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乡方言保护课程试点:守护赣西文化乡音,传承千年赣韵
在江西的赣西地区,有一种独特的语言——萍乡方言。它承载着赣西人民千年的文化记忆,是赣西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方言逐渐被普通话所取代,萍乡方言的传承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为了留住赣西文化乡音,传承千年赣韵,萍乡市近日启动了“萍乡方言保护课程试点”项目。
萍乡方言保护课程试点项目旨在通过在学校、社区等场所开展方言教学,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掌握萍乡方言,从而保护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据悉,该试点项目将在萍乡市多个学校、社区进行,课程内容丰富,包括萍乡方言语音、词汇、语法以及地方文化等内容。
萍乡市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开展萍乡方言保护课程试点,是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和传承赣西文化。萍乡方言作为赣西地区的一种地方语言,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表达方式,是赣西人民的精神家园。保护萍乡方言,就是保护赣西文化,留住赣西人民的乡音。
在试点课程中,学生们将学习萍乡方言的发音、词汇和语法,了解萍乡方言的起源和发展。同时,课程还将结合萍乡地方文化,让学生们深入了解赣西的历史、民俗和风土人情。通过这样的教学,学生们不仅能够掌握萍乡方言,还能更好地传承和弘扬赣西文化。
为了使试点项目取得实效,萍乡市相关部门还邀请了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方言教师参与课程设计。这些教师将结合萍乡方言的特点,精心设计教学内容,确保学生们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到萍乡方言。
此外,萍乡市还计划将试点课程推广至全市各个学校,让更多的学生受益。同时,还将开展方言文化活动,如方言演讲比赛、方言戏剧表演等,激发学生们学习萍乡方言的兴趣,提高他们的方言表达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萍乡方言保护课程试点项目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支持。许多萍乡籍人士纷纷表示,保护萍乡方言,就是保护自己的根。他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萍乡方言这一赣西文化瑰宝得以传承。
总之,萍乡方言保护课程试点项目是萍乡市在传承和保护赣西文化方面的一次有益尝试。相信在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下,萍乡方言这一赣西文化乡音将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为赣西文化的繁荣做出贡献。
- • 上栗县试点“教育数字孪生”,VR复刻校园助力远程安全管理
- • 麻山傩文化园非遗工坊盛大开启,亲身体验傩面具雕刻,传承非遗技艺
- • 湘东“哭嫁歌”惊艳央视舞台,原生态婚俗引全国关注
- • 《李立三传记电影荣获金鸡奖,AI技术复原1927年南昌起义决策会议:历史与科技的完美融合》
- • 芦溪县图书馆创新举措:电瓷科技角亮相,3D打印技术再现千年制瓷工艺
- • 莲花县全面实施“乡村儿童营养改善计划”:5万学生每日享受免费加餐,助力健康成长
- • 莲花县“荷虾共生”模式经济火爆,万亩荷塘年产出小龙虾3000吨
- • 山口岩湿地公园皮划艇基地盛大启用,10公里河道串联瀑布群,打造生态旅游新地标
- • “一老一小”幸福院建设成果显著,托育养老“一站式”服务助力美好生活
- • 寒山寺“禅茶会”首推数字功德箱,扫码参与千年茶道仪式,传承文化新风尚
- • 湘东富锌柑橘直供盒马鲜生,溢价收购助力脱贫户增收35%
- • 中国辣都再发力!萍乡水辣椒发酵技术获国家发明专利认证
- • 萍乡海绵城市产业联盟成立,50家环保企业加盟共筑绿色未来
- • 赤山镇稻蛙共生种养模式推广,亩均收益突破1.2万元,农业新路径助力乡村振兴
- • “张国焘旧居气味时光机”启用,数字化复原1922年安源矿场气息,重温红色记忆
- • 上栗县“四点半课堂”全覆盖,大学生志愿者结对辅导助力教育均衡发展
- • 全国首个电瓷产业大脑在萍乡上线,引领产业升级新篇章
