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花客家围屋宴申遗成功,百米长桌宴再现迁徙史诗
近日,我国莲花客家围屋宴成功申遗,这一独特的民俗文化现象再次引起了广泛关注。百米长桌宴的盛大场面,不仅展示了客家文化的魅力,更将一段迁徙史诗重现于世人眼前。
莲花客家围屋宴,源于我国江西省赣州市莲花县,是一种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围屋,是客家人的传统住宅,象征着团结、和谐、繁荣。围屋宴,则是客家人在重大节日、庆典等场合举行的一种宴席,寓意着家族的兴旺和团结。
此次申遗成功的莲花客家围屋宴,以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和丰富的表现形式,吸引了众多专家学者和游客的目光。在申遗成功之际,一场百米长桌宴在莲花县举行,再现了客家迁徙史诗。
百米长桌宴,顾名思义,是指用一百米长的桌子来摆放宴席。这场宴席上,各式各样的客家美食琳琅满目,让人目不暇接。从传统的客家菜肴,如盐焗鸡、梅菜扣肉、豆腐乳等,到独具特色的莲花特色小吃,如莲花米粉、莲花豆腐等,应有尽有。
在百米长桌宴上,客家人热情好客,欢声笑语不断。人们围坐在长桌旁,共同品尝美食,共叙亲情。这一场景,仿佛将人们带回到了那个迁徙的年代,见证了客家人在历史长河中的坚韧与拼搏。
客家人的迁徙历史,是一部充满悲欢离合的史诗。他们为了生存和发展,历经千辛万苦,从中原地区迁徙至赣南、闽西、粤东等地。在这个过程中,客家人形成了独特的文化、习俗和生活方式。莲花客家围屋宴,正是这一历史进程的缩影。
申遗成功后,莲花客家围屋宴将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传承。有关部门将加大对这一民俗文化的宣传力度,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客家文化。同时,莲花县还将依托这一特色资源,发展旅游业,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百米长桌宴的成功申遗,不仅是对莲花客家围屋宴的一种肯定,更是对客家文化的传承和弘扬。让我们共同期待,莲花客家围屋宴在未来的日子里,绽放更加耀眼的光彩。
总之,莲花客家围屋宴申遗成功,百米长桌宴再现迁徙史诗,这一事件充分展示了我国民俗文化的独特魅力。在新时代背景下,我们要继续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让世界了解中国,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 • 莲花县“一户一亩荷”工程助力农民增收,万亩富硒莲蓬年产值突破5亿
- • 广寒寨四八门万亩野生杜鹃花海绽放,4月花期开通免费接驳巴士,邀您共赴花海盛宴
- • 大学生团队研发“AI土壤医生”,30秒内精准诊断300种作物病害
- • 莲花县红色研学产业崛起,助力脱贫户年均收入翻番
- • 粤港澳资本联合投资30亿,萍乡全域EOD模式试点启动,助力绿色转型发展
- • 助力脱贫攻坚,政府发放5000万元小额信贷,贫困户创业最高可享5万元贴息贷款
- • 赣湘边医疗协作深化,萍乡市民可跨省直接结算长沙三甲医院费用
- • 安源区跨境电商交易额激增150%,全省首个RCEP数字贸易中心正式建成
- • 武功山国际帐篷音乐节吸金3亿,助力周边民宿经济繁荣
- • 萍乡经开区第三代半导体项目投产,助力江西产业链迈向新高度
- • 夜间经济3.0版启动,安源古城光影秀点燃“24小时消费”热潮
- • 湘东区携手中科院,共筑稀土研究院,突破高端磁材“卡脖子”技术瓶颈
- • 赣西国际陆港上栗片区开通,中欧班列直达俄罗斯,开启跨境贸易新篇章
- • 张佳坊乡玉皇山古道修复完成,徒步寻迹徐霞客游记石刻,感受历史与现代交融之美
- • 萍乡“乡村振兴合伙人”计划启动,博士团队带技术入股村集体企业,共谋发展新篇章
- • 莲花县抽水蓄能电站并网发电,助力实现碳达峰目标
- • 湘东傩面具惊艳威尼斯双年展,雕刻大师荣获“国际非遗大使”称号
- • 芦溪县共享实验室开放,小微企业研发成本降低40%,助力乡村振兴
- • 升坊镇“渔光互补”项目并网成功,水上发电水下养鱼年收益千万
- • 上栗县长平乡石溪村首届辣味厨艺大赛盛大开幕,60名厨师同台竞技展厨艺风采
