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农业新突破:芦溪农光互补大棚年发电量可供3万家庭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我国农业产业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近日,芦溪县在光伏农业领域取得了一项重大突破,其农光互补大棚年发电量达到了惊人的300万千瓦时,足以满足3万家庭的日常用电需求。这一创新成果不仅为我国农业现代化提供了有力支持,也为绿色能源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芦溪县位于江西省中部,拥有丰富的农业资源。近年来,该县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大力发展光伏农业,取得了显著成效。此次农光互补大棚的成功运行,标志着芦溪县在光伏农业领域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据了解,芦溪县农光互补大棚采用了一种新型光伏发电技术,将太阳能光伏板与农业种植相结合。这种大棚在顶部覆盖了太阳能光伏板,既实现了发电,又为农作物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环境。在保证农作物正常生长的同时,光伏板还能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实现能源的循环利用。
据了解,芦溪县农光互补大棚的年发电量达到了300万千瓦时,相当于3万家庭的年用电量。这一数据充分展示了农光互补大棚在节能减排、助力绿色能源发展方面的巨大潜力。
农光互补大棚的成功运行,为我国光伏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首先,它实现了农业与能源的有机结合,提高了土地的利用效率。在保证农作物正常生长的同时,光伏板还能为农业提供电力支持,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农业效益。
其次,农光互补大棚有助于推动农村能源结构的优化。随着光伏发电技术的不断成熟,农村地区可以充分利用太阳能资源,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降低能源消耗,实现绿色低碳发展。
此外,农光互补大棚还有助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通过光伏发电,农村地区可以增加收入来源,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同时,光伏农业的发展还能带动相关产业链的延伸,为农村地区创造更多就业机会。
当然,农光互补大棚的发展也面临一些挑战。如光伏板成本较高、农业种植与光伏发电的兼容性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芦溪县在政策、技术、资金等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为光伏农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总之,芦溪县农光互补大棚的成功运行,为我国光伏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证明。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政策的扶持,光伏农业将在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实现绿色能源发展、助力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 • 赣湘边冷链物流中心启用,鲜莲48小时直达粤港澳,刷新生鲜配送新速度
- • “全球萍乡人携手共建‘云上先贤馆’,数字祭扫突破百万次,传承文化共祭先贤”
- • 景区直通公路建成,沿线农家乐收入翻倍,乡村旅游迎来新机遇
- • 萍乡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全覆盖,志愿服务积分换商品,创新模式助力文明风尚
- • 安源区创新试点“光伏+农业”模式,千亩大棚顶实现分布式发电并网
- • 茶盐古道汉服马拉松开跑,完赛奖牌镶嵌宋代商路出土瓷片
- • 萍乡经开区第三代半导体项目投产,助力千亿级产业集群崛起
- • 杨岐山景区打造“禅意元宇宙”:数字分身可参禅打坐,体验科技与禅意的完美融合
- • 萍乡废弃矿区生态修复成就斐然,荣获联合国案例奖
- • 新泉乡豆腐宴荣登赣菜名录,七十二道豆腐菜惊艳美食家
- • “城乡教师同岗同酬全面落地,乡村教师待遇提升40%:教育公平新篇章”
