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乡名人主题高铁专列首发,车厢装饰展现刘凤诰楹联艺术魅力
近日,我国萍乡市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活动——萍乡名人主题高铁专列首发仪式。此次高铁专列以萍乡本土文化为特色,以刘凤诰楹联艺术为主题,旨在弘扬传统文化,展示萍乡魅力。
刘凤诰,字子鹤,号鹤巢,清代著名书法家、诗人。其书法造诣深厚,尤其擅长楷书、行书,被誉为“江南第一楷”。刘凤诰的楹联作品更是独具匠心,字里行间流露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情怀。此次萍乡名人主题高铁专列以刘凤诰楹联艺术为主题,旨在让更多的人了解和传承这一传统文化。
首发仪式上,萍乡市领导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对萍乡名人主题高铁专列的开通表示热烈祝贺。随后,嘉宾们共同见证了高铁专列的启动。专列车厢内,精美的刘凤诰楹联艺术作品让人目不暇接,仿佛走进了一个充满文化气息的世界。
车厢装饰方面,设计团队巧妙地将刘凤诰的楹联艺术融入其中。车厢壁面上,一幅幅刘凤诰的书法作品跃然纸上,既有楷书的端庄大气,又有行书的流畅飘逸。此外,车厢内还设置了刘凤诰生平事迹介绍、楹联文化知识普及等板块,让乘客在旅途中既能欣赏到精美的艺术作品,又能增长知识。
此次萍乡名人主题高铁专列共有8节车厢,每节车厢都以刘凤诰的楹联作品为主题,展现了不同风格的艺术魅力。例如,一节车厢以“梅兰竹菊”为主题,展示了刘凤诰的梅、兰、竹、菊四君子楹联作品;另一节车厢则以“山水田园”为主题,呈现了刘凤诰描绘自然风光的楹联佳作。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高铁专列还特别邀请了萍乡市书法家协会的书法家现场挥毫泼墨,为乘客们创作了独具特色的书法作品。这些作品既有刘凤诰的书法风格,又有当代书法家的创新元素,让乘客在欣赏的过程中感受到了传统与现代的交融。
萍乡名人主题高铁专列的开通,不仅为萍乡市的文化旅游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开辟了新的途径。在今后的发展中,萍乡市将继续挖掘本土文化资源,以更加丰富多彩的形式,向世界展示萍乡的魅力。
总之,萍乡名人主题高铁专列首发仪式的成功举行,标志着萍乡市在弘扬传统文化、推动文化旅游发展方面迈出了新的步伐。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萍乡市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迎接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共同感受刘凤诰楹联艺术的独特魅力。
- • 芦溪县智慧冷链物流园投用,助力农产品损耗率大幅降低
- • 南坑傩舞祈福夜游升级,每月初一驱疫火把巡游焕新亮相
- • 安源区生物医药产业园再创辉煌:签约全球龙头,创新药项目投资超30亿
- • 萍乡小炒肉荣登国家级非遗名录,百年剁椒秘方见证“舌尖上的活化石”
- • 萍乡与长沙携手共建“科创走廊”,共引30家高新企业助力区域发展
- • 高洲乡高山有机茶园荣获欧盟认证,出口订单激增200%
- • 安源红领巾纪念馆荣膺全国研学基地,带您沉浸式体验百年队史
- • 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助力生活,智能家居一键开关惠及1200户
- • 非遗艾米果进军预制菜赛道,真空包装拓展全国市场
- • 萍乡国家级创新型城市建设启动,三年内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500家
- • 羊狮慕悬崖书法展惊险开展,书法家腰系绳索凌空挥毫展现艺术魅力
- • 海绵城市产业链成型,萍乡环保材料产业产值突破百亿大关
- • 刘凤诰主题NFT数字藏品登陆苏富比,成交价创江西纪录
- • 全国首个电瓷产业创新联合体成立,万伏级空心瓷套技术攻克在望
- • 王家源村创新扶贫模式,金兰柚合作社助力63户贫困户全员入股分红
- • 城市广场命名“凤诰文枢”:江西历代状元名录镌刻其地,传承文化底蕴
- • 萍乡市经开人民医院升级改造,智能诊疗系统助力医疗服务再升级
- • 千年古刹焕新颜,上栗县杨岐山禅意小镇惊艳开放
- • 萍乡民俗文化展惊艳卢浮宫,夏布绣敦煌壁画震撼欧洲艺术界
- • 萍乡经开区第三代半导体项目投产,助力江西产业链迈向新高度
