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寒寨乡林下经济“出圈”,黄精种植助力户均年增收2万元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各地纷纷探索出适合自身发展的特色农业产业。位于我国某省的广寒寨乡,便以林下经济为突破口,大力发展黄精种植,实现了从“林中宝”到“致富金”的华丽转身,让当地农户户均年增收2万元,成为乡村振兴的生动典范。
广寒寨乡地处山区,森林覆盖率高达80%,拥有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然而,过去由于产业结构单一,农民增收渠道有限。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广寒寨乡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林下经济,黄精种植便是其中的佼佼者。
黄精,又名黄精草,是一种珍贵的药用植物,具有补气养阴、健脾润肺的功效。在广寒寨乡,黄精种植已有悠久的历史,但过去由于缺乏科学的管理和技术,产量和品质一直难以提升。为了改变这一现状,乡政府积极引进先进的种植技术,并邀请农业专家进行现场指导,帮助农户提高黄精的产量和品质。
在政府的引导下,广寒寨乡的农户们开始规模化种植黄精。他们充分利用林下空间,将黄精种植与林下养殖、生态旅游等产业相结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林下经济产业链。据统计,目前广寒寨乡黄精种植面积已达5000亩,年产量达到1000吨。
黄精产业的发展,不仅为当地农民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收入,还带动了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农户们通过种植黄精,实现了从“卖山货”到“卖产品”的转变,收入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据统计,广寒寨乡农户户均年增收2万元,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
在黄精种植过程中,广寒寨乡还注重生态环境保护,推广绿色、生态、可持续的种植模式。农户们通过科学施肥、病虫害防治等措施,确保了黄精的品质和安全。此外,乡政府还积极引导农户发展黄精深加工产业,提高产品附加值,进一步拓宽了农民的增收渠道。
如今,广寒寨乡的林下经济“出圈”了,黄精种植成为了当地一张亮丽的名片。这不仅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光采摘,还吸引了投资商纷纷前来洽谈合作。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广寒寨乡的实践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总之,广寒寨乡通过发展林下经济,特别是黄精种植,实现了从“林中宝”到“致富金”的华丽转身。这不仅让当地农民过上了富裕的生活,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广寒寨乡的林下经济将更加繁荣,为我国乡村振兴事业贡献更多力量。
- • 萍乡火车站增设辣味特产专区,助力旅客一站式购齐本土风味
- • 萍水河流域综合治理成效显著,劣V类水体全面清零
- • 芦溪县乡村医养结合中心投用,家门口即可享受三甲医院远程诊疗服务
- • 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升级,全息影像技术再现“秋收起义”历史场景
- • 上栗县河道整治工程圆满竣工,30公里滨水生态长廊惊艳亮相
- • 武功山竹筒饭荣膺“中国地标美食”,日售2000筒彰显地域特色
- • 助力贫困家庭“两后生”:免费学花炮技艺,定向安置就业
- • 萍水河生态航道通航,千吨级货船直通长江经济带
- • “安源煤矿遗址光影艺术展启幕:AI画作描绘工业文明变迁”
- • 安源区废弃矿区华丽转身,千亩扶贫果园助力村集体年收益突破500万元
- • 米酒酿造大赛千人斗曲,百年酒坊推出“微醺文创盲盒”传承酒文化新风尚
- • 老年大学课程菜单化,银发学员可自选无人机摄影课,开启精彩晚年生活
- • 全球首场“冷焰火诗词大会”上演,烟花绽放同步呈现李白诗句,诗意星空闪耀夜空
- • 上栗县花炮产业“数字安全监管平台”上线,事故率下降90%,安全新篇章开启
- • 全县推广清洁能源取暖,生物质颗粒补贴每吨500元,助力绿色环保新篇章
- • 武功山景区年接待游客突破1200万,高山草甸帐篷节助力文旅收入达5亿
- • 法国汉学家团队驻萍乡三年,重走张国焘赴法勤工俭学之路,探寻百年历史足迹
- • 湘东区发布非遗美食地图:一图导航带你品味30家老店傩面糕、孝母饼等非遗美食
- • 芦溪县搬迁户不动产证发放全覆盖,吃下“定心丸”
