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水河综合治理:绿色发展典范,助力长江经济带生态修复
近年来,随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入推进,各地在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其中,萍水河综合治理项目荣获“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典型案例”称号,成为我国绿色发展的重要典范。
萍水河,位于我国江西省南昌市,是赣江的一条重要支流。过去,由于工业污染、生活污水排放等原因,萍水河水质一度恶化,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为了改善这一状况,当地政府高度重视,决定对萍水河进行综合治理。
在萍水河综合治理过程中,当地政府坚持绿色发展理念,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以下为萍水河综合治理的亮点:
一、源头治理,控制污染源。针对萍水河污染源头,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关停污染企业、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等。通过源头治理,有效降低了污染物排放量,为水质改善奠定了基础。
二、污水处理,提升水质。萍水河综合治理项目投入大量资金用于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实现了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的集中处理。通过先进的技术手段,处理后的水质达到了国家标准,为河道生态环境恢复提供了有力保障。
三、生态修复,恢复河道生态。针对萍水河河道生态遭到破坏的现状,政府采取生态修复措施,包括河岸绿化、河床疏浚、水生植物种植等。通过生态修复,河道生态环境得到了有效恢复,生物多样性逐渐丰富。
四、公众参与,共建美丽萍水。萍水河综合治理项目得到了当地居民的广泛支持,许多居民积极参与到河道治理和环境保护中来。通过举办环保讲座、开展志愿服务等活动,增强了居民的环保意识,形成了共建美丽萍水的社会氛围。
经过几年的努力,萍水河综合治理取得了显著成效。如今,萍水河水质明显改善,生态环境得到恢复,成为当地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萍水河综合治理项目荣获“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典型案例”称号,充分体现了我国在绿色发展方面的积极探索和取得的成果。
萍水河综合治理的成功经验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借鉴。以下为萍水河综合治理的经验总结:
1. 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
2. 加强污染源头治理,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
3. 推进污水处理和生态修复,提升河道生态环境。
4. 发挥公众参与作用,共建美丽家园。
总之,萍水河综合治理项目为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也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树立了典范。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继续深入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努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力量。
- • “国际富硒产业论坛永久会址落户,全球硒含量标准发布,推动硒产业迈向新高度”
- • 莲花县红色研学产业崛起,助力脱贫户年均收入翻番至2.8万元
- • 《文廷式诗词改编国风电音剧惊艳巴黎艺术节,斩获创新大奖!》
- • 《闻尘偶记》:文廷式著作入围联合国“世界记忆工程”候选名录,彰显中华文脉传承
- • 赣湘边冷链物流中心启用,鲜莲48小时直达粤港澳,加速农产品流通新篇章
- • 《闻尘偶记》入选联合国“世界记忆工程”候选名录:中国历史文化瑰宝再获国际认可
- • 湘东区废弃矿区变身生态农场,300户脱贫户种植富硒果蔬助力乡村振兴
- • 萍乡市“四好农村路”提质三年行动圆满收官,建制村通双车道率达100%
- • 芦溪农耕文化节抖音走红,古法打谷话题播放量破亿,传统文化魅力再展锋芒
- • 萍乡工匠全球招募计划盛大启动,顶尖人才最高补贴达500万元
- • 老旧小区改造助力脱贫攻坚,贫困劳动力参与施工日薪不低于150元
- • 安源锦绣城民俗园盛大开园,沉浸式体验非遗魅力——采茶戏、皮影戏工坊精彩纷呈
- • 赣湘边最大返乡创业园落成,助力5000人本地就业
