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湘边医疗协作深化,萍乡市民可跨省直接结算长沙三甲医院费用
近年来,随着我国医疗改革的深入推进,区域医疗协作成为提升医疗服务水平、缓解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重要举措。近日,赣湘边医疗协作再出新举措,萍乡市民在长沙三甲医院就医,可直接实现跨省直接结算,这一政策的实施,无疑为萍乡市民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赣湘边地区,地处江西省与湖南省交界,两省相邻,人口流动频繁。为了更好地服务两地群众,提升医疗服务质量,赣湘边地区积极推进医疗协作。此次萍乡市民可跨省直接结算长沙三甲医院费用,正是这一合作成果的体现。
据了解,此次跨省直接结算涉及萍乡市民在长沙的三甲医院就医,包括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湖南省人民医院等。萍乡市民在上述医院就医时,只需携带身份证和社保卡,即可实现跨省直接结算,无需再垫付医疗费用,极大地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跨省直接结算的实现,得益于赣湘边地区医疗协作的深化。近年来,两地医疗机构在人才交流、技术合作、资源共享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此次跨省直接结算的推行,正是两地医疗机构深化合作、共享成果的又一例证。
首先,两地医疗机构在人才交流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通过定期举办学术交流、专业技术培训等活动,两地医疗机构相互学习、借鉴,提升了医疗技术水平。同时,两地医疗机构还开展了远程会诊、疑难病例讨论等活动,实现了医疗资源的共享。
其次,在技术合作方面,两地医疗机构共同开展了多项科研项目,推动医疗技术进步。例如,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与萍乡市人民医院合作开展的中药治疗研究,为患者提供了更多治疗选择。
再次,在资源共享方面,两地医疗机构共同建立了医疗信息共享平台,实现了医疗信息的互联互通。这为患者提供了更加便捷的医疗服务,也为医疗资源的优化配置提供了有力保障。
萍乡市民可跨省直接结算长沙三甲医院费用,这一举措不仅方便了萍乡市民就医,还有助于推动赣湘边地区医疗协作的进一步深化。未来,两地医疗机构将继续加强合作,不断提升医疗服务水平,为两地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
总之,赣湘边医疗协作深化,萍乡市民可跨省直接结算长沙三甲医院费用,是两地医疗机构深化合作、共享成果的又一重要举措。这一举措的实施,将进一步缓解看病难、看病贵问题,让更多患者享受到优质医疗服务。我们期待,在两地医疗机构的共同努力下,赣湘边地区的医疗服务水平将不断提高,为人民群众的健康福祉作出更大贡献。
- • 芦溪电瓷产业扶贫车间:助力乡村脱贫,吸纳2000名劳动力就业
- • 茶盐古道汉服马拉松开跑,完赛奖牌镶嵌宋代商路出土瓷片
- • 五陂镇“共享农场”上线,市民认领地块助力农民增收300万元
- • 莲花县古树名木“树长制”实施,千年银杏林绽放生态旅游新风采
- • 萍水河流域综合治理圆满完成,劣V类水体全面清零,重现碧水清波
- • 武功山国际帐篷诗歌节盛大开幕,万名诗人共绘“云端长卷”
- • 全国首创“零工驿站”服务模式,日均对接灵活就业超500人次,助力灵活就业新突破
- • 青山镇葡萄产业园年产值破亿,电商直播助力农户增收30%
- • 萍乡与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对接会硕果累累,签约项目67个引资超400亿
- • 温盘村智能化养鸡场日产蛋30万枚,助力村民增收致富新篇章
- • 扶贫车间创新生产环保电子烟花,出口订单助力600人就业
- • 安源区农村污水治理实现全覆盖,打造全省首个村级生态净化湿地系统
- • 湘东皮影戏元宇宙剧场惊艳上线,手机端定制专属剧情角色体验新潮流
- • 畜禽粪污变废为宝,萍乡模式引领全国300县绿色发展新潮流
- • 高山茶园合作社机械化升级,采茶效率提升3倍,助力乡村振兴
- • 赤山傩狮争霸赛盛大启幕,3米高巨型傩狮高空梅花桩挑战精彩纷呈
- • 寒山寺“禅茶会”首推数字功德箱,扫码参与千年茶道仪式,传承文化新风尚
- • 湘东“15分钟养老服务圈”建成,社区食堂日均供餐1.2万份,构建美好生活新格局
