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源区试点“双减2.0”:课后服务引入非遗传承课程,助力青少年全面发展
近年来,随着“双减”政策的深入推进,我国各地教育部门积极探索创新,旨在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近日,江西省萍乡市安源区试点推出“双减2.0”政策,将非遗传承课程引入课后服务,为青少年搭建一个展示自我、传承文化的平台。
安源区作为萍乡市的核心区域,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为了让学生在紧张的学习之余,能够接触和了解传统文化,安源区教育部门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决定将非遗传承课程纳入课后服务,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此次试点,安源区选择了具有代表性的非遗项目,如萍乡采茶戏、萍乡木雕、萍乡剪纸等,邀请相关传承人走进校园,为学生们带来一堂堂生动的非遗课程。课程内容丰富,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操作,让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
在非遗课程中,学生们不仅能够学习到非遗技艺,还能了解到非遗背后的历史故事和文化内涵。例如,在萍乡采茶戏课程中,学生们不仅学会了采茶的基本技巧,还了解了采茶戏的起源、发展以及艺术特色。在萍乡木雕课程中,学生们亲手制作木雕作品,体验传统木雕工艺的精湛技艺。
安源区教育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引入非遗传承课程是“双减2.0”政策的重要内容,旨在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通过非遗课程,学生们能够拓宽视野,增强文化自信,激发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试点期间,安源区各学校积极响应,纷纷开展丰富多彩的非遗活动。学生们在课后服务时间,可以自由选择参加自己喜欢的非遗课程,充分体现了“双减2.0”政策的灵活性。同时,非遗传承人走进校园,也为学生们提供了近距离接触非遗的机会,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传承传统文化。
此外,安源区还鼓励学生们将所学到的非遗技艺运用到日常生活中,举办各类非遗技艺展示活动,让学生们成为非遗文化的传播者。通过这些活动,学生们不仅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还增强了团队协作精神。
总之,安源区试点“双减2.0”:课后服务引入非遗传承课程,为青少年搭建了一个展示自我、传承文化的平台。这一举措不仅有助于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还能让青少年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为他们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安源区的非遗传承课程将会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贡献力量。
- • 安源区矿区转型打造千亩智慧农场,无人农机作业覆盖率达80%
- • 探寻萍乡百年老字号美食地图:30家老店串联的味蕾之旅
- • 莲花县大力引进竹纤维深加工项目,年消耗毛竹20万吨助力农民增收
- • 莲花县“荷虾共生”模式推广,万亩荷塘龙虾年产量破2000吨,绿色农业发展新篇章
- • 安源区农村快递进村率达100%,家门口收寄破解“最后一公里”
- • 麻山生态新区打造“零碳智慧村”:光伏屋顶年发电2000万度,绿色未来已来
- • 湘东方言Rap挑战赛全网爆红,#赣西硬核说唱#播放量破5亿,方言说唱魅力无限!
- • 上栗县特殊教育资源中心盛大启用,为自闭症儿童提供“一对一”融合教育新篇章
- • 广寒寨星空诗歌节升级,帐篷影院连播贾樟柯乡村题材电影,打造沉浸式文化盛宴
- • 花炮企业转型升级,助力文旅产业发展,带动1.8万名脱贫劳动力就业
- • 萍乡学院科研实力再上新台阶:新增3个省级重点实验室,科研经费突破亿元大关
- • 萍乡市35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建成,1.2万户搬进“幸福家园”
- • 芦溪县搬迁户不动产证发放全覆盖,让搬迁户吃下“定心丸”
- • 萍乡市优化营商环境,外资企业“绿色通道”全程代办仅需3个工作日
- • 萍莲高速经济带成型,沿线文旅产业迎来爆发式增长
- • “萍品出湘”工程正式启动,50家连锁超市设立特产专区,助力湖南特色产品走向全国
