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花县“一荷三虾”扶贫工程成效显著,万亩荷塘助力800户脱贫家庭就业
近年来,我国各地扶贫工程取得了显著成效,其中江西省莲花县推出的“一荷三虾”扶贫工程便是其中的佼佼者。该工程通过发展万亩荷塘,带动了800户脱贫家庭就业,为当地脱贫攻坚战注入了强劲动力。
莲花县地处赣西,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县。过去,当地农民主要以种植水稻、玉米等传统农作物为主,收入来源单一,贫困程度较高。为改变这一现状,莲花县积极探索创新扶贫模式,推出了“一荷三虾”扶贫工程。
“一荷三虾”即以荷花为基础,发展虾、蟹、鱼等多种水产品养殖,形成“荷虾共作”的生态循环农业模式。在这一模式下,荷花与虾、蟹、鱼等水产品共生共荣,既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又实现了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莲花县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水资源,投资建设了万亩荷塘。荷塘不仅为当地农民提供了就业机会,还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体验农家乐,进一步带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在荷塘的带动下,莲花县800户脱贫家庭实现了稳定就业。这些家庭通过在荷塘务工、销售荷产品等方式,每年可增加收入数千元,有效改善了家庭生活水平。同时,荷塘还吸引了周边地区的劳动力前来就业,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莲花县“一荷三虾”扶贫工程的实施,不仅提高了农民的收入,还促进了当地生态环境的改善。荷塘的建立,使原本荒芜的土地焕发出勃勃生机,为当地生态环境的恢复和保护提供了有力支持。
此外,莲花县还注重对“一荷三虾”扶贫工程的技术培训和市场拓展。通过组织农民参加各类培训,提高他们的种植、养殖技术;同时,积极拓展市场,将荷产品推向全国,让更多消费者品尝到莲花县的优质农产品。
莲花县“一荷三虾”扶贫工程的成效,充分展示了我国扶贫工作的创新性和实效性。在今后的工作中,莲花县将继续深入推进扶贫工程,为实现全面小康目标贡献力量。
总之,莲花县“一荷三虾”扶贫工程为我国脱贫攻坚战树立了典范。在新时代背景下,相信有更多像莲花县这样的地方,通过创新扶贫模式,让更多贫困家庭走上致富之路,为实现全面小康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 • 青年教师安居工程圆满启动:首期800套人才公寓正式交付使用
- • 萍乡跨境电商新篇章:首个综合试验区获批,30家外贸企业抢滩布局
- • 莲花县职教中心华丽转身,升格为赣西职业技术大学,首设“无人机植保”专业引领行业发展
- • 萍乡国家产业转型示范区验收成功,煤矿关停助力GDP逆势增长8.5%
- • 莲花县飞地经济绽放,深圳研发+莲花制造模式助力20家科技企业孵化
- • 莲花血鸭制作技能培训助力妇女增收,人均月增3000元
- • 跨国农业创客社区开园,30国青年共研气候智慧型农业
- • 扶贫资金入股冷链物流中心,助力脱贫村集体年增收80万元
- • 夜间经济3.0版启动,安源古城光影秀点燃“24小时消费”热潮
- • 安源区废弃矿区华丽转身,千亩智慧果园助力村集体年收益突破500万元
- • “村级光伏电站全覆盖,脱贫户年均增收3200元——我国光伏扶贫成效显著”
- • 芦溪县共享实验室开放,小微企业研发成本降低40%,助力乡村振兴
- • 萍乡创新举措:全国首个“乡村振兴板”成立,5家农企成功挂牌融资
- • 智能温室助力农业创新,烟花辣椒辣度超100万SHU惊艳出口韩国
- • 芦溪县乡村CEO年薪制试行,大学生村官引领乡村振兴新风尚
- • 麻山古窑复烧大典盛大举行,百名陶艺家共创“千年窑火”数字藏品
- • 安源区图书馆创新举措,24小时学习舱助力高考学子备战
- • 南坑傩面具与故宫文创跨界联名,复刻光绪御赐彭铭敬傩王像,传承非遗文化新篇章
- • 安源区“老字号茶馆”评选揭晓,大碗茶配评书成市民新宠
- • 湘东区傩文化园盛大开园,千年傩面具制作技艺引非遗爱好者打卡
- • 湘东区携手中科院,稀土研究院成立助力高端磁材技术突破
