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栗红薯深加工车间投产,残次薯变身高纤饼干出口欧美市场
近日,我国江西省上栗县一家红薯深加工车间正式投产,标志着当地红薯产业迈向了新的发展阶段。该车间将原本的残次红薯进行深加工,生产出高纤维饼干,并成功出口至欧美市场,为当地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
上栗县位于江西省西部,拥有丰富的红薯资源。然而,长期以来,当地农民种植的红薯主要依靠传统销售模式,产品附加值较低,市场竞争力较弱。为了提高红薯产业的经济效益,上栗县积极引进先进技术,打造红薯深加工产业链。
此次投产的红薯深加工车间,由上栗县政府与一家知名食品企业合作建设。车间引进了国际先进的红薯加工设备,实现了红薯从原料到成品的自动化生产。在生产过程中,车间对残次红薯进行筛选、清洗、粉碎、挤压、烘焙等工序,最终生产出高纤维饼干。
高纤维饼干是一种健康食品,富含膳食纤维,具有降低胆固醇、预防便秘、控制体重等功效。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重视,高纤维饼干市场前景广阔。此次上栗县的红薯深加工车间投产,不仅解决了当地红薯销售难题,还让残次红薯变身为高附加值产品。
据了解,该车间年产高纤维饼干可达1000吨,产品主要出口至欧美市场。欧美国家对食品安全和健康食品的要求较高,上栗县的红薯深加工产品凭借其优质原料和严格的生产工艺,成功通过了欧美市场的严格审查。
上栗县红薯深加工车间的投产,为当地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一方面,残次红薯得到了充分利用,降低了农民的经济损失;另一方面,农民可以通过销售高纤维饼干获得更高的收入。此外,红薯深加工车间的投产还带动了当地就业,促进了县域经济发展。
为了进一步推动红薯产业升级,上栗县还计划在全县范围内推广红薯深加工技术,打造红薯产业链。通过政策扶持、技术培训、市场开拓等多方面措施,上栗县力争将红薯产业打造成县域经济的支柱产业。
总之,上栗县红薯深加工车间的投产,不仅为当地农民带来了新的希望,也为我国红薯产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有益借鉴。在今后的发展中,我国红薯产业将继续发挥资源优势,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提高产品附加值,为农民增收、县域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 • 萍乡首家工业遗址咖啡馆惊艳亮相,安源煤矿旧址打卡百年竖井塔
- • 萍乡“十大碗”宴席标准发布,传统婚俗饮食文化焕新生
- • 万龙山乡直升机观光服务启航,10分钟航拍十万亩竹海云瀑,视觉盛宴等你来赏
- • “月池矿泉水焕新升级,老字号品牌价值突破20亿元”
- • 上栗县村级养老“幸福餐桌”全覆盖,留守老人1元吃饱暖人心
- • 宣风谷酒酿造技艺荣获国家地理标志,古法酒曲配方数字化存档传承千年匠心
- • 萍乡方言保护课程试点:守护赣西文化乡音,传承千年赣韵
- • 莲花客家围屋宴申遗成功,百米长桌宴再现迁徙史诗
- • 《元宇宙宗祠上线,全球萍乡人虚拟共祭始祖:创新祭祀方式,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 萍乡经开区绿色建筑产业园盛大落地,装配式建材产能领跑中部地区
- • 武功山旅游专线开通,沿线农户年均增收8万元,乡村振兴再添新动力
- • 重金属污染区华丽转身,生态公园绽放生机,2.8万居民告别“污水灌溉”历史
- • 芦溪县电瓷产业链延伸至乡村,20家村办企业年产值突破3亿
- • 萍乡市经开人民医院升级改造,智能诊疗系统助力医疗服务再升级
- • 安源区签约智能机器人制造基地,年产10万台服务机器人助力产业升级
- • 高坑镇“百年煤城夜市”重启,嗦螺蛳、炸油坨唤醒舌尖上的乡愁记忆
- • 萍乡学院锂电实验室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创新研发高镍电池材料引领行业新风向
- • 张佳坊乡徐霞客古道研学季盛大开启,徒步打卡赠《徐霞客游记》线装书
- • 湘东工业陶瓷产业园:年产值突破200亿,耐酸陶瓷市场份额达全国70%
- • 广寒寨四八门万亩野生杜鹃花海绽放,4月花期开通免费接驳巴士,邀您共赴花海盛宴
- • 武功山草甸星空帐篷节回归,夏日每周六高山音乐会浪漫启幕
