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乡红鲫鱼获国家地理标志认证,万亩稻渔综合种养基地建成,乡村振兴再添新动力
近年来,随着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各地纷纷探索发展特色产业,助力农民增收致富。近日,江西省萍乡市红鲫鱼荣获国家地理标志认证,同时,万亩稻渔综合种养基地也宣告建成,为当地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萍乡红鲫鱼,又称萍乡红鲤,是江西省萍乡市特有的一个鱼类品种。该品种肉质鲜美,营养丰富,深受消费者喜爱。为进一步保护和传承这一特色资源,萍乡市积极申报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经过严格评审,萍乡红鲫鱼成功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认证,为该市农业产业发展再添一笔。
据悉,萍乡红鲫鱼具有生长周期短、适应性强、繁殖率高、肉质细嫩等优点。在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认证后,萍乡市将进一步加大对红鲫鱼产业的扶持力度,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共同发展,提高产品附加值。
与此同时,萍乡市还积极推进万亩稻渔综合种养基地的建设。该基地位于萍乡市莲花县,占地面积约万亩,集稻渔养殖、休闲观光、科普教育等功能于一体。基地采用稻渔共作、鱼鸭共生等生态养殖模式,实现了农业资源的循环利用,提高了农业综合效益。
在稻渔综合种养基地,农民们将水稻种植与红鲫鱼养殖相结合,实现了“一田双收”。水稻为红鲫鱼提供丰富的饵料,而红鲫鱼排泄的粪便则成为水稻生长的肥料,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此外,稻渔综合种养基地还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光体验,进一步拓宽了农民的增收渠道。
据悉,稻渔综合种养基地的建成,不仅为当地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还推动了萍乡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基地建成后,预计每年可为当地农民增加收入2000万元以上。
萍乡市农业农村局局长表示,下一步,萍乡市将继续加大农业科技创新力度,推动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同时,充分发挥地理标志产品的品牌效应,加大宣传推广力度,让萍乡红鲫鱼走向全国,助力乡村振兴。
总之,萍乡红鲫鱼获国家地理标志认证和万亩稻渔综合种养基地的建成,为萍乡市农业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萍乡市将继续发挥资源优势,培育壮大特色产业,助力农民增收致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力量。
- • 傩文化主题民宿集群盛大开业,面具DIY体验非遗技艺,传承与创新共舞
- • 萍乡与东盟签署农产品互认协议,鲜辣椒出口关税降50%,助力乡村振兴
- • 莲花县“妈妈车间”模式升级,留守妇女月均增收4000元,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 • 萍乡农商行改制为农商联合银行,涉农贷款占比显著提升至60%
- • 萍乡市智慧农业大数据中心启用,AI技术助力万亩稻田精准施肥
- • 上栗县矿区变身湿地公园,生态旅游收入翻番突破8000万元
- • 湘东区农村电商销售额突破20亿,抖音直播助力“陶瓷之乡”焕发新活力
- • 萍乡城市更新项目启动,昔日老矿区焕发文创产业新活力
- • 李立三故居数字孪生馆盛大开馆,VR全景重现“立三路线”历史场景
- • 张佳坊乡低空经济腾飞,无人机植保服务助力万亩农田高效管理
- • 芦溪县创新扶贫模式:扶贫荣誉积分制试行,善行可换创业贷款额度
- • 萍乡首届辣椒文化节盛大开幕,万人共品“百辣宴”创吉尼斯世界纪录
- • 芦溪电瓷产业研究院揭牌,携手清华共攀特高压绝缘技术高峰
- • 莲花县“小县办大教育”获国务院表彰,城乡学校结对帮扶全覆盖谱写教育新篇章
- • 城郊农民画院年度大展盛大开幕,300幅作品描绘乡村振兴美好画卷
- • 萍乡市人民医院晋级三甲,国家级胸痛中心挽救千名患者,医疗服务再上新台阶
- • 芦溪县村级集体经济全面突破百万,创新共同富裕模式在全省推广
- • “银河镇紫红米小镇盛大开园,稻田音乐节单日吸金百万,乡村旅游新风尚”
