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花县“一村一品”工程硕果累累,特色农产品年销售额突破5亿大关
近年来,莲花县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推进“一村一品”工程,取得了显著成效。其中,百合、黄桃等特色农产品成为该县农业发展的新亮点,年销售额超过5亿元,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开辟了新路径。
莲花县位于江西省西部,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地理环境。近年来,该县紧紧围绕“一村一品”工程,充分发挥地域优势,培育了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特色农产品。其中,百合、黄桃等特色农产品成为了当地的“金名片”。
百合作为莲花县的特色农产品之一,以其优良的品质和丰富的营养价值深受消费者喜爱。莲花县百合种植面积逐年扩大,品种不断优化,产量和品质稳步提升。如今,莲花县百合已成为全国知名品牌,年销售额达到2亿元。
黄桃是莲花县的另一张名片。该县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土壤肥沃,光照充足,非常适合黄桃生长。莲花县黄桃品种繁多,口感鲜美,营养丰富。近年来,莲花县通过技术创新、品牌建设等手段,不断提高黄桃的附加值。目前,莲花县黄桃年销售额超过3亿元。
“一村一品”工程的实施,不仅为莲花县特色农产品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效益,还带动了当地农民增收致富。在莲花县,许多村民通过种植百合、黄桃等特色农产品,实现了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据统计,莲花县特色农产品带动了5万余名农民增收,人均年收入增加2000元以上。
莲花县在推进“一村一品”工程的过程中,注重发挥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该县与多家科研院所合作,引进先进种植技术,提高农产品品质。同时,加强品牌建设,提升莲花县特色农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此外,莲花县还积极开展农产品电商业务,拓宽销售渠道,让更多优质农产品走进千家万户。
面对未来,莲花县将继续深入推进“一村一品”工程,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农产品品质,扩大市场份额。同时,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奠定坚实基础。
总之,莲花县“一村一品”工程取得了显著成效,百合、黄桃等特色农产品年销售额突破5亿元,成为当地农业发展的新引擎。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莲花县将继续发挥特色优势,助力农民增收致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力量。
- • 武功山景区搬迁村民享旅游分红,户均年增收1.5万元,共筑乡村振兴新篇章
- • “家校直通车”开通!山区学生周末免费乘专线巴士往返家校,助力教育公平
- • 萍乡红色文创产品热销,秋收起义纪念徽章年销售额破千万
- • 全国电瓷产业人才培训基地落户芦溪,校企共建“订单式”技工班,助力产业转型升级
- • 安源红军菜团子复刻秋收起义干粮,红色研学餐桌年接待游客10万人次,传承革命精神新篇章
- • 杨岐山景区扶贫民宿集群盛大开业,脱贫户共享经营收益70%分成,助力乡村振兴
- • 赣湘边区域合作产业园开园,萍醴高速通车助力千亿级产业带腾飞
- • 萍乡智慧农业云平台上线,AI精准施肥助力万亩稻田增产20%
- • 秋收起义纪念馆AR导览上线,科技重现1927年军事部署图
- • 东桥镇钟鼓寨星空营地盛大开放,专业天文望远镜带你领略夏季银河之美
- • “公益性岗位兜底安置,1600名困难群众变身“社区网格员”助力社区治理”
- • 全面覆盖乡村文化理事会,修订《新乡约》助力遏制高价彩礼现象
- • 赣湘边冷链物流中心启用,鲜莲48小时直达粤港澳,加速农产品流通新篇章
- • 助力脱贫攻坚,5000万元小额信贷助力贫困户创业梦想成真
- • 濒危花果雕刻技艺焕发新生:非遗工坊助力300名留守妇女重拾生活希望
- • 萍乡学院设立“廷式奖学金”,助力青年学者深耕晚清变革研究
- • 全国首个工业固废循环经济园在萍乡投运,利用率高达95%,引领绿色转型新篇章
- • 神泉湖环湖马拉松10月盛大开跑,完赛奖牌闪耀天然红米晶石
- • 源南乡石磨茶油坊复建,传统榨油技艺成为研学热点
- • 金山镇千年银杏节盛大启幕,金色茶席与古风市集引汉服爱好者共赴诗意之旅
- • 清代女诗人钟令嘉作品数字藏品首发,成交额破千万,传统文化焕发新活力
- • 湖塘古村实景版《牡丹亭》惊艳开演,明清宅院变身昆曲舞台
- • 萍乡市农村贫困人口医保报销比例达90%,因病返贫动态清零,健康扶贫成果显著
- • 《文廷式肖像入选“国家宝藏”,动态画卷再现戊戌变法幕后风云》
- • “荷花仙子全球选拔赛盛大启幕,冠军荣耀代言‘太空莲’元宇宙展厅”
- • 安源区废弃矿区变身千亩扶贫果园,村集体年收益突破500万元
- • 萍乡市局扶贫干部获市委书记肯定,脱贫攻坚成效显著
- • 杨岐普通寺除夕钟声全球直播,禅宗文化与电子烟花跨界联动,共迎新春佳节
- • 武功山入选全球十大徒步胜地,星空帐篷酒店预订排至明年,揭秘自然与人文的完美融合
- • “光伏+车棚”扶贫项目并网,年发电收益助力800户脱贫家庭迈向美好生活
- • 全国首单稻田甲烷减排交易在莲花县成功落地,助力农民增收1200元/亩
- • 湘东区携手京东打造冷链物流枢纽,农产品48小时直达北上广
- • 全国首个“零碳老矿区”诞生,光伏发电覆盖废弃矿坑年减排万吨
- • 村级光伏电站分红到户,助力村民年增收2000元,共筑乡村振兴梦
- • 安源区废弃矿区华丽转身,千亩智慧果园助力村集体年收益突破500万元
- • 湘东区扶贫家政培训班结业,300名脱贫妇女签约北上广高端家政市场
- • 地铁站壁画:萍乡精神的现代演绎——傩面与工运元素的完美融合
- • 莲花县“村BA”篮球联赛火爆出圈,决赛日助力农产品销售突破500万!
