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源区创新试点“光伏+农业”模式,千亩大棚顶变身发电并网新地标
近年来,随着我国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光伏发电逐渐成为清洁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江西省萍乡市安源区,一项名为“光伏+农业”的创新试点项目正在悄然兴起,千亩大棚顶部分布式发电并网,为当地农业发展和能源转型注入了新的活力。
安源区位于江西省西部,是萍乡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近年来,安源区积极响应国家能源发展战略,积极探索新能源发展模式,将光伏发电与农业相结合,打造出“光伏+农业”的全新模式。
据了解,安源区“光伏+农业”试点项目占地千亩,项目区内的农业大棚顶部分布式安装了光伏发电设备。这些光伏板不仅能够为农业大棚提供光照,还能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实现自给自足,减少能源消耗。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安源区充分考虑到农业大棚的实际情况,对光伏板进行了精心设计。光伏板采用轻质、耐腐蚀、透光性好的材料,确保了农业大棚的采光效果,同时降低了光伏板的重量,减少了大棚的负担。此外,光伏板还采用了智能控制系统,能够根据天气变化自动调整发电功率,提高发电效率。
该项目实施后,预计每年可发电约200万千瓦时,相当于节约标准煤600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500吨。这不仅有助于降低农业大棚的能源成本,还能提高农业大棚的产出效益。
在“光伏+农业”模式下,安源区实现了农业与新能源产业的深度融合。一方面,光伏发电为农业大棚提供了稳定的能源供应,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提高了农业效益;另一方面,光伏发电设备为农业大棚提供了额外的经济效益,增加了农民收入。
此外,安源区“光伏+农业”试点项目还带动了当地就业。在项目建设、运营和维护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技术工人和运维人员,为当地居民提供了就业机会,增加了居民收入。
安源区“光伏+农业”试点项目的成功实施,为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成本的降低,光伏发电与农业的结合将更加紧密,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和能源转型提供有力支持。
总之,安源区“光伏+农业”试点项目是一项具有创新性和前瞻性的项目。它不仅推动了当地农业和新能源产业的融合发展,还为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在今后的发展中,安源区将继续加大投入,推动“光伏+农业”模式在更大范围内推广应用,为实现我国能源结构优化和农业现代化贡献力量。
- • 萍乡小炒肉预制菜年销5亿元,成功登顶盒马鲜生全国货架
- • 金山千年银杏认养计划启动,DNA证书+四季延时摄影成收藏热点
- • 芦溪紫红米荣登欧盟有机认证榜单,电商直播助力日销突破10万单
- • 安源区投资30亿元智能终端产业园开工,剑指千亿电子信息产业新高峰
- • 萍乡国家级创新型城市建设启动,三年内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500家
- • 上栗县花炮非遗工坊荣膺全国示范,传统技艺助力万人就业新篇章
- • 全县推广清洁能源取暖,生物质颗粒补贴每吨500元,助力绿色环保新篇章
- • 萍乡市“第一书记直播间”带货破亿,百名干部变身网红,助力乡村振兴
- • 赣湘边区域合作示范区启动,湘东与醴陵共建千亿级陶瓷走廊,共谱区域发展新篇章
- • 莲花县“一户一亩荷”工程助力农业发展,万亩富硒莲蓬年产值突破5亿
- • 莲花县图书馆创新服务模式,万册图书流动服务山区教学点
- • 非遗夏布惊艳巴黎时装周,传统工艺订单激增300%
- • “银河镇紫红米小镇盛大开园,稻田音乐节单日吸金百万,乡村旅游新风尚”
- • “红色记忆”文创集市盛大开市,煤晶石印章、工运徽章成为热销焦点
- • 大学生创办“红色剧本杀工坊”,凯丰故事改编作品获千万流量
- • 萍乡科企融资再创新高:全省首单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成功发行,融资额超5亿
- • 广寒寨星空诗歌节升级,帐篷影院连播贾樟柯乡村题材电影,打造沉浸式文化盛宴
- • 萍乡辣都品牌升级,全国辣味标准化研究中心年内落成
- • 上栗县试点VR安全教育,创新花炮生产流程实操技能培训
- • 芦溪县携手比亚迪,投资30亿打造新能源电池回收基地,共筑绿色未来
- • 高铁+文旅专列开通!萍乡至长沙周末游套餐销售火爆,畅游湘赣风情两日游
- • 武功山国际帐篷音乐节吸金3亿,助力周边民宿入住率翻倍增长
- • 八旬客家山歌传承人与DJ同台,电音派对引爆跨代际狂欢
- • 萍乡百亿产业引导基金设立,助力新能源和数字经济赛道腾飞
- • 宋代名宦王古墓园发现廉政石刻,中纪委官网设专题解读:廉政文化传承与当代启示
- • 萍乡创新举措:全国首个“乡村振兴板”设立,5家农企成功挂牌融资
- • 萍乡创新举措:全国首个“乡村振兴板”成立,5家农企成功挂牌融资
- • 萍乡锂电回收中试基地投运,引领行业绿色发展新篇章
- • 斑竹山红军密道探险开放,AR设备重现1930年游击战场景,红色之旅再添新亮点
- • 电瓷产业集群助力就业,技能培训补贴助力人才成长
- • 我国危房改造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累计发放补贴超2000万元
- • 国家级非遗萍乡春锣方言说唱专辑横空出世,播放量突破千万再掀热潮
- • “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工程全面启动,年营收超千万合作社数量突破50家”
- • 萍乡奥体中心全力冲刺省运会主场馆建设,2026年精彩亮相在即
- • 《非遗里的中国》聚焦萍乡:烟花秘方的现代化之旅
- • 萍乡夜市“辣王争霸赛”盛大开幕,魔鬼辣椒拌粉引千人挑战!