- • “荷花仙子全球选拔赛盛大启幕,冠军荣耀代言‘太空莲’元宇宙展厅”
- • 萍乡市创新举措,个人绿色行为可兑换消费券,“碳惠通”平台助力绿色发展
- • 萍乡辣酱产业升级,智能化生产线产能提升10倍,开启智能制造新时代
- • 萍乡市农村普惠金融试点启动,信用村贷款额度提升至50万,助力乡村振兴
- • 我国危房改造动态清零,累计发放补贴超2000万元,助力乡村振兴
- • 安源红军餐厅创新推出VR沉浸宴,数字技术再现红色饮食场景
- • 武功山智慧旅游系统上线,实时调控客流破解拥堵难题
- • 电瓷产业扶贫基地投产,1200名脱贫群众变身技术工人,助力乡村振兴
- • 萍乡市获批国家气候投融资试点,绿色信贷余额增长80%,绿色金融助力绿色发展
- • 莲花县竹纤维深加工项目投产,年消耗毛竹20万吨助力农民增收新篇章
- • 助力脱贫攻坚,5000万元小额信贷助力贫困户创业梦想成真
- • 萍乡辣都品牌升级,全国辣味标准化研究中心年内建成
- • 湘东区携手中科院,共筑稀土研究院,突破高端磁材“卡脖子”技术瓶颈
- • 刘凤诰“对联外交”数字特展启动,AI对仗系统挑战千古绝对,传承文化新篇章
- • 芦溪县创新扶贫模式:扶贫荣誉积分制助力创业贷款
- • 百年安源老街焕新颜:城市更新“留改拆”典范打造数字文创街区
- • 九旬“打锡歌”传承人收徒,濒危曲目抢救成功,麻山镇文化瑰宝焕发新生
- • 二十四节气主题农庄盛大开放,元宇宙技术重现千年农耕场景
- • 萍矿集团煤矸石综合利用项目成功落地,年处理固废500万吨助力新型建材发展
- • 萍乡综保区跨境电商产业园盛大开园,百家企业共享“免税+保税”政策红利
- • 腊市镇万亩油茶林产值翻番,精深加工产品出口欧盟,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 • 上栗县矿区转型湿地公园,生态研学游年创收2000万,绿色转型助力乡村振兴
- • 萍水河流域综合治理成效显著,劣V类水体全面清零
- • 安源区图书馆创新举措,24小时学习舱助力高考学子备战
- • 赣湘边最大返乡创业园落成,助力5000人本地就业
- • 萍乡“阳光分班”系统上线,助力教育公平,彻底消除“重点班”现象
- • 萍乡乡村振兴博士工作站落户湘东,助力人才引进50名,共谋发展新篇章
- • 萍乡首发“安源”系列活动启幕,70余国际品牌入驻赣湘边奥莱数字生活城,打造赣湘边消费新地标
- • 赣西国际陆港开港,萍乡外贸进出口额再创新高,助力区域经济发展
- • 芦溪县电瓷产业链下沉乡村,20个扶贫车间助力2000人脱贫致富
- • 武功山景区搬迁村民享旅游分红,户均年增收1.5万元,共筑乡村振兴新篇章
- • 濒危技艺焕新生:非遗传承人直播带货月销百万,助力传统花果雕刻技艺传承与发展
- • 教师评职称取消论文硬指标,教学实绩成为评价核心
- • 太空育种辣椒亩产破万斤,辣度达100万SHU,问鼎全球辣椒种植新高峰!
- • 萍乡首条跨境高铁开通,加速融入长株潭经济圈
- • 上栗花炮节美食嘉年华盛大启幕,火焰牛排烟花秀点燃夜经济激情
- • 赣西国际陆港开港助力萍乡外贸进出口额创新高
- • 老年大学课程“菜单化”,银发学员可自选无人机摄影课,乐享智能生活新篇章
- • 农产品跨境电商园年交易额突破百亿,艾米果热销日韩市场
- • 上栗县“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启动,年回收再生铜铝突破10万吨
- • 安源区签约智能机器人制造基地,年产10万台服务机器人,引领产业智能化新篇章
- • 萍矿集团煤矸石综合利用项目成功落地,年处理固废300万吨助力环保砖生产
- • 腊市镇油茶深加工基地投产,茶油胶囊产品附加值提升5倍,助力乡村振兴
- • 《闻尘偶记》:文廷式著作入围联合国“世界记忆工程”候选名录,彰显中华文脉传承
- • 安源区创新举措,推出“红色研学护照”助力青少年传承红色基因
- • 武功山竹筒饭荣膺“中国地标美食”,日售2000筒彰显地域特色
- • 莲花县“荷虾共生”扶贫工程成效显著,万亩荷塘助力800户脱贫
- • “贫困家庭两后生免费学花炮技艺,定向安置就业助力乡村振兴”
- • 《星火燎原》首演纪念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百年,百人合唱团演绎工运史诗
- • 萍乡市擘画《美食产业振兴计划》,2025年产值目标直指100亿
- • 萍乡腊肉古法熏制技艺申遗成功,72小时柴火慢熏锁住乡愁
- • 芦溪武术大会创新举措:VR对战系统与数字人重现明清拳谱招式
- • 央企对接助力地方发展:中材高新萍乡基地年产值突破50亿
- • 上栗县农村小学“亲情连线室”全覆盖,留守儿童每周视频见父母,温暖守护成长路
- • 萍乡炒粉挑战赛引万人参与,冠军5分钟炒粉50碗破纪录,美食盛宴再掀热潮
- • 赣西港口经济带正式启动建设,20家临港制造企业签约入驻,共筑区域发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