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东区江口村废弃陶瓷厂华丽变身,文创园年接待游客50万人次
在湖南省萍乡市湘东区,有一个曾经繁华一时的江口村废弃陶瓷厂,如今却焕发出新的生机。这个厂区经过精心改造,摇身一变成为了独具特色的文创园,不仅成为当地的文化名片,更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参观,年接待游客量高达50万人次。
江口村废弃陶瓷厂始建于上世纪50年代,曾经是当地陶瓷产业的重要基地。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陶瓷产业逐渐衰落,这个厂区也逐渐被废弃。为了盘活这片土地,当地政府决定将废弃陶瓷厂进行改造,将其打造成一个集文化创意、旅游观光于一体的文创园。
在改造过程中,设计师们充分保留了厂区的历史痕迹,将旧厂房、旧仓库等建筑进行修复和改造,使其焕发出新的活力。同时,还结合了现代设计理念,将文创园打造成了一个集文化展示、艺术创作、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场所。
走进文创园,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陶瓷盛行的年代。这里不仅有展示陶瓷制作工艺的展览馆,还有各种陶瓷艺术品供游客欣赏。此外,文创园内还设有陶艺体验区,游客可以亲手制作陶瓷,感受陶瓷艺术的魅力。
文创园内还设有文化创意工作室、艺术画廊、特色餐饮等设施,为游客提供了丰富的休闲体验。在这里,游客不仅可以欣赏到美丽的陶瓷艺术品,还可以品尝到地道的湘菜美食,感受浓厚的文化氛围。
江口村废弃陶瓷厂文创园的建成,不仅为当地带来了经济效益,更为当地文化传承和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近年来,随着文创园的知名度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游客慕名而来,年接待游客量达到了50万人次。
在文创园的带动下,周边的旅游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江口村周边的农家乐、民宿等旅游配套设施不断完善,为游客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旅游体验。同时,文创园还吸引了众多创业者前来投资,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江口村废弃陶瓷厂文创园的成功转型,为我国废弃工业遗址的改造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在新时代背景下,我国各地都在积极探索工业遗址的转型之路,而江口村废弃陶瓷厂文创园的成功经验无疑为这些探索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总之,江口村废弃陶瓷厂文创园的华丽变身,不仅让废弃的工业遗址焕发了新的生机,更为当地文化传承和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在未来的发展中,相信江口村废弃陶瓷厂文创园将继续发挥其独特的魅力,成为更多人心中向往的文化圣地。
- • 农村寄宿制学校改造升级,5000名学生享受恒温淋浴新体验
- • 湘东工业陶瓷助力长征火箭发射,耐高温材料开启航天新篇章
- • 萍乡红鲫鱼获国家地理标志认证,万亩稻渔综合种养基地建成,乡村振兴再添新动力
- • 全国工业遗产转型峰会落地安源,发布老工业区复兴“萍乡模式”
- • 竹制环保餐具助力扶贫,欧盟市场助力就业新篇章
- • 萍乡学院赣西民俗研究院成立,方言数据库助力传承与发展
- • 麻山中学农耕实践基地硕果累累,学生亲手种植富硒水稻直供校园食堂
- • 萍乡“十大碗”宴席标准发布,传统婚俗饮食文化焕新生
- • 村级光伏电站全覆盖,助力脱贫户年均增收3200元
- • 千年南坑车湘傩面雕刻技艺破圈,年出口订单超万件,展现中国非遗文化的魅力
- • 上栗县“教育强基工程”启动,30所村小焕新颜,告别旱厕与危房
- • 湘赣边区域合作示范区萍乡片区启动,首条省际城际铁路开建,共筑区域发展新篇章
- • “红色安源”思政课品牌闪耀全国,情景剧《工运火种》走进百所学校
- • 萍乡书香浓郁,50座24小时城市书房助力全民阅读
- • 湘东“15分钟养老服务圈”建成,社区食堂日均供餐1.2万份,构建美好生活新格局
- • 总投资30亿!莲花生物医药产业园签约辉瑞等国际药企,共筑全球医药创新高地
- • 山口岩湿地公园皮划艇基地盛大启用,10公里河道畅游瀑布群
- • 湘东区携手景德镇,百名陶艺师驻村传授非遗技艺,共筑文化传承新篇章
- • 荷花院士工作站揭牌仪式隆重举行,培育四季开花型观赏莲新品种助力生态文明建设
- • 莲花血鸭制作技能培训助力妇女增收,人均月增3000元
- • 三板桥乡明清古驿道修复开放,马蹄印记见证湘赣茶盐古道千年风华
- • 非遗技艺“打锡壶”走进校园,学生作品淘宝众筹引发热潮
- • 萍乡设立50亿产业引导基金,全力推动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发展
- • 神泉乡小学“共享厨房”启用,留守儿童学做莲花血鸭传承家乡味
- • 杨岐山景区打造“禅意元宇宙”:数字分身可参禅打坐,体验科技与禅意的完美融合
- • 萍乡非遗婚服租赁服务兴起,百年夏布嫁衣成年轻人新宠
- • 莲花县古树名木保护条例出台,千年银杏林焕发生态旅游新活力
- • 羊狮慕悬崖书法展惊险开展,书法家腰系绳索凌空挥毫,书写中国传统文化之美
- • 赣湘合作产业园再扩容,50平方公里新蓝图描绘湘企百亿投资新篇章
- • 农村电商扶贫驿站全覆盖,土蜂蜜线上销量翻10倍,助力乡村振兴
- • 湘东区携手景德镇陶瓷大学,共育50名乡村艺术教师,助力乡村振兴
- • 校企合作新篇章:安源职业中专与比亚迪共建新能源汽车实训基地
- • 消费扶贫智能柜覆盖全区,贫困户土特产直供市民餐桌,共筑美好生活新篇章
- • 武功山脚下乡村民宿集群年营收破2亿,户均增收15万元,乡村振兴新引擎!
