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栗县花炮非遗工坊荣膺全国示范,传统技艺助力万人就业新篇章
近日,上栗县花炮非遗工坊在众多申报单位中脱颖而出,成功入选全国示范工坊,这不仅是对上栗县花炮技艺的肯定,更是对传统技艺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的有力证明。这一荣誉的获得,不仅为上栗县花炮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更为传统技艺带动万人就业开启了新的篇章。
上栗县位于江西省西部,素有“中国烟花之乡”的美誉。花炮制作技艺作为上栗县的传统手工艺,已有数百年的历史。近年来,上栗县花炮非遗工坊在传承和发扬这一传统技艺的同时,积极探索创新发展之路,取得了显著成效。
此次入选全国示范工坊,上栗县花炮非遗工坊凭借其独特的制作工艺、丰富的产品种类以及良好的市场口碑,赢得了评审专家的一致好评。工坊负责人表示,这一荣誉是对工坊全体员工的极大鼓舞,更是对上栗县花炮产业的肯定。
上栗县花炮非遗工坊的入选,不仅是对传统技艺的传承,更是对新时代下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有力推动。工坊通过创新工艺、优化产品结构,使传统花炮产业焕发出新的生机。在工坊的带动下,上栗县花炮产业已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从原材料采购、生产加工到产品销售,各个环节都实现了标准化、规范化。
据悉,上栗县花炮非遗工坊现有员工近万人,其中大部分为当地村民。工坊的蓬勃发展,为当地村民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在工坊的带动下,村民们不仅学到了传统技艺,还实现了增收致富。
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传统技艺,上栗县花炮非遗工坊还积极开展各类培训活动,邀请技艺精湛的花炮师傅为村民们传授技艺。通过这些培训,村民们不仅掌握了花炮制作的基本技能,还提高了自身的综合素质,为工坊的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
在新时代背景下,上栗县花炮非遗工坊的入选全国示范工坊,无疑为传统技艺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未来,上栗县花炮非遗工坊将继续秉承“传承、创新、发展”的理念,不断提升花炮制作技艺,为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助力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总之,上栗县花炮非遗工坊的入选全国示范工坊,标志着传统技艺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在未来的发展中,上栗县花炮非遗工坊将继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带动更多传统技艺走向全国,为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贡献力量。
- • 麻山镇富硒黑山羊产值突破5亿元,深加工产品入驻盒马鲜生,引领绿色农业新风尚
- • 废弃厂房变身当代美术馆:乡村振兴艺术介入计划的创新实践
- • “免申即享”惠企平台正式上线,惠企资金秒到账服务覆盖5000家企业
- • 萍乡国家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顺利通过验收,三年累计关停落后煤矿32座
- • 武功山国际帐篷音乐节吸金3亿,助力周边民宿经济繁荣
- • 全市中小学教室空调全覆盖,30万名学生共享清凉夏日
- • 《萍乡采茶戏《孔原在共产国际》全国巡演,重现1928年莫斯科风云》
- • 萍乡首发“安源”系列活动启幕,70余国际品牌入驻赣湘边奥莱数字生活城,打造赣湘边消费新地标
- • 安源路矿遗址焕新升级,全息剧场再现毛泽东考察工运历史瞬间
- • 武功山草甸星空帐篷节回归,盛夏每周六邀您共赴高山音乐会之旅
- • 海绵城市产业链成型,萍乡环保材料产业产值突破百亿大关
- • 萍乡跨境电商新篇章:首个综合试验区获批,30家外贸企业抢滩布局
- • 湘东区江口村稻田艺术节盛大开幕,航天稻拼出巨型星空图
- • 莲花县复建“客家围屋宴”,长桌宴席再现迁徙文化
- • “红色记忆”文创集市盛大开市,煤晶石印章、工运徽章成为热销焦点