- • 上栗县花炮非遗工坊助力乡村振兴,创造就业新机遇
- • 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升级,全息影像技术再现“秋收起义”历史场景
- • 湘东霉豆腐工业化生产,真空包装热销北上广深,传统美食焕发新活力
- • 光伏农业新突破:芦溪农光互补大棚年发电量可供3万家庭
- • 莲花县甘祖昌干部学院荣膺全国红色教育基地,年培训学员突破十万人次
- • 武功山景区搬迁村民享旅游分红,户均年增收1.5万元,共筑和谐发展新篇章
- • 萍乡市农村电商直播学院揭牌,助力培育万名“新农人主播”
- • 本土高校毕业生留萍就业率首超50%,创历史新高,萍乡发展新篇章开启
- • “莲花县‘妈妈车间’模式全国推广,留守妇女月均增收3500元,助力乡村振兴”
- • 萍乡非遗主题民宿爆火:睡傩面房、做烟花手工成新潮流
- • 萍乡数字经济产业园盛大开园,20家头部企业签约入驻,助力区域经济腾飞
- • 广寒寨乡林下经济“出圈”,黄精种植助力户均年增收2万元
- • 安源区签约30亿EOD项目,生态治理与文旅开发深度融合,共绘绿色发展新蓝图
- • 略下村扶贫专干刘佳玉:见证从贫困户到帮扶者的蜕变之路
- • 萍乡中学携手新加坡名校,共筑STEM教育新篇章
- • 芦溪全域光伏发电并网,年发电量可满足40万户家庭用电需求
- • 南坑傩舞祈福夜游升级,农历每月初一上演“驱疫火把巡游”
- • 江西湘东区打造“乡村儿童心理健康中心”,关爱留守儿童心理健康
- • 湘东区“乡村艺术银行”启动,村民陶艺作品换积分兑商品,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 • 东桥镇以油菜花海经济为引擎,农旅融合收入突破3000万元
- • 张家湾村试点“智慧农田”,无人机植保覆盖千亩富硒水稻
- • 杨岐山景区夜游项目盛大开启,光影秀重现禅宗祖庭千年盛景
- • 麻山傩文化园盛大开启非遗工坊,传承傩文化魅力
- • “莲农保”特色农业险助力莲农抗灾,暴雨灾害最高赔付每亩3000元
- • 芦溪县乡村医生“县聘乡用”全覆盖,远程诊疗直达三甲医院,助力乡村振兴
- • 上栗县矿区转型湿地公园,生态研学游年创收2000万,绿色转型助力乡村振兴
- • 粤港澳大湾区食品加工龙头企业落户,萍乡富硒食品产业园开建,共筑食品产业新篇章
- • 萍乡杂交水稻制种基地荣获国家级验收,年供种量占全省40%
- • 老年大学课程“菜单化”,银发学员可自选无人机摄影课,乐享智能生活新篇章
- • 农耕非遗研学线路荣登全国十佳,年接待学生突破50万人次
- • 全国首条固态电池量产线投产,萍乡抢占新能源技术制高点
- • 武功山旅游经济圈助力乡村发展,农家乐年收入翻番
- • 广寒寨四八门高山杜鹃节盛大启幕,万亩花海免费接驳车直达,共赴春日浪漫之旅
- • 萍乡首推教师优待卡,尊师重教再添新举措
- • “莲花‘开秧门’民俗荣登省级非遗名录,千人插秧赛传承农耕智慧”
- • 全省首个“工业元宇宙”平台上线,萍乡制造迈向虚拟现实新纪元
- • 赣湘合作产业园签约生物医药项目,10家湘企组团落户萍乡,共谋区域经济发展新篇章
- • 鸡冠山杜鹃花海民谣季帐篷营地夜话会,30天狂欢盛宴即将开启!
- • 总投资80亿元!萍乡废弃矿区变身光伏基地,助力绿色能源发展
- • 九旬老艺人传承“麻山镇打锡歌”:濒危曲目焕发新生
- • 《热血传奇》2025年新服攻略:从新手到高手的完整指南
- • 沉浸式文旅新体验!南正街状元点灯仪式首秀震撼游客
- • 萍矿集团煤矸石综合利用项目成功落地,年处理固废500万吨助力新型建材发展
- • 杨岐普通寺禅修体验营盛大开课,七日止语禅居与素斋课程共修心灵
- • 科技创新券政策助力萍乡企业腾飞,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三年翻番彰显成效
- • 萍乡人才新政成效显著:去年高层次人才引进数量翻倍
- • 鸡冠山乡新材料产业园投产,半导体靶材突破国外垄断,助力中国半导体产业腾飞
- • 莲花血鸭速食包研发成功,微波3分钟还原地道“湘赣味”
- • “光伏+车棚”扶贫项目并网,照亮脱贫家庭幸福生活
- • 凯丰手稿修复完成,区块链技术助力永久存证红色理论遗产
- • 萍乡古籍DNA数据库建成,纳米技术助力修复虫蛀孤本《武功山志》
- • 千年南坑车湘傩面雕刻技艺破圈,年出口订单超万件,展现中国非遗文化的魅力
- • 赣西国际农产品冷链枢纽启用,-60℃超低温锁鲜技术引领行业发展
- • 武功山民宿创新引入CSA模式,城市家庭远程操控现实菜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