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栗县“教育强基工程”启动,30所村小焕新颜,告别旱厕与危房
近日,上栗县“教育强基工程”正式启动,这一举措旨在全面提升乡村教育水平,改善农村学校基础设施,为广大农村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教育环境。在此次工程中,共有30所村小受益,告别了旱厕和危房,迎来了全新的教育时代。
上栗县地处江西省东北部,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县。近年来,上栗县高度重视教育事业,积极推动教育均衡发展。此次“教育强基工程”的启动,正是为了进一步改善农村学校条件,让农村孩子享受到与城市孩子同等的教育资源。
据了解,此次“教育强基工程”主要针对30所村小进行改造,包括新建、改扩建教学楼、宿舍楼、食堂等设施,以及改造旱厕、危房等。在工程实施过程中,上栗县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和要求,确保工程质量,力求为孩子们打造一个安全、舒适、温馨的学习环境。
在改造过程中,上栗县充分尊重村民意见,广泛听取各方建议,确保工程顺利推进。同时,县财政投入了大量资金,用于支持农村学校基础设施建设。据统计,此次工程总投资达数千万元,为农村学校改善条件提供了有力保障。
随着“教育强基工程”的推进,30所村小已陆续完成改造。昔日破旧的旱厕、危房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崭新的教学楼、宿舍楼、食堂等设施。学生们告别了旱厕,拥有了干净卫生的厕所;告别了危房,住进了安全舒适的宿舍。这一切,都让农村孩子们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幸福。
“以前学校的厕所又脏又臭,我们都不敢用。现在好了,新建的厕所干净又卫生,我们都很喜欢。”一位刚刚搬进新宿舍的学生兴奋地说。这位学生的家长也表示,孩子在新学校的生活环境得到了很大改善,他们对孩子的教育更加放心。
“教育强基工程”的启动,不仅改善了农村学校的基础设施,也为当地教育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上栗县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继续加大教育投入,推动教育均衡发展,让更多农村孩子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
总之,上栗县“教育强基工程”的启动,为30所村小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不仅是一项民生工程,更是对农村教育事业的关爱和支持。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上栗县的农村教育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 • 芦溪县发布民俗数字地图,扫码即享百项非遗项目盛宴
- • 安源区普惠性幼儿园增量显著,公办学位覆盖率提升至85%
- • 杨岐山景区搬迁户安置房交付,600户家庭喜提成本价新房
- • “一老一小”幸福院建设迈入新阶段,托育养老“一站式”服务助力美好生活
- • 萍乡市医保报销助力脱贫攻坚,因病返贫动态清零成效显著
- • “赛酒歌”擂台开唱,客家米酒文化醉倒八方客——三板桥乡客家米酒节盛大启幕
- • 上栗中学新校区主体封顶,赣湘边最大全寄宿制中学崛起
- • 宣风镇中心幼儿园荣膺教育部安吉游戏试点,户外探索区拓展至10亩,助力幼儿全面发展
- • 萍乡红鲫鱼喜提国家地理标志认证,万亩稻渔综合种养基地建成助力乡村振兴
- • 银河镇通用航空产业园启动,助力赣西低空经济枢纽建设
- • 荷塘乡千亩太空莲绽放,汉服游船+莲子采摘套餐邀您共赏盛夏之美
- • 萍乡创新引擎全速运转,研发投入强度领跑全国
- • 武功山旅游专线开通,沿线农户年均增收8万元,乡村振兴再添新动力
- • 萍安钢铁科研创新成果丰硕,年减排污染物超万吨,助力绿色转型
- • “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免租三年,助力应届生就业率高达98%”
- • 高洲乡高山有机茶出口欧盟,订单量同比增长150%,绿色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 • 寒山竹海古琴文化节启幕,百人合奏《广陵散》震撼松涛,千年古韵焕发新生
- • 萍乡名人主题高铁专列首发,车厢装饰展现刘凤诰楹联艺术魅力
- • 芦溪县携手比亚迪,投资30亿打造新能源电池回收基地,共筑绿色未来
