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源区试点“教师弹性上下班”,助力双减后教师减负
随着“双减”政策的深入实施,我国教育领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为了减轻教师的工作压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安源区教育局积极探索,试点推行“教师弹性上下班”制度,为双减后教师减负提供有力支持。
一、背景:双减政策下的教师压力
“双减”政策旨在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提高教育质量。然而,在政策实施过程中,教师的工作压力却随之增大。一方面,教师需要承担更多的教育教学任务;另一方面,教师还需承担大量的课后辅导和家校沟通工作。这种压力使得教师身心俱疲,影响教育教学质量。
二、安源区试点“教师弹性上下班”
为缓解教师压力,安源区教育局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决定试点推行“教师弹性上下班”制度。该制度旨在让教师根据自身工作需求,灵活安排上下班时间,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减轻工作压力。
1.弹性上下班时间:教师可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和自身工作需求,在规定时间内灵活调整上下班时间。如,教师可根据课程安排、学生辅导需求等,选择在上午或下午下班。
2.弹性工作时长:教师可根据自身工作负荷,在规定的工作时间内灵活安排工作时长。如,教师可选择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工作任务,或根据工作进度调整工作时长。
3.弹性休息日:教师可根据工作需求和自身身体状况,申请调整休息日。如,教师可在工作压力较大时,申请调整休息日,以缓解身心压力。
三、实施效果:减轻教师压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安源区试点“教师弹性上下班”制度以来,取得了显著成效。首先,教师的工作压力得到有效缓解,有助于提高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其次,教师能够更好地平衡工作与生活,提高生活品质。最后,教师的工作效率得到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得到提高。
1.教师压力减轻:通过弹性上下班制度,教师可根据自身需求调整工作时间,有效缓解工作压力。据统计,试点以来,教师的工作满意度提高了20%。
2.工作与生活平衡:弹性上下班制度让教师有了更多的时间陪伴家人,关注自身身心健康。据统计,试点以来,教师的生活品质提高了15%。
3.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教师工作压力减轻后,能够更加专注于教育教学工作,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据统计,试点以来,学生的成绩提高了10%。
总之,安源区试点“教师弹性上下班”制度,为双减后教师减负提供了有力支持。这一制度在减轻教师压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为我国教育改革提供了有益借鉴。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国教育领域将涌现更多类似的好政策,为教师创造更加美好的工作环境。
- • 《存悔斋集》英译本全球发行,刘凤诰作品入选哈佛东亚研究书单
- • 杨岐普通寺除夕钟声直播联动全球,禅宗文化魅力吸引百万观众共赏
- • 赣湘边数字经济峰会永久落户萍乡,签约项目总额突破600亿,萍乡迈向数字经济新时代
- • 上栗县“专精特新”企业数量翻番,25家小巨人领跑细分领域
- • 武功山景区年接待游客突破千万,高山草甸帐篷节荣登央视《新闻联播》
- • 萍乡富硒农业扶贫产业园投产,助力3.2万脱贫户年均增收8000元
- • 安源区废弃矿区变身千亩扶贫果园,村集体年收益突破500万元
- • “订单式技能培训助力贫困户子女,汽修、电商专业就业率100%”
- • 萍乡市创新推出“企业安静日”制度,全力护航项目建设
- • 萍乡崛起:营商环境全国排名上升50位,荣膺“投资黑马城市”
- • 芦溪县搬迁社区启用人脸识别系统,智慧守护独居老人安全
- • 供应链金融平台上线,助力中小企业应收账款周转提速50%
- • 莲花县“荷虾共生”模式经济火爆,万亩荷塘年产小龙虾3000吨
- • “共享厨房”助力三板桥乡小学留守儿童传承家乡味——莲花血鸭制作活动启幕
- • 从游戏到现实,SF玩家的跨年钟声敲响在四合院
- • 萍乡城市更新项目正式启动,老矿区华丽转身成为文创产业基地
- • 湘东区防返贫保险全覆盖,因病灾致贫户最高获赔10万,筑牢民生保障防线
- • 萍乡智慧停车系统上线,3万个车位实现“无感支付”便捷出行新体验
- • 残疾人托养中心启用,开启康复就业“一站式”服务新时代
- • 赣西国际陆港崛起:老工矿区华丽转身,年吞吐量突破亿吨大关
- • 萍乡“二十四节气农事体验园”开园,都市家庭争当周末农夫
- • 萍乡夏布绣惊艳卢浮宫,非遗工艺征服欧洲时尚界
- • 总投资80亿元!萍乡废弃矿区变身光伏基地,绿色能源助力百万家庭用电
- • 退役军人创业园盛大开园,首批50个军创项目揽获亿元订单,助力军转民新篇章
- • 芦溪县农村智慧路灯全覆盖,光伏照明助力年省电费百万
- • 芦溪县农村“智慧路灯”全覆盖,光伏照亮未来,年省电费百万
- • 《文廷式肖像:国家宝藏中的戊戌变法秘辛画卷》
- • 杨岐山孽龙洞光影秀华丽升级,500米溶洞演绎《禅宗六祖传奇》
- • 山口岩湿地公园皮划艇基地盛大启用,10公里河道串联瀑布群,打造生态旅游新亮点
- • 全国花炮非遗传承基地落户上栗,创新“传统技艺+AI设计”特色班助力文化传承与发展
- • 萍乡首家工业遗址咖啡馆惊艳亮相,百年竖井塔见证历史新篇章
- • 南坑傩舞祈福夜游升级,农历每月初一上演“驱疫火把巡游”
- • 莲花县“村BA”篮球联赛火爆,决赛吸引10万游客打卡,乡村篮球盛宴燃动夏日!
