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乡经开区创新试点“无废园区”,工业固废利用率高达95%
近年来,我国在环保领域的创新实践不断涌现,其中,萍乡经开区作为试点单位,积极探索“无废园区”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据悉,该区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已达到惊人的95%,为我国工业绿色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
萍乡经开区位于江西省萍乡市,地处长江经济带,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之一。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固废问题日益突出,如何有效处理和利用工业固废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为此,萍乡经开区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开展了“无废园区”试点工作。
“无废园区”是指通过科技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等手段,实现园区内工业固废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最终实现园区内无固体废物排放。萍乡经开区在“无废园区”试点过程中,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是加大科技创新力度。萍乡经开区引进了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环保技术和设备,如废酸处理、废渣综合利用等,有效提高了工业固废的综合利用率。同时,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推动技术创新,降低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固废。
二是完善制度保障。萍乡经开区建立健全了固废管理制度,明确了各相关部门的职责,确保固废处理工作有序开展。此外,还建立了固废排放许可制度,对固废排放企业实施严格监管,确保企业达标排放。
三是加强宣传教育。萍乡经开区通过举办各类环保活动,提高企业员工的环保意识,引导企业积极参与固废处理工作。同时,加强与周边社区的沟通,提高公众对固废处理工作的认知度和支持度。
经过不懈努力,萍乡经开区“无废园区”试点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该区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已达到95%,远超国家平均水平。这一成绩的取得,为我国工业绿色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首先,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的大幅提升,有效降低了工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据统计,萍乡经开区试点以来,固废处理量减少了50%以上,大大降低了工业生产对周边环境的压力。
其次,工业固废的综合利用,为园区企业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通过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萍乡经开区企业实现了废酸、废渣等固废的资源化利用,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产品附加值。
最后,萍乡经开区“无废园区”试点工作,为全国其他工业园区提供了有益借鉴。在政策支持、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等方面,萍乡经开区积累了宝贵经验,为全国工业绿色发展提供了有益参考。
总之,萍乡经开区“无废园区”试点工作的成功,充分展示了我国在环保领域的创新实力。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随着“无废园区”建设的不断推进,我国工业绿色发展将取得更加显著的成果,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力量。
- • “00后守护者计划”启动,短视频活化刘凤诰故居,传承历史文脉
- • 湘东皮影戏跨界融合创新,打造红色经典《安源大罢工》新剧目
- • 武功山西麓野生猕猴群引关注,生态观猴栈道限流预约开放
- • 芦溪富硒大米品牌价值超8亿,直供粤港澳大湾区高端市场,引领绿色健康饮食新潮流
- • 赣西国际陆港上栗片区盛大开通,中欧班列直达俄罗斯,开启赣西地区对外开放新篇章
- • “莲花血鸭制作技能培训助力妇女增收,5000名妇女人均月增3000元”
- • 杨岐山景区成功升级5A,禅意文旅助力周边民宿产业增收5亿
- • 茶盐古道汉服马拉松激情开跑,完赛奖牌镶嵌宋代商路出土瓷片