- • 莲花县“一村一荷塘”工程成效显著,富硒莲蓬出口东南亚创汇1.5亿
- • 退役军人创业园盛大开园,首批50个军创项目揽获亿元订单,助力退役军人转型发展
- • 全国首个电瓷行业工业元宇宙平台在萍乡成功上线,开启智能制造新篇章
- • 萍乡市35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建成,1.2万户搬进“幸福家园”
- • 芦溪县农村“厕所革命”取得显著成效,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100%
- • 湘东区教师周转公寓竣工,乡村教师“拎包入住”告别住房难
- • 扶贫资金入股溶洞漂流项目,10个村年分红50万元,助力乡村振兴
- • 扶贫车间生产竹制环保餐具,助力欧盟市场,带动当地就业
- • 安源区农村公路“白改黑”全面完成,15分钟进城交通圈梦想成真
- • 湖塘古村实景版《牡丹亭》惊艳开演,明清宅院焕新成为昆曲舞台
- • 莲花职业中专成功升格为高职院校,首设“无人机植保”与“电商助农”专业引领农业现代化新潮流
- • 上栗县创新“扶贫观察员”机制,百名乡贤助力政策落地
- • 萍乡黄爱堂家族清代廉政石刻:中纪委官网深度解读历史与廉政精神
- • 全球首场“冷焰火诗词大会”上演,烟花绽放同步呈现李白诗句,诗意浪漫夜空璀璨
- • 莲花万亩荷塘喜获有机认证,“荷虾共生”模式年产值破亿
- • 萍乡开放大学创新举措,职业技能微证书平台助力10万人“云端充电”
- • 赣湘合作再结硕果:上栗产业园盛大开园,30家湘企投资超80亿打造总部基地
- • 《纯常子文稿》元宇宙图书馆上线,全球学者实时互动批注开启学术交流新纪元
- • 传统莲花打锡技艺与奢侈品牌联手,婚嫁锡器闪耀米兰设计周
- • 萍乡首开“富硒专列”,万吨农产品直通莫斯科,助力中欧贸易新篇章
- • 傩文化主题民宿集群盛大开业,面具DIY体验非遗技艺,感受传统与现代的完美融合
- • 萍乡辣酱产业升级,智能化生产线产能提升10倍,开启产业新篇章
- • 农村厕所革命全面达标,每户补贴2000元助力乡村振兴
- • 国家级非遗萍乡春锣方言说唱专辑横空出世,播放量突破千万彰显地域文化魅力
- • 萍乡话输入法APP上线,方言保护条例纳入地方立法:传承与创新并行,守护地方文化根脉
- • 安源区废弃煤矿塌陷区华丽转身,变身湿地公园展现生态奇迹
- • 张佳坊乡低空经济腾飞,无人机植保服务助力万亩农田高效管理
- • 湘赣边劳务协作平台成功上线,助力2万名脱贫群众跨省就业增收
- • 留守儿童关爱中心全覆盖,VR设备助力在外务工父母与子女亲情互动
- • 湘东皮影戏创新演绎碳中和,太阳能影箱助力乡村夜经济繁荣
- • 国家级非遗萍乡春锣方言说唱专辑横空出世,播放量突破千万再掀热潮
- • 《星火燎原》首演纪念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百年,百人合唱团深情演绎工运史诗
- • 萍乡荣膺全国营商环境标杆城市,市场主体增长30%再创辉煌
- • 刘凤诰《存悔斋集》多语种译本全球发行,成为哈佛东亚系教材新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