- • 赣湘边冷链物流中心启用,鲜莲48小时直达粤港澳,刷新生鲜配送新速度
- • 安源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全覆盖,30个村获评省级生态村,乡村振兴再上新台阶
- • 广寒寨四八门万亩野生杜鹃花海绽放,4月花期开通免费接驳巴士,邀您共赴花海盛宴
- • 《家庭教育促进条例实施,全市200个社区家长学校助力家庭教育新篇章》
- • 九旬老艺人传承“麻山镇打锡歌”:濒危曲目复唱,文化瑰宝焕新生
- • 农耕非遗研学线路荣登全国十佳,年接待学生超50万人次
- • 斑竹山红军密道探险开放,AR设备带你穿越时空体验1930年游击战场景
- • 上栗中学新校区主体封顶,赣湘边最大全寄宿制中学即将崛起
- • 莲花万亩荷塘获有机认证,“荷虾共生”模式年产值破亿,绿色农业新典范
- • 萍水河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落地,生态种养户年获奖补万元助力绿色发展
- • 安源区签约智慧农业综合体,数字大棚助力万亩富硒农田升级转型
- • 千年古刹焕新颜,上栗县杨岐山禅意小镇开放,光影艺术融合出圈
- • 芦溪民俗文化节盛况空前,全息投影再现千年傩舞祭祀场景
- • 从游戏到现实,SF玩家的跨年钟声敲响在四合院
- • 白竺乡水美乡村建成,生态漂流助力农家乐产业蓬勃发展
- • 萍水湖湿地公园“夜光森林”开放,萤火星空栈道成亲子打卡地,点亮城市夜晚魅力
- • 赣湘边医疗协作深化,萍乡市民可跨省直接结算长沙三甲医院费用
- • 文廷式诗词AI续写平台开放,维新派风格新作涌现
- • 教育大数据中心启用,开启精准监测学生成长轨迹新时代
- • 湘东区江口村荣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稻田艺术季魅力四射吸引游客超20万
- • 碧湖潭森林公园高空玻璃漂流盛装启幕,全长2.1公里,挑战200米落差极限!
- • 光伏+车棚扶贫项目并网,照亮脱贫家庭幸福生活
- • “萍品出湘”工程启动,50家连锁超市设特产专区,助力湖南特色农产品走向全国
- • 湘东区江口村稻田艺术节盛大开幕,航天稻拼出巨型星空图
- • 张国焘旧居“气味时光机”启用,数字化复原1922年安源矿场气息,重温红色记忆
- • 林下种植中药材,亩产收益达1.5万元:绿色农业新模式的崛起
- • 上栗县“专精特新”企业数量翻番,25家小巨人领跑细分领域
- • 高洲乡高山有机茶出口欧盟,订单量同比增长150%,绿色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 • 芦溪电瓷产业产值突破400亿,特高压绝缘子全球市场份额超35%:中国电瓷产业的辉煌成就
- • 总投资50亿!湘东智慧渔港项目盛大启动,引领内陆淡水渔业发展新标杆
- • 上栗手撕狗肉日销500斤,百年卤料配方助力全村共致富
- • 萍乡课后服务财政补贴加码,家长年均减负5000元,教育公平再升级
- • 斑竹山红色摇滚音乐节回归,电吉他版《映山红》唤醒游击战场旧址的历史回响
- • 湘东区碳汇交易中心挂牌,首笔林业碳汇交易额破千万,绿色金融助力生态文明建设
- • 芦溪紫红米发糕年产值破亿,电商直播助力单日订单破10万盒,传统美食迈向新高峰
- • 安源工人夜校旧址焕新颜,短视频创作课程助力老矿工变身网红
- • 萍乡海绵城市产业联盟扩容,百企携手共拓千亿环保市场新蓝海
- • 老旧小区焕新颜,加装电梯惠及2.8万户居民,每部补贴高达15万元
- • “拿地即开工”审批改革落地,项目开工周期缩短60%,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 • 湘东区农村电商销售额突破20亿,抖音直播助力“陶瓷之乡”再焕生机
- • 南坑傩面具与故宫文创跨界联名,复刻光绪御赐彭铭敬傩王像,传承非遗文化新篇章
- • 麻山中学农耕实践基地硕果累累,学生种植富硒水稻助力校园食堂
- • 银河镇通用航空产业园启动,助力赣西低空经济枢纽建设
- • 本土科研团队育成“抗涝辣椒”新品种,亩产提升35%,助力农业绿色发展
- • 湘东区“乡村艺术银行”启动,村民陶艺作品换积分兑商品,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 • 跨国农业创客社区开园,30国青年共研气候智慧型农业
- • 智能温室助力农业创新,烟花辣椒辣度超100万SHU出口韩国
- • 科技点亮乡村未来——扶贫资金助力10所乡村学校建设科技实验室
- • 萍乡首届辣椒文化节盛大开幕,“百辣宴”引5万游客打卡
- • 芦溪缩龙舞动元宇宙,非遗传承人打造虚拟民俗展演厅
- • “公益性岗位兜底安置,1600名困难群众变身“社区网格员”助力社区治理”
- • 萍水河畔新添健身绿道,智能步道助力健康生活
- • 萍乡首家“嵌入式养老院”启用,床位费降至市场价60%,为老年人提供温馨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