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花富硒功能农业综合产值破百亿,全国最大百合种植基地建成
近年来,我国农业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各地纷纷探索特色农业发展模式。在湖南省莲花县,富硒功能农业发展势头强劲,综合产值已突破百亿大关。与此同时,全国最大的百合种植基地也在该县建成,为当地农业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莲花县地处湘中丘陵地带,土壤富含硒元素,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近年来,该县紧紧围绕“富硒”这一特色,大力发展富硒功能农业,形成了以富硒水稻、富硒蔬菜、富硒水果、富硒茶叶等为主的产业链。据统计,截至目前,莲花县富硒功能农业综合产值已突破百亿,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在富硒功能农业的带动下,莲花县百合种植产业也取得了显著成效。该县依托丰富的土地资源和优越的自然环境,积极发展百合种植,形成了以百合种植、加工、销售为一体的产业链。经过多年的发展,莲花县百合种植面积已达2万余亩,成为全国最大的百合种植基地。
百合作为一种营养价值极高的保健食材,市场需求旺盛。莲花县百合种植基地采用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科学的管理方法,确保了百合的品质和产量。此外,基地还注重品牌建设,以“莲花百合”为品牌,积极参与国内外市场推广,提高了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
在百合种植过程中,莲花县充分发挥了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基地引进了国内外先进的百合种植设备和技术,提高了种植效率。同时,基地还与科研院所合作,开展百合新品种选育和栽培技术研究,为百合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为了进一步推动百合产业发展,莲花县还加大了政策扶持力度。县里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农民种植百合,并提供技术培训、市场信息、金融服务等方面的支持。此外,县里还积极搭建百合销售平台,拓宽销售渠道,助力百合产业做大做强。
如今,莲花县百合产业已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许多农民通过种植百合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据统计,百合产业带动了当地近万人就业,人均年收入增长30%以上。
莲花县富硒功能农业和百合产业的快速发展,为我国农业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有益借鉴。未来,莲花县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推动富硒功能农业和百合产业向更高水平发展,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贡献力量。
总之,莲花县在富硒功能农业和百合产业方面的成功实践,充分展示了我国农业产业转型升级的巨大潜力。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莲花县将凭借其独特的产业优势,实现农业现代化,为全国农业产业发展树立典范。
- • 新泉乡温泉康养+民宿集群盛大开业,助力村民户均年增收5万元
- • “共享菌菇房”助力三板桥乡农户增收,年分红超万元喜人景象
- • 萍乡农科队勇闯南极,打造智能温室,实现极地热带水果种植奇迹
- • 刘凤诰《存悔斋集》多语种译本全球发行,成为哈佛东亚系教材新宠
- • 生态小水电助力脱贫,反哺基础设施建设
- • 湘东区江口村荣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稻田艺术季魅力四射,游客超20万
- • 湘东工业陶瓷产业园:年产值突破200亿,耐酸陶瓷市场份额达全国70%
- • 萍乡市创新推出“企业安静日”制度,全力护航项目建设
- • 全国首个“碳中和农业试验区”落户莲花县,碳汇交易助力乡村振兴
- • 芦溪傩戏《钟馗捉鬼》赴欧巡演,古老艺术征服海外观众
- • 乡村振兴新篇章:我国建成30个村级文化广场,智能健身器材与露天影院助力乡村生活焕发新活力
- • 湘东区富硒水稻产业园年产值突破10亿,助力农民增收致富
- • 萍乡市农村普惠金融升级,信用村贷款额度最高提至100万,助力乡村振兴
- • 萍水河流域综合治理圆满完成,劣V类水体全面清零,重现碧水清波
