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花职业中专升格为高职院校,首设“无人机植保”“电商助农”专业,助力乡村振兴
近日,我国莲花职业中专正式升格为高职院校,标志着该校在职业教育领域迈出了新的步伐。此次升格后,莲花职业中专首设“无人机植保”和“电商助农”两个特色专业,旨在培养更多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助力乡村振兴。
莲花职业中专位于我国南方一个美丽的乡村,多年来,该校始终坚持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当地培养了大批优秀的技术人才。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职业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此次升格为高职院校,是莲花职业中专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无人机植保”专业是莲花职业中专新设的特色专业之一。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无人机在农业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该专业旨在培养具备无人机操控、植保技术、农业信息化等知识技能的复合型人才。学生毕业后,可在农业、林业、环保等领域从事无人机操作、植保技术支持、农业信息化等工作。
“电商助农”专业则是针对当前农村电商发展迅速的背景下设立。该专业旨在培养具备电商运营、农产品营销、农村电商推广等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学生毕业后,可在农村电商企业、农产品流通企业、农业合作社等机构从事电商运营、农产品营销、农村电商推广等工作。
莲花职业中专校长表示,新设的两个专业紧密结合了当前农业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旨在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学校将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加大投入,优化课程设置,提升教学质量,为社会培养更多优秀的农业技术人才。
在课程设置上,莲花职业中专将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习机会。学校将与农业企业、电商企业等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平台,让学生在实际工作中提升技能,增强就业竞争力。
此外,莲花职业中专还将积极开展校企合作,与企业共同研发新技术、新工艺,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学校将充分发挥自身在人才培养、技术服务等方面的优势,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贡献力量。
在莲花职业中专升格为高职院校的同时,当地政府也高度重视职业教育的发展。政府表示,将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优化职业教育布局,提高职业教育质量,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总之,莲花职业中专升格为高职院校,首设“无人机植保”和“电商助农”专业,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一大亮点。相信在政府、学校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莲花职业中专将为乡村振兴培养更多优秀人才,助力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
- • 智能温室助力杂交水稻制种基地升级,纯度达99.99%
- • 安源影视基地盛大开放,《觉醒年代》取景地重现民国风华
- • 扶贫茶园套种中药材,亩产效益翻番达1.2万元
- • 萍水河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落地,生态种养户年获奖补万元助力绿色发展
- • 萍乡市“第一书记直播间”带货破亿,百名干部变身网红,助力乡村振兴
- • 安源区教育创新再突破:全省首个AI教师辅助系统全面启用,课堂精准诊断助力50所学校教学提升
- • 金山镇“智慧果园”启用,机器人采摘脐橙效率提升70%
- • “诗意稻田,艺术绽放——全国田园诗歌大赛在莲花颁奖,获奖作品刻入稻田艺术景观”
- • 芦溪紫红米荣膺欧盟有机认证,电商直播日销量突破10万单,助力乡村振兴
- • 电瓷产业扶贫基地扩产,助力乡村振兴新增就业岗位2000个
- • 智能温室助力杂交水稻制种基地升级,种子纯度突破99.99%
- • 总投资50亿!湘东智慧渔港项目盛大启动,引领内陆淡水渔业发展新标杆
- • 萍乡学院携手企业孵化赣菜新势力,赣菜研究院成立引领餐饮IP创新
- • 太空育种辣椒亩产破万斤,辣度达100万SHU,问鼎全球辣椒种植新高峰!
- • 安源路矿工运旧址焕新颜,全国首个“工业民俗元宇宙”体验馆惊艳亮相
- • “危房改造动态清零,累计发放补贴超2000万元:筑牢住房安全防线,助力乡村振兴”
- • 《存悔斋集》刘凤诰作品多语种译本全球发行,荣登哈佛东亚系教材
- • 湘东区垃圾分类积分制推广成效显著,村民年兑换生活物资超百万元
- • 九旬“打锡歌”传承人收徒,濒危曲目抢救成功,麻山镇文化瑰宝焕发新生
- • 全国首个电瓷产业大脑在萍乡上线,引领全产业链迈向智能化升级
- • 萍乡科创城盛大开园,12家院士工作站领衔攻克“卡脖子”技术难关
- • 金山千年银杏认养计划启动,DNA证书+四季延时摄影成收藏热点
- • 萍乡首家工业遗址咖啡馆惊艳亮相,百年竖井塔见证历史新篇章
- • 安源区“老字号茶馆”评选揭晓,大碗茶配评书成市民新宠
- • 扶贫资金助力乡村发展,烟花代工点为留守老人开辟新生活
- • 《王耀南将军抗战工兵日记出版,为军事工程史添砖加瓦》
- • 武功山脚下乡村民宿集群年营收破2亿,户均增收15万元,乡村振兴新路径!