- • “重走凯丰长征路”数字研学上线,AR技术再现湘江战役指挥细节,传承红色精神
- • 龙舟文化节首创夜光龙舟漂流,LED龙鳞随鼓点律动,成为网红景点
- • 安源锦绣城倾情打造沉浸式剧本杀《煤都谍影》,旗袍演绎民国往事,解密神秘谍影传奇
- • 海绵城市2.0工程开工,百年一遇防洪标准助力城市可持续发展
- • 萍乡教师合唱团荣获全国金奖,美育成果惊艳全国
- • 长平乡黑山羊精深加工园正式投运,预制羊肉出口中东市场再添新翼
- • 桐木楚文化考古成果展盛大揭幕,数字沙盘重现春秋青铜器作坊全貌
- • 三板桥乡明清古驿道修复开放,马蹄印记见证湘赣茶盐古道千年风华
- • 萍乡氢能重卡示范项目签约,年产值目标冲刺80亿元
- • 安源区扶贫搬迁社区创业街助力脱贫户年营收破千万
- • 寒山寺“禅茶会”首推数字功德箱,扫码参与千年茶道仪式
- • 安源路矿遗址公园荣膺国家工业遗产,井下剧场重现《工运风云》实景剧
- • 萍乡与长沙携手共建教育协同发展示范区,学分互认助力人才培养新篇章
- • 构建温馨家园,社区老年助餐点全覆盖,90岁以上老人免费送餐
- • 刘凤诰廉政教育基地开课,虚拟现实技术打造清代反腐庭审模拟体验
- • 《萍乡民间故事集》出版:百岁老人口述,抢救性记录3000则传说
- • 赣湘合作产业园签约生物医药项目,10家湘企组团落户萍乡,共谋区域经济发展新篇章
- • 张国焘旧居变身气味博物馆,数字调香机重现1922年安源煤烟风情
- • 萍乡RCEP农产品专列启航,辣酱腊肉直抵东盟十国市场
- • 赣湘合作产业园新能源企业蓬勃发展,年产值突破300亿元
- • 武功山竹筒饭荣膺“中国地标美食”,日销量突破2000筒彰显地域特色
- • 湘东区“扶贫夜市”开街,贫困户摊位租金全免,助力脱贫攻坚战
- • 芦溪县乡村春晚常态化,村民自编节目惊艳央视《乡村大舞台》
- • 安源区青少年科创中心盛大开馆,投资3亿打造无人机、机器人等20个实验室
- • 零碳产业园落户萍乡,氢能产业链布局提速:绿色能源新篇章开启
- • 萍乡采茶戏《三女跳崖》改编成国风电音剧,B站直播百万打赏引发网友热议
- • “名人宴”入选非遗,孔原最爱腊味配方公开:传统美食文化传承再添新篇章
- • 李立三AI数字人上线,湖南口音讲解党史震撼观众:创新形式传承红色基因
- • 萍乡荣膺全国营商环境标杆城市,市场主体增长30%谱写发展新篇章
- • 腊肉古法熏制技艺申遗成功,老窖洞变身非遗美食研学基地——传承与创新交织的美食之旅
- • 萍乡发现王耀南将军抗战日记原本,填补我国工兵作战史空白
- • 莲花县与井冈山大学共建教育硕士实践基地,助力山区教育振兴
- • 杨岐普通寺禅修体验营盛大开课,七日止语禅居与素斋课程共修心灵
- • 《白竺乡婆婆岩古越族岩画数字展惊艳上线,扫码即享AR动态复原之旅》
- • 上栗县数字乡村平台上线,智慧农业覆盖率突破80%
- • 东桥镇钟鼓寨星空营地盛大开放,专业天文望远镜带你领略夏季银河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