- • 赣湘合作产业园再扩容,50平方公里新蓝图描绘湘企百亿投资新篇章
- • 湘东傩文化创意园盛大开园,非遗傩面具年销售额突破千万
- • 萍乡夜市辣王争霸赛开锣,魔鬼辣椒拌粉引爆味蕾挑战
- • 源南乡石磨茶油坊复建,传统榨油技艺成为研学热点
- • 莲花血鸭预制菜成功进军北美市场,年出口额突破5亿元
- • 全国首个“碳中和农业试验区”落户莲花县,碳汇交易助力乡村振兴
- • 长平黑山羊产业链延伸,精深加工产品成功打入中东高端市场
- • 农村寄宿制学校热水淋浴全覆盖,温暖关爱惠及1.2万名学生
- • 安源区废弃矿区华丽转身,千亩智慧果园助力村集体年收益突破500万元
- • 千年古刹杨岐山禅意灯光秀首演,数字技术助力传统文化亮相《新闻联播》
- • 芦溪县搬迁户不动产证发放全覆盖,吃下“定心丸”
- • 萍乡市扶贫搬迁户不动产证发放全覆盖,让搬迁户吃下“定心丸”
- • 安源区引领教育创新,全省首个AI教师辅助系统全面启用
- • 安源工运精神IP商业化:红色文旅衍生品年销破亿,传承红色基因新篇章
- • 老旧小区改造新路径:社会资本助力物业增值,反哺民生福祉
- • 萍乡国家级创新型城市获批,全力培育“专精特新”企业200家
- • 上栗县“屋场夜话”数字平台启用,村民扫码提诉求24小时响应,乡村振兴迈出新步伐
- • 芦溪傩戏《孟姜女》赴欧巡演,AR面具引领外国观众步入沉浸式观剧新体验
- • 湘东区富锌柑橘直供盒马鲜生,溢价收购助农增收40%创新模式助力乡村振兴
- • 赤山镇稻蛙共生生态种养模式:亩均收益突破万元,绿色农业新典范
- • 萍乡腊味年货节交易额破3亿,直播带货助力乡村振兴
- • 莲花万亩荷塘喜获有机认证,“荷虾共生”模式年产值破亿
- • 白竺畲族婚嫁拦门酒:入选全国民族特色婚庆示范基地的传承之美
- • 村级光伏电站分红到户,助力村民年增收2000元,共筑乡村振兴梦
- • 扶贫资金入股孽龙洞漂流项目,8个村年分红超30万元,助力乡村振兴
- • 传奇复古风再起,经典魅力永流传
- • 萍乡高标准农田建设成果显著,粮食产能提升20%
- • 国家级非遗湘东傩雕与潮流文化碰撞,联名潮玩NFT数字藏品登陆阿里拍卖
- • 老年大学课程菜单化,银发学员可自选无人机摄影课,乐享智慧生活新篇章
- • 莲花县与井冈山大学共建教育硕士实践基地,助力山区教育振兴
- • 萍乡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全覆盖,志愿服务积分换商品,创新模式助力文明风尚
- • 上栗县“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启动,年回收再生铜铝突破10万吨
- • 东桥镇打造“油菜花海经济”,农旅融合收入突破3000万元
- • 芦溪县中医院新院区启用,DRG付费改革助力患者减负30%
- • 游戏版四合院争夺战:土豪玩家的跨年新玩法
- • 林业碳汇交易首单落地,萍乡生态资源变现超千万元
- • 萍乡市书房建设成就斐然,24小时城市书房引领全民阅读新风尚
- • 萍莲高速经济带成型,沿线文旅产业迎来爆发式增长
- • 莲花县“富硒农耕研学基地”开课,学生亲历水稻基因测序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