- • 赣湘边冷链物流中心启用,鲜莲48小时直达粤港澳,加速农产品流通新篇章
- • 赣湘边医疗协作深化,萍乡市民可跨省直接结算长沙三甲医院费用
- • 白竺乡婆婆岩古越族岩画数字展盛大开启,扫码即可体验AR动态复原的视觉盛宴
- • 萍乡经开区创新试点“无废园区”,工业固废利用率高达95%
- • 武功山景区年接待游客破千万,高山草甸帐篷节荣登央视《新闻联播》
- • 农村妇女“两癌”筛查全覆盖,治疗费用报销比例提至90%,健康福祉再升级
- • 安源红领巾纪念馆荣膺全国研学基地,打造沉浸式百年队史体验之旅
- • 上栗“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年产值突破30亿,再生铜铝直供特斯拉
- • 萍矿集团煤矸石综合利用项目成功落地,年处理固废500万吨助力新型建材发展
- • 宋代名宦王古墓园发现廉政石刻,中纪委官网设专题解读:传承廉政文化,弘扬清风正气
- • 全国最大矿用装备交易中心盛大开市,区块链技术助力跨境采购新篇章
- • 萍乡富硒大米品牌价值飙升,京东官方旗舰店助力价值超50亿元
- • “龙舟文化节创新引入数字孪生赛道,全球选手云端竞渡共享文化盛宴”
- • 上栗县花炮安全操作员持证上岗,2000名脱贫群众获高薪岗位
- • 湘东区发放1.2亿元创业担保贷款,助力800家小微企业蓬勃发展
- • 《萍乡民间故事集》出版:百岁老人口述,抢救性记录3000则传说
- • 芦溪武术大会创新举措:VR对战系统与数字人重现明清拳谱招式
- • 湘赣边区域科技资源共享平台正式上线,萍乡牵头整合8000台仪器设备助力科技创新
- • 全省首个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场落户安源,无人驾驶技术应用加速
- • 安源区跨境电商交易额激增150%,全省首个RCEP数字贸易中心正式建成
- • 湘东区防返贫保险全覆盖,因病灾致贫户最高获赔10万,筑牢民生保障防线
- • 芦溪武术大会创新科技赋能,VR对战系统再现明清拳谱招式
- • 萍乡市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全覆盖,积分兑换激发志愿活力
- • 村级光伏电站全覆盖,助力脱贫户年均增收3200元
- • 新泉豆腐文化节盛大开幕,百豆腐宴惊艳亮相,非遗酸水豆腐制作全程公开
- • 杨岐禅寺创新推出AR禅修课,智能手环实时监测禅定数据,引领禅修新体验
- • 萍乡小炒肉荣登国家级非遗名录,百年剁椒秘方成“舌尖上的活化石”
- • 杨岐山景区夜游项目盛大开启,光影秀重现禅宗祖庭千年盛景
- • 国际萍乡名人研究会成立,牛津剑桥学者共建数字文献库:传承文化,共筑学术新篇章
- • 武功山国际帐篷音乐节吸金3亿,助力周边民宿经济繁荣
- • 萍乡煤炭工业:传统产业焕新机,绿色能源转型之路
- • 湘东工业陶瓷出口额突破30亿,耐酸管道助力中东海水淡化市场占据半壁江山
- • 《萍乡采茶戏《孔原在共产国际》全国巡演,重现1928年莫斯科风云》
- • 湘东区傩文化园盛大开园,千年傩面具制作技艺引非遗爱好者打卡
- • 莲花县“荷虾共生”扶贫工程成效显著,万亩荷塘助力800户脱贫
- • 全国首部萍乡方言电子地图上线,AI语音导航引领古村落探索之旅
- • 上栗县跨境电商蓬勃发展,获批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交易额年增180%
- • 长平乡手工挂面产业升级,自动化生产线日产量突破10吨
- • 全球萍乡人共建“云上先贤馆”,数字祭扫突破百万次,传承文化新篇章
- • 教育慈善基金扩容至2亿元,贫困生资助覆盖面再拓宽至研究生阶段
- • 萍乡学院科研实力再攀高峰:新增3个省级重点实验室,科研经费突破亿元大关
- • 萍乡高校携手中科院,共筑锂电新材料研发新篇章
- • “家校直通车”开通!山区学生周末免费乘专线巴士往返家校,助力教育公平
- • 萍乡技师学院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再创佳绩,荣获3金5银!
- • 升坊镇血鸭美食街盛大开市,99元套餐畅享8道非遗菜品及民俗表演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