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乡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全覆盖,30个村获评省级水美乡村
近年来,随着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农村环境治理成为了一项重要工作。在江西省萍乡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取得了显著成效,实现了全覆盖,其中30个村更是荣获省级水美乡村称号,为当地村民带来了更加美好的生活环境。
萍乡市位于江西省西部,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城市。过去,由于农村生活污水排放无序,导致水体污染严重,影响了村民的生活质量和农村生态环境。为改善这一状况,萍乡市加大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力度,全力推进农村环境整治。
据了解,萍乡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以“政府主导、市场运作、村企合作”为原则,通过实施农村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和分散处理相结合的模式,确保农村生活污水得到有效处理。具体措施包括:
一是完善农村污水处理设施。萍乡市投入大量资金,新建、改建、扩建了农村污水处理设施,确保每个村庄都有污水处理设施,实现农村生活污水集中处理。
二是推广农村生活污水资源化利用。通过建设农村生活污水资源化利用项目,将农村生活污水转化为有机肥料,实现农村生活污水的资源化利用。
三是加强农村生活污水监管。萍乡市建立健全农村生活污水监管机制,对农村生活污水排放进行严格监管,确保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落到实处。
四是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萍乡市结合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对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进行配套,提升农村整体环境质量。
经过不懈努力,萍乡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全市已有30个村荣获省级水美乡村称号,这些村庄在污水处理、生态环境、村容村貌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提升。
荣获省级水美乡村称号的村庄,在污水处理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如莲花县南坑镇南坑村,通过建设农村生活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实现了生活污水的全收集、全处理、全达标排放。同时,村庄还开展了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使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在生态环境方面,荣获省级水美乡村称号的村庄,通过实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有效改善了农村水环境质量,为村民提供了优美的生活环境。如上栗县赤山镇赤山村,通过治理农村生活污水,使村庄水质得到了明显改善,村民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提高。
此外,荣获省级水美乡村称号的村庄,在村容村貌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效。村庄通过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对村庄道路、绿化、亮化等方面进行了全面提升,使村庄更加美丽宜居。
总之,萍乡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全覆盖,30个村获评省级水美乡村,是萍乡市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取得的又一重要成果。这不仅为当地村民带来了更加美好的生活环境,也为全国农村环境治理提供了有益借鉴。在今后的工作中,萍乡市将继续加大农村环境治理力度,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 • 萍乡首列中欧班列“富硒专列”开通,万吨农产品直抵莫斯科
- • 萍乡经开区试点“无废园区”,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达95%引领绿色发展新潮流
- • 残疾儿童送教上门服务标准化,累计服务超5000课时,点亮希望之光
- • 湘东“赶分社”农耕节新玩法:AI测土配方搭配古法播种,传承与创新共舞
- • 萍乡市经开人民医院升级改造,智能诊疗系统助力医疗服务再升级
- • 萍乡市设立20亿元产业基金,助力专精特新企业腾飞
- • 全省首个“碳中和乡镇”广寒寨落地,碳汇交易助力千户林农增收