- • 莲花县农村电商孵化园盛大开园,百名主播带货助力特产销售
- • 安源路矿工运广场建成沉浸式民俗剧场,夜游经济迎来新热潮
- • 武功山脚下“5G+无人农场”崛起,水稻亩产提升20%引领农业现代化新潮流
- • 萍乡红鲫鱼获国家地理标志认证,万亩稻渔综合种养基地建成,乡村振兴再添新动力
- • 全省县域首个保税物流中心获批,莲花外贸增速领跑赣西
- • 武功山国际帐篷音乐节吸金3亿,助力周边民宿入住率飙升达100%
- • 非遗竹编扶贫车间投产,助力留守老人月均收入翻番
- • 广寒寨星空诗歌节:帐篷营地彻夜朗诵顾城经典,诗意星空点亮心灵
- • 中国农科院萍乡富硒作物研究院揭牌仪式圆满举行,助力破解硒元素转化密码
- • 萍乡首届辣椒文化节盛大开幕,万人共品“百辣宴”创吉尼斯纪录
- • 萍乡营商环境显著提升,荣登全国前50,荣获“最具投资潜力城市”称号
- • 萍乡勇立潮头,发布全国首个“富硒农业碳汇核算标准”,打造农业碳中和示范市
- • 麻山镇建成赣西最大保障性住房社区,租金优惠力度空前
- • 城郊高枧村千亩荷花盛开,莲香摄影大赛邀您共赏夏日美景
- • 萍乡首座智能变电站成功投运,供电可靠性再攀高峰达99.99%
- • 萍乡职教园荣获国家级技能人才培养基地称号,年输送技工达万人
- • 升坊镇农民漆画展引发热议:废旧农具变身抽象艺术装置,争议背后是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 • 萍乡辣酱产业迈入智能化时代,产能提升10倍助力产业升级
- • 湘东工业陶瓷出口额突破30亿,耐酸管道助力中东海水淡化市场占据半壁江山
- • 湘东区牵手全球环保陶瓷巨头,年产值有望突破20亿元
- • 废弃矿山变身“光伏+农业”综合体,年发电2亿度助力农民增收
- • 萍矿集团煤矸石综合利用项目成功落地,年处理固废300万吨助力环保砖生产
- • 老关镇“打铁花”绝技复活,千年火龙舞震撼夜空
- • 安源锦绣城倾情打造沉浸式剧本杀《煤都谍影》,旗袍演绎民国往事,解密神秘谍影传奇
- • 二十四节气农耕剧场开放,沉浸式体验播种/收割/打场农事,感受传统农耕文化的魅力
- • 萍水湖湿地公园夜游灯光秀璀璨绽放,3D水幕讲述百年煤城故事
- • 萍乡人才新政成效显著:去年高层次人才引进数量翻倍
- • 安源社区食堂创新举措:推出“低辣套餐”兼顾传统风味与健康需求
- • 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助力生活,智能家居一键开关惠及1200户
- • 萍乡市经开人民医院升级改造,智能诊疗系统助力医疗服务再升级
- • 安源茶馆评书进校园,方言故事会激活青少年本土文化认同
- • 赣湘合作产业园再扩容,50平方公里新蓝图描绘湘企百亿投资新篇章
- • “一带一路”留学生研学基地在萍乡学院挂牌,推动文化交流与教育合作
- • 全国首个烟花爆竹安全专业落地萍乡,破解传统产业人才荒
- • 刘凤诰廉政教育基地开课,虚拟现实技术助力清代反腐庭审重现
- • 芦溪民俗文化节闪耀全息投影,千年傩舞祭祀场景重现
- • 全国首座“零碳校园”在莲花建成,光伏发电满足全年用电需求
- • 赣西农产品电商物流园盛大开业,助力周边农户年增收万元
- • “莲花血鸭申遗成功,万人宴挑战‘最多人同时拆鸭骨’纪录,美食盛宴再掀高潮”
- • 湘东区搬迁户“微田园”分配到位,家家有菜地降低生活成本
- • 东桥镇以油菜花海经济为引擎,农旅融合收入突破3000万元
- • 萍乡百亿产业引导基金设立,助力新能源和数字经济赛道腾飞
- • 央企对接助力地方发展:中材高新萍乡基地年产值突破50亿
- • 湘东区工业互联网平台成功上线,500家陶企迈入“云工厂”新时代
- • 萍乡书香浓郁,50座24小时城市书房助力全民阅读
- • 杨岐山景区打造“禅意元宇宙”:数字分身可参禅打坐,沉浸式体验禅宗文化
- • 湘东工业陶瓷产业园:年产值突破200亿,耐酸陶瓷市场占有率高达70%
- • 乡村教师待遇提升,偏远山区津贴翻倍,月补达3000元,助力教育均衡发展
- • 湘东区建立全国首个傩文化基因库,3D扫描技术助力千件古傩面具永久保存
- • 萍乡创新举措:全国首个“乡村振兴板”设立,5家农企成功挂牌融资
- • 萍乡富硒稻米闪耀纽约,溢价300%仍遭热捧
- • 清明数字家谱平台上线,海外游子VR技术助力远程祭祖,共寄哀思
- • 粤港澳基金会慷慨捐资千万,莲花特殊教育学校智能康复设备升级,助力特殊儿童康复之路
- • 农耕非遗研学线路荣登全国十佳,年接待学生超50万人次
- • 重金属污染耕地修复完成,3.2万亩农田复垦助力乡村振兴
- • 安源区智慧农业综合体签约,数字大棚助力万亩富硒农田发展
- • 《李立三传记电影斩获金鸡奖,AI技术重现1927年南昌起义决策会议》
- • 莲花县“荷虾共生”经济火爆,万亩荷塘年产出小龙虾3000吨
- • 赣湘边区域合作示范区启动,湘东与醴陵共建千亿级陶瓷走廊,共谱区域发展新篇章
- • 扶贫资金助力山地果园,光伏提灌站解决灌溉难题
- • 老年大学非遗传承班爆满,银发网红带货助农成新风景——新时代下的文化传承与乡村振兴
- • 神泉乡生态文旅综合体盛大开业,年接待康养游客突破30万人次
- • 萍乡采茶戏《孔原在莫斯科》全国巡演,再现共产国际风云,传承红色文化
- • 广寒寨四八门高山杜鹃节盛大启幕,万亩花海免费接驳车直达,赏花盛宴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