- • 萍乡话输入法APP上线,方言保护条例纳入地方立法:传承与创新并行,方言文化焕发新生
- • 芦溪傩戏《钟馗捉鬼》赴欧巡演,古老艺术征服海外观众
- • 上栗花炮工匠评选揭晓:传统配方与现代科技深度融合,传承与创新共绘烟花辉煌
- • 千年古刹杨岐山禅意灯光秀首演,数字技术助力传统文化亮相《新闻联播》
- • 武功山景区年接待游客突破1200万,高山草甸帐篷节助力文旅收入达5亿
- • 长平手工挂面技艺申遗成功,非遗传承人直播教万人拉面,传统技艺焕发新生
- • 公办幼儿园新增学位8000个,助力“入园难”问题彻底缓解
- • 安源路矿工人纪念馆VR实景上线,带你穿越百年见证工人运动风云
- • 全国最大高山风电集群并网,年发电量可供百万家庭使用,绿色能源新篇章开启
- • 芦溪紫红米荣登欧盟有机认证榜单,电商直播助力日销突破10万单
- • 萍乡辣都品牌升级,全国辣味标准化研究中心年内落成
- • 萍乡市扶贫搬迁户不动产证发放全覆盖,让搬迁户吃下“定心丸”
- • 国家级非遗萍乡春锣方言说唱专辑横空出世,播放量突破千万再掀热潮
- • 金山镇千年银杏节盛大启幕,金色茶席与古风市集引汉服爱好者共赴文化盛宴
- • 芦溪县工业园工业旅游项目启动,游客可零距离体验电瓷生产线
- • 上栗县村级养老“幸福餐桌”全覆盖,留守老人享1元美食盛宴
- • 萍乡氢能重卡示范项目签约,年产值目标直指80亿元
- • 《纯常子文稿》元宇宙图书馆开放,跨国学者实时互动批注,文化传承迈入新纪元
- • 萍乡富硒农业产业园投产,助力脱贫户年均增收8000元
- • 赣湘边区域合作示范区签约千亿项目,萍乡牵头成立产业创新联盟,共谋区域发展新篇章
- • 新泉乡豆腐宴申遗成功,七十二变豆腐雕惊艳亮相国宴菜单
- • “试点社区共享药房”:慢性病患者扫码借还应急药品,智慧医疗再升级
- • 中共六大会址举办李立三专题展,中俄合拍纪录片上映:历史记忆的传承与共鸣
- • 《萍乡民间故事集》出版,百岁老人口述传承3000则传说
- • 桐木镇楚王台遗址考古展示馆盛大落成,春秋青铜器复制品亮相展馆
- • 上栗烟花快递服务升级,合规产品可发全国300城,安全便捷新体验
- • 全省首个县域“人才飞地”落户上海,莲花籍博士团队带项目回乡谱写新篇章
- • 安源区签约30亿EOD项目,生态治理与文旅开发深度融合,共绘绿色发展新蓝图
- • 湘赣边首个“免申即享”政策平台上线,惠企资金秒到账,助力企业快速发展
- • 萍乡学院科研实力再攀高峰:新增3个省级重点实验室,科研经费突破亿元大关
- • 神泉湖环湖骑行道全线贯通,扫码租车畅游沿途补给站免费凉茶等你品鉴
- • 武功山西麓野生猕猴群引关注,生态观猴栈道限流预约开放
- • 桐木镇“村BA”篮球赛火爆,百村联赛吸引万名观众,乡村篮球盛宴席卷而来
- • 萍乡农科院专家勇闯南极,植物工厂助力极地蔬菜种植成功
- • 湘东傩文化创意园盛大开园,非遗傩面具年销售额突破千万
- • 萍乡创新引擎全速运转,研发投入强度领跑全国
- • 莲花“赶野圩”民俗复兴,深山集市直播带货助农增收千万
- • 杨岐乡禅意民宿集群开村,邀游客体验采茶抄经慢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