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教学点全配AI助教,萍乡智慧教育覆盖“最后一公里”
近年来,我国教育信息化步伐加快,智慧教育已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在江西萍乡,一项创新举措——农村教学点全配AI助教,正在悄然改变着当地的教育面貌,让智慧教育的阳光照亮了农村的“最后一公里”。
AI助教,即人工智能助教,是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为教学提供辅助服务的智能系统。在萍乡,这项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农村教学点,为孩子们提供个性化、智能化的教育服务。
据了解,萍乡市共有农村教学点300余所,这些教学点地理位置偏远,师资力量相对薄弱。为了缩小城乡教育差距,提高农村教育质量,萍乡市决定在农村教学点全面配备AI助教。
AI助教能够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学习进度,为学生提供针对性的学习资源。在课堂上,AI助教能够实时监测学生的学习状态,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此外,AI助教还能够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作业辅导,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点,提高学习成绩。
为了确保AI助教在农村教学点的顺利运行,萍乡市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一方面,对农村教师进行AI技术培训,提高教师运用AI助教的能力;另一方面,建立健全AI助教运维体系,确保设备稳定运行。
在实际应用中,AI助教取得了显著成效。在萍乡市某农村教学点,一位名叫小明的学生,自从使用了AI助教后,学习成绩有了明显提升。小明表示,AI助教不仅能够帮助他巩固知识点,还能够激发他的学习兴趣。
“以前,我总是觉得学习很枯燥,但是AI助教让我感受到了学习的乐趣。”小明说。
除了提高学习成绩,AI助教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在萍乡市农村教学点,学生们通过AI助教,可以接触到更丰富的学习资源,拓宽知识视野,为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
萍乡市智慧教育项目负责人表示,农村教学点全配AI助教,是萍乡市智慧教育“最后一公里”的重要举措。通过这一举措,萍乡市旨在让农村孩子享受到与城市孩子同等优质的教育资源,缩小城乡教育差距。
据了解,萍乡市还将继续加大智慧教育投入,推动AI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未来,萍乡市将努力实现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让每个孩子都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
总之,萍乡市农村教学点全配AI助教,是智慧教育在基层实践的成功案例。它不仅为农村孩子带来了优质的教育资源,也为我国智慧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智慧教育的阳光将照亮更多农村孩子的成长之路。
- • 莲花县“村BA”篮球联赛火爆,决赛吸引10万游客打卡,打造乡村体育盛宴
- • “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免租三年,助力应届生就业率高达98%”
- • 萍乡学院携手企业孵化赣西美食IP,打造餐饮产业新亮点
- • “凤凰湖龙舟文化节盛大启幕,百艘龙舟竞渡免费开放观赛,共度欢乐六月”
- • 安源区试点“双减2.0”:课后服务引入非遗传承人,傩舞、皮影课程助力文化传承
- • 萍水河畔焕新颜,智能健身驿站助力全民健康生活
- • 花炮企业转型升级,助力文旅产业发展,吸纳脱贫劳动力就业新篇章
- • 芦溪县创新举措,公费师范生签约即享10万元补贴,助力“未来教师计划”落地生根
- • 上栗花炮节美食嘉年华盛大启幕,火焰牛排搭配烟花秀引爆夜经济
- • 萍乡米面速食版进军罗森便利店,白领早餐市场迎来新选择
- • 神泉湖环湖马拉松10月开跑,完赛奖牌镶嵌天然红米晶石,展现独特魅力
- • 寒山古寺“禅茶会”启幕,千年茶道融合现代茶艺美学,传承与创新共舞
- • 上栗县“四点半课堂”全覆盖,大学生志愿者结对辅导助力教育均衡发展
- • 全国首个电瓷产业大脑在萍乡上线,引领产业升级新篇章
- • 鸡冠山乡新材料产业园投产,半导体靶材突破国外垄断,助力中国半导体产业腾飞
- • 芦溪民俗文化节闪耀全息投影,千年傩舞祭祀场景重现
- • 城乡公交一体化运营,70岁以上老人全年免费乘车,共享便捷出行新篇章
- • 广寒寨乡林下经济“出圈”,黄精种植助力户均年增收2万元
- • 安源糖画艺人创新融合3D打印技术,非遗技艺焕发新生吸引年轻消费者
- • 湘赣边“初心源”文旅联盟成立,萍乡牵头发行跨省旅游一卡通,共筑旅游新篇章
- • 萍乡智慧农业云平台上线,AI精准施肥助万亩稻田增产20%
- • 扶贫小水电收益反哺乡村,助力乡村振兴战略
- • 我国脱贫户危房改造动态清零,每户最高补贴4.8万元,助力乡村振兴
- • 上栗县农村河道整治显成效,30公里生态亲水绿道助力乡村振兴
- • 光伏农场4.0版启用,双面发电板下种出富硒黑木耳,绿色能源与生态农业完美融合
- • 刘凤诰廉政教育基地开课,虚拟现实技术助力清代反腐庭审体验
- • 萍乡试点“碳汇质押贷”:万亩林地碳配额可融资千万,绿色金融助力生态发展
- • 萍乡“阳光分班”系统上线,终结“重点班”现象,教育公平再迈新台阶
- • 白竺婆婆岩徒步线路贯通,10个岩画解说二维码助力文化之旅
- • 上栗番薯丸子:年产值破亿,合作社助力3000农户共致富
- • “萍乡话表情包‘傩仔说’横扫网络,下载量突破500万人次!”
