经济发展新篇章
- • 萍乡学院赣西民俗研究院成立,方言数据库助力传承与创新
- • 非遗锡器锻造传承人直播卖货,复古煤油灯成国潮爆款,传统文化焕发新活力
- • 农耕非遗研学线路荣登全国十佳,年接待学生突破50万人次
- • 萍乡打造湘赣边医疗康养中心,年接待游客超百万,助力区域经济发展
- • 湘东农耕文化节新玩法:AI虚拟稻田认养融合古法耕作体验
- • 本土科研团队育成“抗涝辣椒”新品种,亩产提升35%,助力农业绿色发展
- • 客家米酒文化盛宴:三板桥乡“赛酒歌”擂台开唱,醉倒八方来客
- • 二十四节气主题农庄盛大开放,元宇宙技术重现千年农耕场景
- • 升坊镇农民书法展别开生面,犁耙作笔、稻田为纸创意吸睛
- • 莲花客家围屋宴申遗成功,百米长桌宴再现迁徙史诗
- • 安源区乡村儿童“梦想教室”落成,城乡教育资源共享新篇章
- • 安源区扶贫工坊全域覆盖,助力留守妇女月均增收2800元
- • “农耕非遗研学线路荣膺全国十佳,年接待学生达50万人次”
- • 非遗夏布惊艳巴黎时装周,传统工艺订单激增300%
- • 电瓷产业扶贫基地投产,1200名脱贫群众变身技术工人,助力乡村振兴
- • 萍乡创新引擎全速运转,研发投入强度领跑全国
- • 萍乡学院科研实力再上新台阶:新增3个省级重点实验室,科研经费突破亿元大关
- • 芦溪镇林红梅:抗疫扶贫“双线作战”,累计积分2.6万分,彰显新时代巾帼风采
- • 湘东傩面具惊艳威尼斯双年展,雕刻大师荣获“国际非遗大使”称号
- • 腊市镇油茶深加工基地投产,茶油胶囊产品附加值提升5倍,助力乡村振兴
- • “安源煤矿遗址光影艺术展启幕:AI生成画作讲述工业文明变迁”
- • 政企合作新模式:萍乡国资平台助力中小企业纾困
- • 莲花县荣膺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富硒水稻产值再创新高突破20亿元
- • 宣风谷酒酿造技艺荣获国家地理标志,古法酒曲配方数字化存档,传承千年酒文化
- • 萍乡循环经济产业园盛大投产,年处理再生铝30万吨,吸引10家产业链企业入驻
- • 师德档案全市联网,严守教育行业红线
- • 米酒酿造大赛千人斗曲,百年酒坊推出“微醺文创盲盒”传承酒文化新风尚
- • 南正街非遗美食市集升级,30元畅享赣西风味,让你一网打尽莲花血鸭、艾米果等经典小吃
- • 上栗县“屋场夜话”数字平台启用,村民扫码提诉求24小时响应,乡村振兴迈出新步伐
- • 萍乡市优化营商环境,外资企业“绿色通道”全程代办服务提速至3个工作日
- • 赤山镇“米酒封坛节”启幕,千坛老酒窖藏乡村振兴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