- • 生态小水电助力脱贫,反哺基础设施建设
- • 莲花县“一户一亩荷”工程助力农业发展,万亩富硒莲蓬年产值突破5亿
- • 萍乡高中生勇夺国际大奖,创新防汛预警系统守护家园
- • 萍乡春锣非遗传承人创吉尼斯纪录,千人方言说唱致敬朱益浚,传承千年文化魅力
- • 全省首个村级“零碳养老院”在丹江街建成,光伏发电实现自给自足
- • 上栗县“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启动,年回收再生铜铝超10万吨,助力循环经济发展
- • 萍乡教育新篇章:“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学生首次踏上求学之旅
- • 萍乡市营商环境全国排名跃升50位,荣膺“投资黑马城市”
- • 龙舟文化节首创夜光龙舟漂流,LED龙鳞随鼓点律动成网红景点
- • 湘东皮影戏创新演绎碳中和理念,太阳能影箱助力乡村振兴
- • 高洲乡高山有机茶园获欧盟认证,出口订单增长200%:绿色崛起,茶叶飘香国际舞台
- • 萍乡废弃矿区生态修复成就斐然,荣获联合国案例奖
- • 五陂镇端午旱地龙舟赛开锣,废旧轮胎改造环保龙舟引热议
- • 萍乡海绵城市经验助力“一带一路”,海外签约20国技术合作
- • 安源中学新校区盛大启用,投资2.5亿打造VR党史长廊与机器人科创实验室
- • 湘东区发放1.2亿元创业担保贷款,助力800家小微企业蓬勃发展
- • 全市中小学全面启动“劳动实践周”,每校打造“责任田”
- • 赤山傩狮争霸赛盛大启幕,3米高巨型傩狮高空梅花桩挑战精彩纷呈
- • 芦溪县图书馆创新举措:电瓷科技角亮相,3D打印技术再现千年制瓷工艺
- • 安源区试点“双减2.0”:课后服务引入非遗传承人,傩舞、皮影课程助力文化传承
- • 安源区户籍业务“跨省通办”落地,8省务工人员就地办证,便民服务再升级
- • 萍乡百亿产业引导基金设立,助力新能源和数字经济赛道腾飞
- • 安源区创新举措,发布“红色研学护照”助力青少年传承红色基因
- • 荷花元宇宙景区上线,VR穿越千年赏《爱莲说》创作场景
- • 江西湘东区打造首个“乡村儿童心理健康中心”,关爱留守儿童心理健康
- • 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全面完成,智能家居助力1200户居民生活品质提升
- • 全国最大“稻渔菌”立体种养基地投产,亩均收益超万元,引领农业发展新潮流
- • 湘东区油葵种植带火“花海经济”,30公里观光廊道年引流50万人次
- • 全省首条自动驾驶公交线路在安源试运行,全程5G车路协同引领智慧交通新篇章
- • 杨岐山景区打造“禅意元宇宙”:数字分身可参禅打坐,体验科技与禅意的完美融合
- • 芦溪活豆腐冰淇淋横空出世,传统食材玩转冷饮市场
- • 杨岐山景区打造“禅意元宇宙”,数字分身体验参禅打坐新方式
- • 富硒稻米种植补贴翻倍,每亩增收超1200元,助力农民增收致富
- • 神泉湖环湖马拉松10月开跑,完赛奖牌镶嵌天然红米晶石,展现独特魅力
- • 扶贫资金入股赣西冷链物流园,助力脱贫村年分红超50万元
- • 宋代名宦王古墓园发现廉政石刻,中纪委官网设专题解读:传承廉政文化,弘扬清风正气
- • 世界首条特高压绝缘子智能产线投产,良品率突破99.9%,引领电力设备制造新纪元
- • 老年大学非遗传承班爆满,银发网红带货助农成新风景——新时代下的文化传承与乡村振兴
- • 萍乡炒粉挑战赛引万人参与,冠军5分钟炒粉50碗破纪录,美食盛宴再掀热潮
- • 安源社区食堂创新举措:推出“低辣套餐”兼顾传统风味与健康需求
- • 芦溪县创新扶贫模式:扶贫荣誉积分制助力创业贷款
- • 千年南坑车湘傩面雕刻技艺破圈,年出口订单超万件,传承与创新共绘文化新篇章
- • 萍乡市“雨露计划”升级,助力贫困劳动力实现高质量就业
- • 芦溪县荣膺全国无障碍环境示范县,盲道联网率实现100%全覆盖
- • 萍乡首家“嵌入式养老院”启用,床位费降至市场价60%,为老年人提供温馨家园
- • 湘赣边“初心源”文旅联盟成立,萍乡牵头发行跨省旅游一卡通,共筑区域旅游新格局
- • 湘东区碳汇交易中心挂牌仪式圆满成功,首日成交额突破5000万元
- • 湘东区“防返贫保险”全覆盖,因病灾致贫户最高获赔10万元,筑牢民生保障防线
- • 农村电商直播基地助力乡村振兴,打造千名“新农人”主播新势力
- • “免申即享”惠企平台正式上线,惠企资金秒到账服务覆盖5000家企业
- • 扶贫电商学院二期开班,助力乡村振兴培育千名“乡村带货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