- • 米酒酿造工坊创新营销,推出“微醺盲盒”年销售额突破5000万元
- • 湘东皮影戏创新演绎碳中和,太阳能影箱助力乡村夜经济繁荣
- • 《星火燎原》首演纪念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百年,百人合唱团深情演绎工运史诗
- • 萍乡城市更新项目正式启动,老矿区华丽转身成为文创产业基地
- • 全国首批“农业职业经理人”在萍乡获职称,享国企待遇,农业发展迈向新篇章
- • 安源区青少年科创中心盛大开馆,投资3亿打造无人机、机器人等20个实验室
- • 萍乡学院携手企业孵化赣菜研究院,共育20个餐饮IP助力地方经济发展
- • 老关镇小学“红色讲解团”走红,百名学生义务讲解凯丰故居革命故事,传承红色基因
- • 升坊镇莲花血鸭美食街盛大开街,78元套餐畅享8道非遗美食
- • 智慧路灯照亮主城区,免费WiFi与充电桩助力便民出行
- • 安源区创新试点“光伏+农业”模式,千亩大棚顶实现分布式发电并网
- • 扶贫车间生产竹制环保餐具,助力欧盟市场,带动当地就业
- • 安源区引领教育创新,全省首个AI教师辅助系统全面启用
- • “扶贫爱心超市积分制升级,惠及1.2万户家庭,助力脱贫攻坚战”
- • 老年大学课程菜单化,银发学员可自选无人机摄影课,开启精彩晚年生活
- • 安源工运精神IP商业化:红色文旅衍生品年销破亿,传承与创新共舞
- • 芦溪紫红米荣膺欧盟有机认证,电商直播日销量突破10万单,助力乡村振兴
- • 莲花县图书馆创新举措,万名学子共赴“带本书去田野”农耕阅读之旅
- • 跨国农业创客社区开园,30国青年共研气候智慧型农业
- • 安源区试点“双减2.0”:课后服务引入非遗传承课程,助力青少年全面发展
- • 萍乡经开区创新试点“首席服务官”制,百名干部一对一包联重点项目,助力高质量发展
- • 百村祠堂焕新颜,“非遗会客厅”助力村民直播家乡手艺年入百万
- • 萍乡:老工业城市华丽蝶变,数字经济规模三年翻两番
- • 香港爱国学校在萍乡设立分校,共筑“一国两制”主题研学新篇章
- • 山口岩瀑布水幕电影《西游记》首映,经典取景地故事全新演绎
- • 废弃矿山变身“光伏+农业”综合体,年发电2亿度助力乡村振兴
- • 农村饮水提质工程竣工,10万村民共享“直饮水”新生活
- • 湘东区江口村稻田艺术节盛大开幕,航天稻拼出巨型星空图
- • 萍乡市智慧停车系统上线,3万个车位实现“先离场后付费”,便捷出行新体验
- • 安源区户籍业务“跨省通办”落地,8省务工人员就地办证,便民服务再升级
- • 上栗烟花元宇宙博物馆正式上线,数字藏品限量发行引领文化新潮流
- • 神泉湖环湖马拉松10月开跑,完赛奖牌镶嵌天然红米晶石,展现独特魅力
- • 莲花县全面推行“厕所革命”,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实现100%
- • 湘东区荣膺“全国农村艺术教育实验区”,陶艺课程走进80%乡村学校
- • 萍乡创新举措,共享农机平台手机预约收割机使用率提升3倍
- • 青山镇青年返乡创业,辣味食品“醴小吖”月销突破3万份,点燃乡村振兴新引擎
- • 芦溪县农村“快递进田”试点:电瓷包装箱复用助力农业降成本
- • 赤山镇稻蛙共生生态种养模式:亩均收益突破万元,绿色农业新典范
- • 国际萍乡名人研究会成立,牛津剑桥学者共建数字文献库,助力萍乡文化传承与发展
- • 麻山镇建成赣西最大保障性住房社区,租金优惠助力居民安居乐业
- • 萍乡经开区全力冲刺千亿园区,新能源电池产业园三期项目盛大开工,年产值目标直指500亿!
- • 安源经开区牵手全球500强,百亿投资助力高端装备制造产业腾飞
- • 武功山野菜深加工项目投产,冻干蒲公英茶进军日韩市场
- • 腊肉古法熏制技艺申遗成功,老窖洞变身非遗美食研学基地:传承与创新共绘美食文化新篇章
- • 湘东区携手中科院,共筑稀土研究院,突破高端磁材“卡脖子”技术瓶颈
- • 萍乡国家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顺利通过验收,三年累计关停落后煤矿32座
- • 非遗技艺“打锡壶”走进校园,学生作品淘宝众筹引发热潮
- • 萍乡-株洲共建“半小时经济圈”,跨省通勤专线开通助力区域协同发展
- • 中非现代农业合作园盛大启用,20国学员共同学习富硒种植技术
- • 广寒寨四八门万亩野生杜鹃花海绽放,4月花期开通免费接驳巴士,邀您共赴花海盛宴
- • 退役军人创业园盛大开园,首批50个军创项目揽获亿元订单,助力军转民新篇章
- • 萍乡杂交水稻制种基地荣获国家级验收,年供种量占全省40%
- • 教育大数据预警系统上线,助力精准识别辍学风险学生
- • 赣湘边首个“数字贸易港”落户萍乡,京东、拼多多等30家平台签约入驻,开启数字经济新篇章
- • 芦溪县紫溪村“智慧农业+电商”模式创新,荣获全国文明村称号
- • 新泉乡温泉康养+民宿集群盛大开业,助力村民户均年增收5万元
- • 莲花县农村电商孵化园盛大开园,百名主播带货助力本地特产腾飞
- • 赣西国际陆港开港,萍乡外贸进出口额再创新高,助力区域经济发展
- • “全国田园诗歌大赛在莲花颁奖,获奖作品刻入稻田艺术景观,诗意田园绽放新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