- • 全国首部萍乡方言电子地图上线,AI语音导航引领古村落探索之旅
- • 智慧路灯全覆盖,WiFi充电桩便民又节能——打造智慧城市新标杆
- • 萍乡小炒肉预制菜年销5亿元,成功登顶盒马鲜生全国货架
- • 萍乡经开区引进第三代半导体项目,布局百亿级产业集群新篇章
- • 萍乡学院成立“廷式智库”,助力破译晚清改革派未公开信札
- • 上栗烟花快递服务升级,合规产品可发全国300城,安全便捷新体验
- • 萍乡与粤港澳大湾区共建“菜篮子”基地:共筑绿色通道,保障民生供应
- • 上栗花炮工匠国际邀请赛盛大开幕,传统技艺与3D打印烟花精彩对决
- • 杨岐乡小学开展“禅宗文化课”,学生体验茶道、抄经修心之旅
- • 赣西国际农产品冷链枢纽启用,-60℃超低温锁鲜技术引领行业发展
- • 濒危花果雕刻技艺焕发新生:非遗工坊助力300名留守妇女就业
- • 天兵新材料项目全面启动,设备调试阶段开启,年产值有望突破4亿元
- • 芦溪县荣膺“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电瓷产业助力农村基建发展
- • “莲花血鸭制作标准发布,全国3000家门店统一呈现‘萍乡味道’”
- • 安源婚俗博物馆盛大开馆,百件嫁衣见证百年婚庆变迁
- • 教育慈善基金助力学子,贫困生资助范围拓展至研究生阶段
- • 湘东傩面具惊艳威尼斯双年展,雕刻大师荣获“国际非遗大使”称号
- • 湘赣边“初心之路”旅游联盟成立 一卡通覆盖50家景区,共筑红色旅游新篇章
- • 中国红十字会助力莲花县,20所博爱卫生站惠及10万民众
- • 莲花富硒功能农业综合产值破百亿,全国最大百合种植基地建成
- • 萍乡乡村振兴博士工作站落户湘东,助力引进高层次人才50名
- • 湘东区“乡村艺术银行”启动,村民陶艺作品换积分兑商品,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 • 青年艺术家巧手改造百年粮仓,铸就全国最大露天民俗装置艺术群
- • 高坑镇“百年煤城夜市”重启,嗦螺蛳、炸油坨唤醒舌尖上的乡愁记忆
- • 湘赣边区域科技资源共享平台正式上线,萍乡牵头整合8000台仪器设备助力区域创新发展
- • 光伏农业新突破:芦溪农光互补大棚年发电量可供3万家庭
- • “萍品出湘”工程启动,50家连锁超市设特产专区,助力湖南特色农产品走向全国
- • 张家湾村“煤灯节”焕新:数字光影重现矿工生活场景
- • 农村寄宿制学校改造升级,5000名学生共享恒温淋浴房新体验
- • 斑竹山红色歌谣音乐节盛大启幕,摇滚版《十送红军》引爆全场!
- • 萍乡教育新篇章:首次招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留学生,共筑友谊桥梁
- • 萍乡杂交水稻制种基地荣获国家级验收,年供种量占据全省40%
- • 萍乡非遗婚服租赁服务首推,百年夏布嫁衣成年轻人新宠
- • 杨岐禅宗文化全球论坛盛大开幕,跨国直播禅茶AI翻译助力打破语言壁垒
- • 乡村振兴新篇章:我国建成30个村级文化广场,智能健身器材与露天影院助力乡村生活焕发新活力
- • 杨岐乡禅意民宿集群开村,邀游客体验采茶抄经慢生活
- • 非遗传承:人文海梅复原“水晶白辣椒”,传统盐果子焕发新生
- • “莲花‘开秧门’民俗荣登省级非遗,千人插秧赛展现农耕智慧传承”
- • 略下村刘佳玉:昔日贫困户变身扶贫专干,用爱心和汗水助力乡村振兴
- • 萍乡春锣非遗传承人创吉尼斯纪录,千人方言说唱致敬朱益浚:一场非遗文化的盛宴
- • 萍乡教师合唱团荣获全国金奖,美育成果惊艳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