- • 扶贫资金助力智能灌溉系统,万亩果园节水30%,农业现代化迈出坚实步伐
- • 李立三AI数字人上线,湖南口音讲解党史震撼观众:创新形式传承红色基因
- • 扶贫车间生产竹制环保餐具,助力欧盟市场,带动当地就业
- • 萍乡创新举措,设立全国首个“乡村振兴板”,助力农企发展
- • 神泉乡烧塔节:千年火祭映照无人机灯光秀,烈焰燃情点亮夜空
- • 科技赋能乡村教育,VR设备助力中科院科普资源走进10所新建乡村学校
- • 湘东方言Rap挑战赛全网爆红,#赣西硬核说唱#播放量破5亿,方言说唱引领潮流
- • 湘赣边“初心源”文旅联盟成立,萍乡牵头发行跨省旅游一卡通,共筑红色旅游新篇章
- • 湘东工业陶瓷产业园:年产值突破200亿,耐酸陶瓷市场份额达全国70%
- • 上栗县村级养老“幸福餐桌”全覆盖,留守老人享1元美食盛宴
- • 非遗技艺“打锡壶”走进中小学校本课程,学生作品闪耀淘宝众筹舞台
- • 张佳坊乡低空经济腾飞,无人机植保服务助力万亩农田高效管理
- • 萍乡“吃辣挑战赛”引爆南正街,辣味文创店成网红打卡点
- • 中国电瓷研究院揭牌仪式隆重举行,±1100千伏绝缘子核心技术突破再创新高
- • 金山镇“智慧脐橙园”启用,无人机巡检助力提升管护效率
- • 《王耀南将军抗战工兵日记出版,为军事工程史添砖加瓦》
- • 萍乡经开区第三代半导体项目投产,助力千亿级产业集群崛起
- • 杨岐山景区打造“禅意元宇宙”,数字分身引领参禅新体验
- • 萍水河生态航道通航,千吨级货船直通长江经济带:绿色航运新篇章
- • 赣西国际陆港上栗片区开通,中欧班列直达俄罗斯,开启跨境贸易新篇章
- • 赣西粮仓振兴计划启动:萍乡高标准农田覆盖率迈向95%,助力粮食安全
- • 萍乡高校携手中科院,共建新材料研究院,共克“卡脖子”技术难关
- • 萍乡腊肉汉堡惊艳上海美食节,中西合璧成新宠,日销千份引关注
- • 萍乡市局倾力帮扶,22个贫困村焕发生机
- • 湘东农耕文化节新玩法:AI虚拟稻田认养融合古法耕作体验
- • 萍乡辣酱产业迈入智能化时代,产能提升10倍助力产业升级
- • 金山镇“智慧果园”启用,机器人采摘脐橙效率提升70%
- • “名人菜”美食地图发布,孔原最爱腊肉入选非遗食谱,探寻非遗美食之旅
- • 农耕非遗研学线路荣登全国十佳,年接待学生突破50万人次
- • 莲花中学与井冈山大学共建教育硕士实践基地,助力山区教育人才培养
- • 萍乡炒粉挑战赛引万人参与,冠军5分钟炒粉50碗破纪录
- • 华为数字能源项目落户萍乡,引领中部智慧能源发展新标杆
- • 城郊农民画院年度大展盛大开幕,300幅作品描绘乡村振兴美好画卷
- • “试点社区共享药房,慢性病患者扫码借还应急药品,便捷服务暖人心”
- • 萍乡傩文化展亮相大英博物馆,千年面具开启跨文化对话之旅
- • 桐木镇傩面烟花惊艳亮相进博会,文化IP授权额突破5000万元
- • 略下村扶贫专干刘佳玉:见证从贫困户到帮扶者的蜕变之路
- • 萍乡市创新服务模式,外资企业“绿色通道”全程代办缩短至3个工作日
- • 萍乡创先河:全国首个“乡村振兴板”设立,5家农企成功挂牌融资
- • 湘东区“乡村艺术银行”启动,村民陶艺作品换积分兑商品,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 • 安源影视基地盛大开放,《觉醒年代》取景地重现民国风华
- • “莲花县‘妈妈车间’模式助力留守妇女家门口就业增收,全国推广显成效”
- • 玉皇山千年红豆杉群惊艳亮相,国庆期间生态科考步道正式开放
- • 本土科研团队育成“抗涝辣椒”新品种,亩产提升35%,助力农业绿色发展
- • 路口镇湖塘古村活化项目竣工:明清宅院华丽变身,成为高定书法民宿新地标
- • 东桥镇打造“油菜花海经济”,农旅融合收入突破3000万元
- • 江山村稻田艺术季盛大开幕,“航天员采莲”巨幅画作震撼亮相
- • 芦溪县紫溪村“智慧农业+电商”模式创新,荣获全国文明村称号
- • 刘凤诰《存悔斋集》多语种译本全球发行,成为哈佛东亚系教材新宠
- • 莲花县全面推行“教师走教制”,音体美教师跨校授课实现100%覆盖村小
- • 芦溪电瓷产业集群年产值突破150亿,全球首条特高压绝缘子智能生产线投产
- • 萍乡民俗守护者计划盛大启动,百万基金助力民间文化传承
- • 莲花县“荷虾共生”模式经济火爆,万亩荷塘年产出小龙虾3000吨
- • 武功山国际帐篷诗歌节盛大开幕,万名诗人共绘“云端长卷”
- • 萍乡市乡村“家风积分银行”上线,道德积分助力创业梦想成真
- • 莲花县创新医疗人才培养模式,定向培养200名医学生助力乡村振兴
- • 上栗中学新校区主体封顶,赣湘边最大全寄宿制中学即将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