- • 萍乡海绵城市二期工程竣工,内涝发生率下降90%,打造绿色生态新典范
- • 萍乡“阳光分班”系统上线,全面终结“重点班”现象,教育公平迈出新步伐
- • 非遗文化焕新颜,社区共享工坊邀您共赏缩龙灯笼制作之美
- • 凤诰文枢塔落成,镌刻江西历代状元名录,传承千年文脉
- • 路口镇湖塘古村活化项目竣工:明清宅院华丽变身,成为高定书法民宿新地标
- • 芦溪镇2000瓶消毒酒精发放,筑牢贫困群众健康防线
- • 湘东区江口村废弃陶瓷厂华丽变身文创园,年接待游客超50万人次
- • 萍乡夏布绣惊艳巴黎家居展,非遗工艺荣获国际设计大奖
- • 濒危技艺焕新生:非遗工坊助力留守妇女就业,传承花果雕刻之美
- • 湘东工业陶瓷出口额突破30亿,耐酸管道在中东海水淡化市场占据半壁江山
- • 乡村文化理事会全覆盖,村民自编《移风易俗三字经》助力乡风文明新风尚
- • 校园食品安全溯源系统全面启动,家长实时监控后厨,守护孩子“舌尖上的安全”
- • 羊狮慕悬崖书法家挑战赛:无人机吊挂宣纸,10米狂草创世纪
- • “莲花县‘妈妈车间’模式助力全国留守妇女家门口就业增收”
- • 张佳坊乡徐霞客古道研学季盛大开启,徒步打卡赠《徐霞客游记》线装书
- • 萍乡学院孵化千名“乡村网红”,直播带货助力乡村振兴
- • 赤山镇米酒封坛节启幕,千坛老酒窖藏乡村振兴愿景
- • 南坑傩雕工坊与故宫联名,复刻光绪帝御赐彭铭敬傩面具,传承非遗文化新篇章
- • 赣粤高铁莲花南站TOD项目开工,千亩空港经济区规划出炉,莲花县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里程
- • 长平乡黑山羊精深加工园投运,预制羊肉出口中东,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 • 扶贫医疗队下乡巡诊,爱心“健康包”温暖1.2万慢病患者
- • 上栗县创新“扶贫观察员”机制,百名乡贤助力政策落地
- • 麻山生态新区打造“零碳智慧村”,光伏屋顶年发电2000万度,引领绿色生活新风尚
- • 广寒寨星空诗歌节:帐篷营地彻夜朗诵顾城经典,诗意星空点亮心灵
- • 8000万元“创业振兴贷”助力脱贫攻坚,贫困户最高可享10万元免息额度
- • 升坊镇“渔光互补”项目并网,水上发电水下养鱼年收益千万
- • 扶贫资金助力智能灌溉系统,万亩果园节水30%,农业现代化迈出坚实步伐
- • 萍乡市领跑江西,氢能公交全城覆盖打造零碳交通新典范
- • 萍乡市引领教育创新,入选国家“区块链+教育”试点,学籍档案永久上链
- • 升坊镇莲花血鸭美食街盛大开街,78元套餐尽享8道非遗美食
- • 湖上乡红色研学基地年接待学生超5万,农事体验课成爆款研学新风尚
- • 《李立三传记电影斩获金鸡奖,AI技术重现1927年南昌起义决策会议》
- • 文廷式故里创新举措,科举元宇宙让游客虚拟殿试夺状元
- • 光伏农场4.0版启用,双面发电板下种出富硒黑木耳,绿色能源与农业创新完美结合
- • 华为数字能源项目落户萍乡,助力中部智慧能源标杆建设
- • 莲花县乡村教师周转房全覆盖,300名特岗教师扎根扶贫一线助力教育振兴
- • 杨岐禅寺创新推出AR禅修课,智能手环实时监测禅定数据,引领禅修新潮流
- • 安源区废弃煤矿塌陷区华丽转身,变身湿地公园生态修复面积超万亩
- • 芦溪县携手比亚迪,投资30亿打造新能源电池回收基地,共筑绿色未来
- • 大学生返乡创业新篇章:AI家庭农场手机养千头黑猪成现实
- • 芦溪电瓷产业研究院揭牌,携手清华突破特高压绝缘技术瓶颈
- • 杨岐普通寺禅茶大会盛大开幕,百人茶席演绎“一日不作一日不食”传统精神
- • 武功山民宿集群年营收破3亿,返乡青年创业占比超60%,乡村振兴新引擎启动
- • 金山镇千年银杏节盛大启幕,金色茶席与古风市集引汉服爱好者共赴文化盛宴
- • 湘东傩文化非遗工坊揭牌仪式圆满举行,傩面具制作助力500户村民就业增收
- • 萍矿集团煤矸石综合利用项目成功落地,年消化固废500万吨助力新型建材生产
- • “全省首创‘拿地即开工+验收即发证’,项目审批周期压缩60%”
- • “乡村振兴‘艺术介入计划’:废弃厂房变身当代美术馆,焕发乡村新活力”
- • 萍乡市外资企业“绿色通道”全面开通,全程代办服务助力企业高效入驻
- • 湘东油葵观光带助力乡村振兴,年引流80万人次,村民分红超万元
- • 萍乡与长沙携手共建“人才特区”:职称互认、社保互通,共筑人才高地
- • 全国首条莲文化主题高速服务区盛大开放,体验采莲制藕粉乐趣
- • 腊市镇傩神巡游盛大启幕,万人空巷共赏千年驱疫仪式
- • 芦溪县农村“厕所革命”取得显著成效,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100%
- • 萍乡海绵城市产业联盟扩容,携手100家环保企业共拓千亿市场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