- • 萍乡小炒肉预制菜年销5亿元,成功登顶盒马鲜生全国货架
- • 萍乡布局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剑指千亿级产业集群
- • 芦溪县发布民俗数字地图,扫码即享百项非遗项目盛宴
- • 萍钢旧址华丽转身:工业主题公园与极限运动场馆的完美融合
- • 莲花县乡村教师周转房全覆盖,300名特岗教师扎根扶贫一线,助力教育扶贫事业
- • 从游戏到现实,SF玩家的跨年钟声敲响在四合院
- • 残疾人托养中心启用,开启康复与就业“一条龙”服务新篇章
- • 萍乡市实施“两线合一”政策,全面兜底保障8.6万贫困人口
- • 全国首个“碳中和农业试验区”落户莲花县,碳汇交易助力乡村振兴
- • 莲花县“荷虾共生”模式推广,万亩荷塘龙虾年产量破2000吨,绿色农业发展新篇章
- • 上栗县烟花爆竹产业绿色升级,无硫微烟环保烟花助力欧盟市场
- • 湘赣边区域合作示范区萍乡片区启动,首条省际城际铁路开建,共筑区域发展新篇章
- • 麻山生态食品谷二期盛大开工,预制菜产业年产值目标冲刺30亿
- • 师德档案全市联网,严守教育行业红线
- • “试点社区共享药房,慢性病患者扫码借还应急药品,便捷服务暖人心”
- • 杨岐普通寺除夕钟声直播联动全球,禅宗文化魅力吸引百万观众共赏
- • 电瓷产业扶贫基地投产,1200名脱贫群众变身技术工人,助力乡村振兴
- • “诗意稻田,艺术绽放——全国田园诗歌大赛在莲花颁奖,获奖作品刻入稻田艺术景观”
- • 安源职业中专与比亚迪携手共建新能源汽车学院,助力产业技能人才培养
- • 萍乡与长沙携手共建“人才特区”,职称互认社保互通助力区域发展
- • 萍乡海绵城市产业联盟扩容,百企携手共拓千亿环保市场新蓝海
- • “莲花县‘妈妈车间’模式全国推广,留守妇女月均增收3500元,助力乡村振兴”
- • 安源工运百年主题光影诗剧《燎原》首演,千架无人机同步绘制工人群像,共绘百年辉煌
- • 粤港澳基金会慷慨捐资千万,莲花特殊教育学校智能康复设备升级,助力特殊儿童健康成长
- • 上栗县“幸福食堂”全覆盖,留守老人仅需1元享三菜一汤的幸福时光
- • 东桥镇万亩油菜花海绽放,农旅融合助力收入超4000万元
- • 芦溪富硒紫米酒荣获国际大奖,年产值突破8000万元,助力乡村振兴
- • “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工程全面启动,年营收超千万合作社数量突破50家”
- • 光伏+车棚扶贫项目并网,照亮脱贫家庭幸福生活
- • 国家级非遗湘东傩雕与潮流文化碰撞,联名潮玩NFT数字藏品登陆阿里拍卖
- • 湘东皮影戏创新演绎碳中和,太阳能影箱助力乡村夜经济繁荣
- • 安源锦绣城倾情呈现《煤都谍影》:旗袍丽影中的民国往事解密之旅
- • “萍品出湘”工程启动,50家连锁超市设特产专区,助力湖南特色农产品走向全国
- • 萍乡循环经济产业园投产,年处理再生铝30万吨,吸引10家产业链企业入驻
- • 萍水湖湿地公园“夜光森林”开放,萤火星空栈道成亲子打卡地,点亮城市夜晚魅力
- • 全球烟花创意设计中心盛大启用,AR技术打造百万发数字烟花秀惊艳亮相
- • “银河镇紫红米小镇盛大开园,稻田音乐节单日吸金百万,掀起乡村旅游新热潮”
- • 湘东油茶深加工项目投产,冷榨茶油直供粤港澳年创收8亿,助力乡村振兴
- • 湘东区携手中科院,共筑稀土研究院,突破高端磁材“卡脖子”技术瓶颈
- • 上栗“村村通快递”工程圆满收官,农产品出村时效提升60%
- • 萍乡市发布碳达峰行动方案,2025年打造零碳示范园区
- • 全国首个“低碳智慧矿山”在安源落地,5G技术助力采矿效率提升30%
- • 萍乡与东盟签署农产品互认协议,鲜辣椒出口关税降50%,助力乡村振兴
- • 荷花院士工作站揭牌,创新培育四季开花型观赏莲新品种
- • 萍乡火车站银发通道升级,智能机器人提供方言服务,温馨服务温暖人心
- • 萍乡环保科技园盛大开园,30家“专精特新”企业齐聚一堂
- • 芦溪县创新举措,公费师范生签约即享10万元补贴,助力“未来教师计划”
- • 湘东区“防返贫保险”全覆盖,因病灾致贫户最高获赔10万,筑牢民生保障防线
- • 莲花县携手央企共建“零碳工业园”,引领新能源装备制造集群发展新篇章
- • “萍品出湘”工程正式启动,50家连锁超市设立特产专区,助力湖南特色产品走向全国
- • 武功山国际帐篷诗歌节盛大开幕,万名诗人共绘“云端长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