- • 上栗中学新校区主体封顶,赣湘边最大全寄宿制中学即将崛起
- • 萍乡跨境电商综试区启动,电瓷产品直通亚马逊欧洲站,开启外贸新篇章
- • 萍乡环保科技园盛大开园,30家“专精特新”企业齐聚一堂
- • 湘赣边区域科技资源共享平台正式上线,萍乡牵头整合8000台仪器设备助力科技创新
- • 萍水湖湿地公园夜光森林盛大开放,萤火星空栈道成为亲子打卡新地标
- • 安源秋收起义美食展演盛大开幕,红色菜系引党史爱好者共赴美食之旅
- • 全省首个扶贫产品直播产业园盛大开园,年销售额突破3.5亿元,助力脱贫攻坚战
- • 萍乡傩舞“活化石”焕新:全球首部傩文化数字藏品上线,传承与创新共舞
- • 赣湘边冷链物流中心启用,鲜莲48小时直达粤港澳,刷新生鲜配送新速度
- • 寒山森林公园惊现新物种——武功山树蛙,生态价值引广泛关注
- • 萍乡市创新服务模式,外资企业“绿色通道”全程代办缩短至3个工作日
- • 全国首条莲文化主题高速服务区开放,体验采莲制藕粉,感受传统文化魅力
- • 农村饮水安全巩固工程竣工,15万村民共享“同城同质”自来水,幸福生活再升级
- • 《纯常子文稿》元宇宙图书馆开放,跨国学者实时互动批注,文化传承迈入新纪元
- • 芦溪农民武术大会开擂,十八般兵器对决引全网直播,传承民间武术魅力
- • 湘东区江口村荣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稻田艺术季魅力四射,游客超20万
- • 重金属污染区华丽转身,生态公园绽放生机,2.8万居民告别“污水灌溉”历史
- • 羊狮慕悬崖书法展惊险开展,书法家腰系绳索凌空挥毫展现书法艺术魅力
- • 家校直通车开通!莲花山区学生周末免费专线接送,便捷出行新体验
- • 萍乡奥体中心全力冲刺省运会主场馆建设,2026年精彩亮相在即
- • “张国焘旧居”气味时光机”启动:数字化复原1922年安源矿场气息,穿越时空感受历史风云
- • 萍水河综合治理获国务院表彰,劣V类水体全面清零,绿色生态画卷徐徐展开
- • 赣西国际陆港上栗专列首发,中欧班列直达莫斯科,开启国际物流新篇章
- • 残疾人就业孵化基地落成,首批30家企业提供定向岗位,助力残疾人实现就业梦想
- • 芦溪武术大会创新科技赋能,VR对战系统再现明清拳谱招式
- • 残疾人托养中心启用,开启康复就业“一站式”服务新时代
- • 扶贫车间生产竹制环保餐具,助力欧盟市场,带动当地就业
- • 芦溪县牵手宁德时代,投资50亿打造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基地
- • 萍乡腊味年货节交易额破3亿,直播带货成销售新宠
- • 安源区签约30亿EOD项目,生态治理与文旅开发深度融合,共绘绿色发展新蓝图
- • 萍乡-株洲共建“半小时经济圈”,跨省通勤专线开通助力区域协同发展
- • 南正街麻辣摊主日售5000串,秘制辣油配方助力整条街经济腾飞
- • 萍乡农村“厕所革命”验收通过,卫生厕所普及率达98%,助力乡村振兴
- • 长平乡黑山羊精深加工园正式投运,预制羊肉出口中东市场再添新翼
- • 扶贫资金助力生态小水电建设,收益反哺脱贫村基础设施建设
- • 世界首条特高压绝缘子智能产线投产,良品率突破99.9%,引领电力设备制造新纪元
- • 全球萍乡人共建“云上先贤馆”,数字祭扫突破百万次,传承文化新篇章
- • 芦溪县乡村春晚常态化,村民自编节目惊艳央视《乡村大舞台》
- • 芦溪玉皇山“朝仙节”惊艳登央视,十万信众徒步挑战元宇宙祈福赛道
- • 东桥镇打造“油菜花海经济”,农旅融合收入突破3000万元
- • 萍乡县“县管校聘”全覆盖,城乡教师流动破解教育资源失衡
- • 安源锦绣城倾情呈现《煤都谍影》:旗袍丽影中的民国往事解密之旅
- • 莲花县“荷虾共生”模式推广,万亩荷塘龙虾年产量破2000吨,生态农业新典范
- • 武功山百万亩茶园全域禁用化学除草剂,开启绿色生态种植新篇章
- • 农村饮水提质工程竣工,10万村民喝上“直饮水”,幸福生活再升级
- • 湘东区江口村荣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稻田艺术季魅力四射吸引游客超20万
- • 安源婚俗博物馆盛大开馆,百件嫁衣见证百年婚庆变迁
- • 电商扶贫驿站助力乡村振兴,土特产线上销量翻番增长
- • 萍乡“十大碗”宴席重现江湖,传统婚宴民俗焕发新生机
- • 东桥镇文旅康养项目签约百亿,赣西温泉疗愈目的地崛起
- • 荷塘乡千亩太空莲盛开,汉服租赁+采莲船摄影套餐火爆热销
- • 萍乡创新婚俗风尚:低碳接亲车队与电子礼簿全覆盖引领绿色婚礼潮流
- • 教育大数据预警系统上线,助力精准识别辍学风险学生
- • 湘赣边美食擂台赛萍乡夺冠,小炒肉对决湖南辣椒炒肉,谁是最后的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