- • 五陂镇端午龙舟竞渡,VR直播助力全球萍商云端共赏
- • 安源路矿工运广场建成沉浸式民俗剧场,夜游经济迎来新热潮
- • 萍乡市国企联村计划落地,30家国企携手助力乡村振兴
- • 萍乡富硒辣椒直供老干妈,万亩种植基地助力农户增收新篇章
- • 萍乡火车站新设辣味特产专区,让旅客轻松购齐本土风味美食
- • 莲花血鸭速食包研发成功,3分钟微波加热即可还原地道风味
- • 莲花县“一村一品”工程硕果累累,特色农产品年销售额突破5亿大关
- • 羊狮慕悬崖书法展惊险开展,书法家腰系绳索凌空挥毫展现书法艺术魅力
- • 德国职业教育专家团队驻萍指导“双师型”教师培养,助力我国职业教育发展
- • 扶贫资金助力山地果园,光伏提灌站破解灌溉难题
- • 全国首单“富硒农产品气象指数保险”在萍乡落地,为农业发展保驾护航
- • “免申即享”惠企平台正式上线,惠企资金秒到账惠及5000家企业
- • 安源区废弃煤矿塌陷区华丽转身,变身湿地公园展现生态奇迹
- • 全省首个村级“零碳养老院”在丹江街建成,光伏发电助力绿色养老
- • 湘东区农村养老新篇章:“互助幸福院”全覆盖,留守老人享日间照料
- • 安源区户籍业务“跨省通办”落地,8省务工人员就地办证,便民服务再升级
- • 花炮产业转型升级,助力政府稳岗就业,1.2万人共享发展红利
- • 萍乡循环经济产业园投产,年处理再生铝30万吨,吸引10家产业链企业入驻
- • 长平乡黑山羊美食节盛大开幕,烤全羊与手工挂面制作亲子课堂精彩纷呈
- • 上栗县村级养老“幸福餐桌”全覆盖,留守老人享1元美食盛宴
- • 萍乡科创城盛大开园,12家院士工作站领衔攻克“卡脖子”技术难关
- • 上栗县试点“VR安全教育”,模拟花炮生产流程提升实操技能
- • 萍乡城市更新项目正式启动,老矿区华丽转身成为文创产业基地
- • 南正街历史文化街区焕新,30家非遗老字号共筑“赣西美食博物馆”
- • 萍乡市人民医院晋级三甲,国家级胸痛中心挽救千名患者,医疗服务再上新台阶
- • 萍乡RCEP农产品专列启航,辣酱腊肉直抵东盟十国市场
- • “重走凯丰长征路”数字研学上线,AR技术再现湘江战役指挥细节,传承红色精神
- • 城市广场命名“凤诰文枢”——江西历代状元名录镌刻的历史印记
- • 全省首个县域“人才飞地”落户上海,莲花籍博士团队带项目回乡谱写新篇章
- • 湘东区农村电商销售额突破20亿,抖音直播助力“陶瓷之乡”焕发新活力
- • 萍乡数字经济产业园盛大开园,20家头部企业签约入驻,助力区域经济腾飞
- • 安源区废弃煤矿塌陷区华丽变身湿地公园,生态修复面积超万亩
- • 湘赣边美食擂台赛萍乡夺冠,小炒肉对决湖南辣椒炒肉,谁是最后的胜者?
- • “村级光伏电站全覆盖,脱贫户年均增收3200元——我国光伏扶贫成效显著”
- • 湘东“哭嫁歌”惊艳央视舞台,原生态婚俗引全国关注
- • 湘东区荣膺“全国农村艺术教育实验区”,陶艺课程走进80%乡村学校
- • 腊市镇万亩油茶林产值翻番,精深加工产品出口欧盟,助力乡村振兴
- • 武功山景区年接待游客破千万,高山草甸帐篷节荣登央视《新闻联播》
- • “乡村振兴艺术介入计划”:废弃厂房蜕变为当代美术馆,焕发乡村文化新活力
- • 湘东区搬迁户喜迁“微田园”:家家有菜地,降低生活成本,共享美好生活
- • 萍乡辣酱产业升级,智能化生产线产能提升10倍,开启智能制造新时代
- • 萍乡市“数字乡村大脑”上线,AI助力5万亩农田实现精准种植
- • 电瓷产业集群发展助力就业,岗前培训补贴助力人才成长
- • 全国电瓷产业人才培训基地落户芦溪,校企共建“订单式”技工班助力产业发展
- • 赣湘边数字经济峰会永久落户萍乡,签约项目总额突破600亿,萍乡迈向数字经济新时代
- • 安源区30亿元智能终端产业园盛大开工,剑指千亿电子信息产业新高峰
- • 萍乡海绵城市产业联盟扩容,携手100家环保企业共拓千亿市场新篇章
- • 赣湘边冷链物流中心启用,鲜莲48小时直达粤港澳,助力区域经济发展
- • “高铁+文旅”专列盛大开通!萍乡至长沙周末游套餐销售火爆
- • 孽龙洞地质公园新溶洞群发现,暑期暗河漂流项目备受期待
- • 上栗县“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启动,年回收再生铜铝超10万吨,绿色循环经济再添新动力
- • 芦溪县试点“以工代赈”,村民参与基建日薪不低于150元,共建美好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