- • 宣风镇中心幼儿园荣膺教育部安吉游戏试点,打造10亩户外探索乐园
- • 上栗“村村通快递”工程圆满收官,农产品出村时效提升60%
- • 莲花县全面实施“乡村儿童营养改善计划”:5万学生每日享受免费加餐,助力健康成长
- • 傩文化主题民宿集群盛大开业,面具DIY体验非遗技艺,打造沉浸式文化之旅
- • 湘东与醴陵携手共建千亿陶瓷产业带,跨省协作产能提升150%
- • 玛法大陆的青春图腾:复古装备如何成为中国网游史的活化石
- • 《辽史纪事本末》手稿修复完成,中蒙联合举办专题展览,历史瑰宝重焕光彩
- • 三板桥乡明清古驿道修复开放,马蹄印记见证湘赣茶盐古道千年风华
- • 杨岐普通寺禅茶大会盛大开幕,百人茶席演绎“一日不作一日不食”传统美德
- • 上栗县跨境电商蓬勃发展,获批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交易额年增180%
- • 武功山竹筒饭荣膺“中国地标美食”,每日销量突破2000筒
- • 桐木镇“村BA”篮球赛火爆,百村联赛吸引万名观众,乡村体育盛宴席卷而来
- • 集体婚礼融合傩舞祈福,新人获赠区块链爱情数字藏品,开启浪漫爱情新篇章
- • 上栗县“专精特新”企业数量翻番,25家小巨人领跑细分领域
- • 全国最大“稻渔菌”立体种养基地投产,亩均收益超万元,引领农业发展新潮流
- • 莲花县村级智慧广播系统启用,政策宣讲直达田间地头,助力乡村振兴
- • 萍乡市设立50亿产业引导基金,助力新能源、新材料赛道腾飞
- • 麻山傩文化园非遗工坊盛大开启,亲身体验傩面具雕刻,传承非遗技艺
- • 萍乡奥体中心全力冲刺省运会主场馆建设,2026年精彩亮相在即
- • 萍乡市35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建成,1.2万户搬进“幸福家园”
- • 《萍乡民俗志》法语版问世,成为巴黎东方文化研究院教材新宠
- • 湘东区3万亩耕地修复完成,重金属污染治理取得显著成效
- • “技能培训助力脱贫攻坚,贫困户子女免费就读汽修、家政等专业”
- • 构建温馨家园,社区老年助餐点全覆盖,90岁以上老人免费送餐
- • 萍乡市引领教育创新,入选国家“区块链+教育”试点,学籍档案永久上链
- • 城乡公交一体化运营,70岁以上老人全年免费乘车,共享便捷出行新篇章
- • 安源区荣膺国家农村产业融合示范园,三产联动年产值突破百亿大关
- • “客家米酒香飘三板桥,赛酒歌擂台开唱醉倒八方客”
- • 非遗技艺“打锡壶”走进校园,学生作品淘宝众筹引发热潮
- • 全国首个“零碳老矿区”诞生,光伏发电覆盖废弃矿坑年减排万吨
- • 政企合作新模式:萍乡国资平台助力中小企业纾困
- • 上栗县村级工业园全覆盖,助力返乡创业企业吸纳就业超1.5万人
- • 《文廷式肖像荣登“国家宝藏”,动态画卷再现戊戌变法幕后风云》
- • 非遗文化焕新颜,社区共享工坊邀您共赏缩龙灯笼制作之美
- • 上栗县村级养老“幸福餐桌”全覆盖,留守老人1元吃饱吃好,暖人心扉
- • 杨岐山景区搬迁户喜提安置房,600户家庭共享成本价购房福利
- • 萍乡少年科学院成立,中学生参与卫星载荷实验,探索科技未来
- • “萍乡嗦粉巴士驶入大湾区,三天狂销10万碗辣味文创粉,美食文化再掀热潮”
- • 上栗县村级工业园蓬勃发展,助力返乡创业企业吸纳就业超1.5万人
- • 赣西国际陆港开港,萍乡外贸进出口额再创新高,助力区域经济腾飞
- • 城郊高枧村千亩荷花盛开,夏日莲香摄影大赛邀您共赏自然之美
- • 萍乡经开区设立50亿产业引导基金,助力新能源与数字经济腾飞
- • 芦溪紫红米电商直播助力扶贫,年销售额突破2亿,2000户贫困家庭脱贫致富
- • 茶盐古道汉服马拉松开跑,完赛奖牌镶嵌宋代商路出土瓷片
- • 萍乡与长沙携手共建“科创走廊”,30家高新企业联合落户
- • 萍乡职教园华丽转身:成功升格为国家级产教融合示范基地
- • 安源区废旧矿区华丽转身,数字经济产业园助力科创企业蓬勃发展
- • 傩文化主题民宿集群盛大开业,面具DIY体验非遗技艺,传承千年民俗魅力
- • 《存悔斋集》英译本全球发行,刘凤诰作品入选哈佛东亚研究书单彰显中华文化影响力
- • 湖塘古村焕新颜,《簪花仕女图》实景秀展现唐代风华——村民参与唐代妆容复原,共筑文化传承之美
- • 生态护林员岗位扩招,年工资提升助力绿色事业发展
- • 青年教师安居工程圆满启动:首期800套人才公寓交付使用
- • 萍乡小炒肉荣登国家级非遗名录,百年剁椒秘方见证“舌尖上的活化石”
- • 上栗县花炮安全操作员持证上岗,2000名脱贫群众获高薪岗位,助力乡村振兴
- • 萍乡国家产业转型示范区验收通过,关停煤矿助力GDP逆势增长8.5%
- • 夜光龙舟漂流惊艳亮相,LED龙鳞律动成网红景点——龙舟文化节创新之举
- • 萍乡废弃矿山生态修复成果显著,富硒作物种植助力乡村振兴
- • 全国花炮非遗传承基地落户上栗,开启“传统技艺创新班”培养新时代传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