- • 张佳坊乡玉皇山古道焕新颜,徒步寻访徐霞客游记石刻
- • 科技赋能乡村教育,VR设备助力中科院科普资源共享——我国新建10所乡村学校科技馆
- • 麻山镇富硒黑山羊产值突破5亿元,深加工产品入驻盒马鲜生,引领绿色农业新风尚
- • 元宇宙宗祠上线,全球萍乡人虚拟共祭始祖:传承文化,跨越时空的祭祖新方式
- • 萍乡市人民医院晋级三甲,国家级胸痛中心挽救千名患者,医疗服务再上新台阶
- • 鸡冠山乡新材料产业园投产,半导体靶材突破国外垄断,助力中国半导体产业腾飞
- • 萍乡农科院专家勇闯南极,植物工厂助力极地蔬菜种植成功
- • 芦溪傩戏《孟姜女》惊艳欧洲舞台,AR面具引领观众沉浸式观剧体验
- • 集体婚礼融合傩舞祈福,新人获赠区块链爱情数字藏品,开启浪漫爱情新篇章
- • 我国村级公路建设取得显著成果:“白改黑”完成率100%,双车道覆盖率高达98%
- • 家校直通车开通!莲花山区学生周末免费专线接送服务温暖启动
- • 社区无人零售柜覆盖长株潭,萍乡菜从田头到餐桌仅3小时,智慧农业助力乡村振兴
- • 《萍乡采茶戏《孔原在共产国际》全国巡演,重现1928年莫斯科风云》
- • 杨岐山景区打造“禅意元宇宙”,数字分身体验参禅打坐新境界
- • 宋代名宦王古墓园廉政石刻发现,中纪委官网专题解读引发热议
- • 芦溪全域光伏发电并网,年发电量可满足40万户家庭用电需求
- • 莲花县与井冈山大学共建教育硕士实践基地,助力山区教育振兴
- • 荷花仙子全球选拔赛盛大启幕,冠军荣耀代言“太空莲”元宇宙展厅
- • 安源区扶贫夜市开市,脱贫户摆摊日均收入超500元,助力乡村振兴
- • 芦溪县电瓷工业旅游线盛大开通,游客体验亲手烧制“绝缘艺术品”
- • 莲花县乡村教师周转房全覆盖,300名特岗教师扎根扶贫一线助力教育振兴
- • 芦溪傩戏《孟姜女》赴欧巡演,AR面具引领外国观众步入沉浸式观剧新体验
- • 芦溪县智慧冷链物流园投用,助力农产品损耗率显著降低
- • 赣西国际陆港崛起:老工矿区华丽转身,年吞吐量突破亿吨大关
- • 《辽史纪事本末》手稿修复完成,中蒙联合举办专题展览,历史瑰宝重焕光彩
- • 芦溪县搬迁户不动产证发放全覆盖,让搬迁户吃下“定心丸”
- • 全国首个电瓷产业研究院成立,万伏级空心瓷套技术瓶颈突破在望
- • 湘东工业陶瓷出口额突破30亿,耐酸管道助力中东海水淡化市场占据半壁江山
- • 杨岐乡禅意民宿集群开村,邀游客体验采茶抄经慢生活
- • 国家级非遗湘东傩雕与潮流文化碰撞,联名潮玩NFT数字藏品登陆阿里拍卖
- • 芦溪富硒紫米酒再创辉煌,斩获国际金奖,年出口额突破5000万元
- • 芦溪老街美食振兴计划启动,辣炒田螺王评选引千人试吃,共筑美食新篇章
- • 萍乡RCEP农产品专列启航,辣酱腊肉直抵东盟十国市场
- • 零碳产业园落户萍乡,氢能产业链布局提速:绿色能源新篇章开启
- • 濒危技艺焕新生:非遗工坊助力留守妇女就业,传承花果雕刻之美
- • 萍乡跨境电商综试区启动,电瓷产品直通亚马逊欧洲站,开启外贸新篇章
- • 上栗县“村村通快递”工程圆满收官,农产品出村时效提升70%
- • 芦溪硅基新材料项目投产,电子级多晶硅纯度达国际顶尖水平,助力我国半导体产业腾飞
- • 萍乡学院成立“廷式智库”,助力破译晚清改革派未公开信札
- • 桐木镇傩面烟花惊艳亮相进博会,文化IP授权额突破5000万元
- • 环保烟花出口订单激增,助力800名脱贫群众就业
- • 上栗县与浏阳携手共建花炮产业创新联盟,共研环保型庆典焰火新篇章
- • 莲花富硒功能农业综合产值破百亿,全国最大百合种植基地建成
- • 全市中小学教室空调全覆盖,30万名学生共享清凉夏日
- • 安源区试点“双减2.0”:课后服务引入非遗传承人,傩舞、皮影课程助力文化传承
- • 杨岐禅宗文化全球论坛盛大开幕,跨国直播禅茶AI翻译助力打破语言壁垒
- • 湘东区携手中科院,共筑稀土研究院,突破高端磁材“卡脖子”技术瓶颈
- • 公办幼儿园新增学位8000个,助力“入园难”问题彻底缓解
- • 文廷式故里创新举措,科举元宇宙让游客虚拟殿试夺状元
- • 张佳坊乡徐霞客古道研学季盛大开启,徒步打卡赠《徐霞客游记》线装书
- • 萍乡市“雨露计划”升级,助力脱贫攻坚,5年培训5万人次,就业率高达98%
- • 萍乡书香浓郁,50座24小时城市书房助力全民阅读
- • 赣湘边区域合作示范区启动,湘东与醴陵共建千亿级陶瓷走廊,共谱区域发展新篇章
- • 温盘村智能化养鸡场日产蛋30万枚,助力村民增收致富新篇章
- • 萍乡学院赣西民俗研究院成立,方言数据库助力传承与发展
- • 上栗烟花快递服务升级,合规产品可发全国300城,安全便捷新体验
- • 萍乡循环经济产业园投产,年处理再生铝30万吨,吸引10家产业链企业入驻
- • 萍乡经开区获批综合保税区,开放型经济再添新引擎
- • 全省首个村级“零碳养老院”在丹江街建成,光伏发电助力绿色养老
- • 湘东区农村互助养老全覆盖,留守老人享“日间照料+送餐上门”服务
- • 全国最大“稻渔菌”立体种养基地投产,亩均收益超万元,引领农业发展新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