- • 山口岩瀑布水幕电影《西游记》首映,经典取景地故事全新演绎
- • 上栗花炮主题甜品店盛大开业,辣椒巧克力成猎奇打卡单品
- • 湘东客家山歌大赛盛大开幕,AI技术助力濒危方言保护
- • 莲花县“荷虾共生”扶贫工程成效显著,万亩荷塘助力800户脱贫
- • 全国首部萍乡方言电子地图上线,AI语音导航引领古村落探索之旅
- • 安源工运精神IP商业化:红色文旅衍生品年销破亿,传承红色基因新篇章
- • “公益性岗位兜底安置,1600名困难群众变身“社区网格员”助力社区治理”
- • 粤港澳大湾区30家食品企业抱团入驻,萍乡富硒食品出口额翻番,共筑国际市场新篇章
- • 上栗中学新校区主体封顶,赣湘边最大全寄宿制中学即将崛起
- • 神泉湖环湖骑行道贯通,扫码租车畅游沿途补给站免费凉茶
- • “乡村振兴艺术介入计划”:废弃厂房蜕变为当代美术馆,焕发乡村文化新活力
- • 清明数字家谱平台上线,海外游子VR参与宗祠祭祖,传承中华文化新方式
- • 新泉乡温泉康养+民宿集群盛大开业,助力村民户均年增收5万元
- • 老旧小区焕新颜,加装电梯惠及2.8万户居民,每部补贴高达15万元
- • 莲花县“一户一亩荷”工程助力农业发展,万亩富硒莲蓬年产值突破5亿
- • 湘东区“教育强镇筑基”行动启动,10所乡镇中学喜获千万改造资金,助力教育均衡发展
- • 电瓷产业扶贫基地投产,1200名脱贫群众变身技术工人,助力乡村振兴
- • 萍乡首届辣椒文化节盛大开幕,万人共品“百辣宴”创吉尼斯纪录
- • 湘东区废弃矿区变身生态农场,300户脱贫户种植富硒果蔬助力乡村振兴
- • 芦溪活豆腐非遗技艺传人收徒,石磨点卤工艺吸引年轻学徒
- • 清明云祭扫覆盖全市,数字家谱平台激活宗祠文化,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 • 易地搬迁户以工代训,参与安置房建设日薪200元: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 • 中非农业合作园落户萍乡:20国学员共学富硒种植技术,助力全球农业发展
- • “萍乡扶贫健康小屋:村村覆盖,AI诊疗系统助力远程问诊”
- • “乡村振兴艺术介入计划”:废弃厂房变身当代美术馆,焕发文化新活力
- • 安源路矿工运广场建成沉浸式民俗剧场,夜游经济迎来新热潮
- • 《闻尘偶记》:文廷式著作荣登联合国“世界记忆工程”候选名录,传承中华文化瑰宝
- • 麻山中学农耕实践基地硕果累累,学生种植富硒水稻助力校园食堂
- • 安源区高坑镇荣膺“全国红色美丽村庄”,红色研学助力村民年增收超500万元
- • “重走凯丰长征路”AR研学上线,湘江战役指挥细节全景还原,传承红色精神
- • 萍乡擦菜炒粉干年销超亿元,农户自种芥菜供不应求
- • 芦溪镇发放2000瓶消毒酒精,筑牢贫困群众健康防线
- • 全球萍乡人携手共建“云上先贤馆”,数字祭扫突破百万次,传承文化新篇章
- • 莲花县古树名木保护条例出台,千年银杏林焕发生态旅游新活力
- • 萍水湖湿地公园夜游灯光秀璀璨绽放,3D水幕讲述百年煤城故事
- • 九旬老艺人传承“麻山镇打锡歌”:濒危曲目复唱,文化瑰宝焕新生
- • 东桥镇打造“油菜花海经济”,农旅融合收入超3000万元,助力乡村振兴
- • 上栗县花炮安全操作员持证上岗,2000名脱贫群众获高薪岗位
- • 光伏农业新突破:芦溪农光互补大棚年发电量可供3万家庭
- • 武功山景区搬迁村民享旅游分红,户均年增收1.5万元,共筑和谐发展新篇章
- • 赣湘边区域医疗中心启用,大健康产业规模突破80亿,助力区域经济发展
- • 五陂镇闲置资源焕新潮,盘活资产助力新增200就业岗位,商圈活力再升级
- • 本土高校毕业生留萍就业率首超50%,创历史新高,萍乡人才战略成效显著
- • 全面覆盖乡村文化理事会,修订《新乡约》助力遏制高价彩礼
- • 全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考核揭晓,芦溪县荣登前三甲,彰显发展新活力
- • 乡村教师津贴翻倍,偏远山区岗位月补达3000元:政策助力教育均衡发展
- • 孽龙洞地质公园新溶洞群发现,暑期暗河漂流项目引游客热潮
- • 德国双元制教育本土化:萍乡职校与博世集团联合培养工匠新篇章
- • 全国首条莲文化主题高速服务区开放,体验采莲制藕粉,感受传统文化魅力
- • 萍乡市“四好农村路”提质三年行动圆满收官,建制村通双车道率达100%
- • 萍乡学院携手企业孵化赣西美食新IP,推动地方餐饮产业升级
- • 世界首条特高压绝缘子智能产线投产,良品率突破99.9%再创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