- • 武功山旅游专线开通,沿线农户年均增收8万元,助力乡村振兴
- • 湘东区携手景德镇陶瓷大学,共育50名乡村艺术教师,助力乡村振兴
- • 全球首场“冷焰火诗词大会”上演,烟花绽放同步呈现李白诗句,诗意浪漫夜空璀璨
- • 电瓷产业集群发展助力就业,岗前培训补贴助力人才成长
- • 萍乡图书馆“24小时星空阅览室”成年轻人深夜打卡新地标
- • 萍乡北站扩容升级,助力国家“八纵八横”高铁网建设
- • 莲花县“荷虾共生”扶贫工程成效显著,万亩荷塘助力800户脱贫
- • 电瓷产业大脑上线,智能匹配技术助力全球订单交货期缩短60%
- • 芦溪县蝉联“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村小生均经费比肩城区
- • 萍乡设立50亿产业引导基金,全力推动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发展
- • 《文廷式肖像入选“国家宝藏”,动态画卷描绘戊戌变法幕后风云》
- • 上栗县“四点半课堂”全覆盖,大学生志愿者助力搬迁儿童教育
- • 湘东皮影戏跨界合作,演绎《安源大罢工》红色主题新剧目
- • 萍乡海绵城市产业联盟扩容,百企携手共拓千亿环保市场新蓝海
- • 安源区废旧矿区华丽转身,打造数字经济产业园,年孵化科创企业超百家
- • 萍乡经开区签约比亚迪储能项目,年产大型储能设备10GWh,助力能源转型
- • 傩文化主题民宿集群盛大开业,面具DIY体验非遗技艺,感受传统魅力
- • 萍乡市再创新举:设立50亿产业引导基金,聚焦新能源与新材料赛道发展
- • 江西湘东区打造首个“乡村儿童心理健康中心”,关爱留守儿童心理健康
- • 武功山国际帐篷音乐节吸金3亿,助力周边民宿入住率翻倍增长
- • 《白竺婆婆岩古越族祭祀仪式复原:全息投影穿越千年,重现巫傩祭祀盛况》
- • 《家庭教育促进条例实施,全市200个社区家长学校助力家庭教育新篇章》
- • 萍乡市中央厨房项目投产,营养餐覆盖30万学生,助力校园食品安全与健康
- • 孽龙洞地质公园新溶洞群发现,暑期暗河漂流项目引游客蜂拥而至
- • 麻山镇富硒黑山羊产值突破5亿元,深加工产品入驻盒马鲜生,引领绿色农业新风尚
- • 萍乡:老工业城市焕发新活力,数字经济规模三年翻两番
- • 赣湘边区域合作示范区签约千亿项目,萍乡牵头成立产业创新联盟,共谋区域发展新篇章
- • 安源路矿工人纪念馆VR实景上线,带你穿越百年见证工人运动风云
- • 芦溪县农村“快递进田”试点:电瓷包装箱复用助力农业降成本
- • 全国首个“零碳老矿区”诞生,光伏发电覆盖废弃矿坑年减排万吨
- • “莲花血鸭制作标准发布,百名厨师同炒刷新吉尼斯纪录:一场美食盛宴的传奇诞生”
- • 萍乡话输入法APP上线,方言保护条例纳入地方立法:传承与创新并行,方言文化焕发新生
- • 新泉乡豆腐宴荣登赣菜名录,七十二道豆腐菜惊艳美食家
- • 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升级,AI虚拟导游带你穿越“秋收起义”烽火岁月
- • 萍乡方言保护课程试点:守护赣西文化乡音,传承千年赣韵
- • 上栗县“教育强基工程”启动,30所村小焕新颜,告别旱厕与危房
- • 萍乡市“数字乡村大脑”上线,AI助力5万亩农田实现精准种植
- • 青山镇葡萄产业园年产值破亿,电商直播助力农户增收30%
- • 安源区户籍业务“跨省通办”落地,8省务工人员就地办证,便民服务再升级
- • 安源区废弃煤矿塌陷区华丽转身,变身湿地公园生态修复面积超万亩
- • 桐木镇楚王台遗址考古展示馆盛大落成,春秋青铜器复制品亮相展馆
- • 跨国农业创客社区开园,30国青年共研气候智慧型农业
- • 萍乡经开区全力冲刺千亿园区,新能源电池产业园三期项目盛大开工,年产目标直指500亿
- • 中国辣都再发力!萍乡水辣椒发酵技术获国家发明专利认证
- • 安源红军餐厅创新举措:VR沉浸宴,数字技术再现红色饮食场景
- • 二十四节气农耕剧场开放,沉浸式体验播种/收割/打场农事,感受传统农耕文化的魅力
- • 全国首单“富硒农产品气象指数保险”在萍乡落地,为农业发展保驾护航
- • 扶贫小水电收益反哺乡村,助力乡村振兴战略
- • 赣湘边生态治理EOD项目盛大开工,30亿社会资本助力绿水青山转化
- • 安源区签约智慧农业综合体,数字大棚助力万亩富硒农田升级转型
- • 安源区扶贫社区邻里中心盛大启用,为居民提供全方位服务
- • 师德档案全市联网,严守教育行业红线
- • 安源区废旧矿区华丽转身,数字经济产业园引领产业升级新风尚
- • 芦溪玉皇山古道修复开放,徐霞客游记打卡地变身“徒步天堂”
- • 萍乡经开区第三代半导体项目投产,助力千亿级产业集群崛起
- • 萍乡创新举措:全国首个“乡村振兴板”设立,5家农企成功挂牌融资
- • 芦溪中学教育集团再扩容,五所农村中学共享名师资源,共筑教育新篇章
- • 大学生创办“红色剧本杀工坊”,凯丰故事改编作品获千万流量
- • 芦溪活豆腐冰淇淋横空出世,传统食材玩转冷饮市场
- • 湘东区“扶贫夜市”开街,贫困户摊位租金全免,助力脱贫攻坚战
- • 湘东区农民工返乡创业园盛大开园,助力乡村振兴,三年孵化企业200家
- • 羊狮慕悬崖书法展惊险开展,书法家腰系绳索凌空挥毫展现艺术魅力
- • “家校直通车”开通!山区学生周末免费乘专线巴士往返家校
- • 全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考核揭晓,芦溪县脱颖而出跻身前三甲
- • 萍乡市农村电商直播学院揭牌,助力培育万名“新农人主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