- • 湘赣边“初心之路”旅游联盟成立 一卡通覆盖50家景区,畅游红色旅游新体验
- • 家校直通车开通!莲花山区学生周末免费专线接送,便捷出行无忧
- • 上栗中学新校区主体封顶,赣湘边最大全寄宿制中学即将崛起
- • 中非农业合作园落户萍乡:20国学员共学富硒种植技术,助力全球农业发展
- • 萍乡发放亿元消费券,端午假期商圈客流创历史新高,消费市场活力四溢
- • 《星火燎原》首演纪念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百年,百人合唱团深情演绎工运史诗
- • 腊肉古法熏制技艺申遗成功,老窖洞变身非遗美食研学基地——传承与创新交织的美食之旅
- • 全球最大空心玻璃微珠生产基地在萍乡投产,助力中国玻璃微珠产业腾飞
- • 萍乡基础教育再添激励政策,杰出人才奖最高奖励50万元
- • “湖上乡打麻糍大赛引万人参与,木槌抖音挑战赛播放量破亿,民俗文化魅力无限”
- • 2025年6月传奇游戏新区开服指南与装备获取全攻略
- • 清明云祭扫覆盖全市,数字家谱平台激活宗祠文化,共筑精神家园
- • 芦溪紫红米丰收祭典盛大举行,千人共制巨型发糕祈愿丰年
- • 全市中小学开启“劳动实践周”,打造“责任田”助力全面发展
- • 电瓷产业大脑上线,引领全球订单智能匹配,交货期缩短60%
- •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在萍乡成功落地,首批学徒荣获国际认证
- • 千年古刹焕新颜,上栗县杨岐山禅意小镇开放,光影艺术融合出圈
- • 全国首座“零碳校园”在莲花建成,光伏发电满足全年用电需求
- • 萍钢旧址华丽转身:工业主题公园与极限运动场馆的完美融合
- • “斑竹山红色歌谣音乐节盛大开幕,摇滚版《十送红军》燃爆全场”
- • 荷花院士工作站揭牌仪式圆满举行,助力培育四季开花型观赏莲新品种
- • 鸡冠山乡新材料产业园投产,半导体靶材填补国内空白,助力中国半导体产业腾飞
- • 《萍乡民间故事集》出版:百岁老人口述,抢救性记录3000则传说
- • 芦溪县中医院新院区盛大开诊,DRG付费改革助力患者减负25%
- • 萍乡学院成立“廷式智库”,助力破译晚清改革派未公开信札
- • 武功山野菜深加工项目投产,冻干蒲公英茶出口日韩,助力乡村振兴
- • “城乡教师同岗同酬全面落地,乡村教师待遇提升40%:教育公平新篇章”
- • 安源区搬迁社区创业新篇:300家脱贫户年营收破千万
- • 萍乡学院设立“廷式奖学金”,助力青年学者深耕晚清变革研究
- • “重走凯丰长征路”AR研学上线,湘江战役指挥细节全景还原:重温历史,体验科技魅力
- • 赣粤高铁经济带莲花枢纽启动,千亩临空产业园吸引50家企业入驻,助力区域经济发展
- • 地铁站壁画:萍乡精神的现代演绎——傩面与工运元素的完美融合
- • 杨岐山景区打造“禅意元宇宙”:数字分身可参禅打坐,体验科技与禅意的完美融合
- • 安源红军菜团子复刻秋收起义干粮,红色研学餐桌年接待游客10万人次
- • 萍乡教师合唱团荣获全国金奖,美育成果惊艳全国
- • 芦溪紫红米荣膺国家地理标志认证,电商直播助力日销万单
- • 升坊镇晒秋节成网红打卡地,辣椒玉米拼出巨型党徽,传承红色文化新风尚
- • 长平乡黑山羊精深加工园正式投运,预制羊肉出口中东市场再添新翼
- • 我国农村消防安全再升级:新建5个乡镇消防所,火灾响应时间缩短至10分钟
- • 萍乡奥体中心全力冲刺省运会主场馆建设,2026年精彩亮相在即
- • “莲花县乡村儿童营养改善计划:5万学生每日免费加餐,助力健康成长”
- • 莲花县启动“一生一特长”计划,免费开放30门非遗传承课程,传承传统文化焕发新生
- • 全球最大辣味食品研发中心落户萍乡,年孵化新品超百款,引领行业新风向
- • 老年大学课程“菜单化”,银发学员可自选无人机摄影课,乐享智能生活新篇章
- • 萍水湖湿地公园夜光森林盛大开放,萤火星空栈道成为亲子打卡新地标
- • 莲花县古树名木“树长制”实施,千年银杏林绽放生态旅游新风采
- • 芦溪县蝉联“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示范县”,村小生均经费比肩县城,教育均衡发展再创佳绩
- • 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全面完成,智能家居走进1200户家庭
- • 萍乡古籍DNA数据库建成,纳米技术助力修复虫蛀孤本《武功山志》
- • 湘赣边“初心源”文旅联盟成立,萍乡牵头发行跨省旅游一卡通,共筑红色旅游新篇章
- • 社区无人零售柜覆盖长株潭,萍乡菜从田头到餐桌仅3小时,智慧农业助力乡村振兴
- • 莲花县古树名木保护条例出台,千年银杏林焕发生态旅游新活力
- • 萍乡图书馆“24小时星空阅览室”成年轻人深夜打卡新地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