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东区携手景德镇,百名陶艺师驻村传授非遗技艺,共筑文化传承新篇章
近年来,随着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不断深入,各地纷纷采取措施,推动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近日,江西省萍乡市湘东区与江西省景德镇市携手合作,一场别开生面的非遗技艺传承活动在湘东区火热展开。百名景德镇陶艺师驻村传授非遗技艺,为当地居民带来了一场文化盛宴。
景德镇,被誉为“瓷都”,拥有悠久的陶瓷制作历史。而湘东区,作为萍乡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样拥有丰富的陶瓷文化底蕴。此次湘东区与景德镇的合作,旨在通过陶艺师的驻村传授,让湘东区的陶瓷技艺得到传承与发展,让更多人了解和喜爱这一传统工艺。
活动现场,百名景德镇陶艺师带着丰富的经验和精湛的技艺,走进湘东区各个村落,为当地居民传授陶瓷制作技艺。他们耐心地讲解陶瓷制作的基本原理、技艺要领,手把手地指导居民们进行实践操作。在陶艺师的指导下,居民们从最初的生疏到逐渐熟练,一个个精美的陶瓷作品在他们手中诞生。
此次活动的开展,不仅让湘东区居民感受到了陶瓷艺术的魅力,还激发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许多居民表示,通过学习陶瓷技艺,他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家乡的文化底蕴,增强了民族自豪感。
在传承非遗技艺的同时,此次活动还促进了湘东区与景德镇两地文化的交流与合作。两地陶艺师共同探讨陶瓷制作技艺,分享经验,为湘东区陶瓷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同时,景德镇陶艺师们也借此机会,进一步了解湘东区的陶瓷文化,为今后两地陶瓷产业的合作奠定了基础。
此次活动的成功举办,离不开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湘东区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积极为陶艺师们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生活保障。同时,还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让更多居民参与到非遗技艺传承中来。
在传承非遗技艺的过程中,湘东区与景德镇的合作,不仅让陶瓷这一传统工艺得到了传承,还让两地文化相互交融,共同发展。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湘东区陶瓷产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为我国陶瓷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总之,湘东区与景德镇的合作,百名陶艺师驻村传授非遗技艺,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树立了典范。让我们共同期待,在不久的将来,湘东区陶瓷产业能够焕发出新的生机,为我国陶瓷文化的繁荣做出更大贡献。
- • 扶贫资金助力生态小水电建设,收益反哺脱贫村基础设施建设
- • 莲花县“荷虾共生”模式经济火爆,万亩荷塘年产小龙虾3000吨
- • 湘东霉豆腐工业化生产,真空包装热销北上广深,传统美食焕发新活力
- • 安源区青少年科创中心盛大开馆,投资3亿打造无人机、机器人等20个实验室
- • 构建温馨家园,社区老年助餐点全覆盖,90岁以上老人免费送餐
- • 萍乡市擘画《美食产业振兴计划》,2025年产值目标直指100亿
- • 萍乡腊肉古法熏制技艺申遗成功,72小时柴火慢熏锁住乡愁
- • 山口岩瀑布水幕电影《西游记》首映,经典取景地故事全新演绎
- • 宋代名宦王古墓园发现廉政石刻,中纪委官网设专题解读:探寻历史廉政文化新发现
- • 00后团队创新无限,3D打印技术助力萍乡花果非遗文化焕发新生
- • 武功山民宿集群创新引入CSA农场,住客可远程认养专属菜地,体验田园生活新风尚
- • 萍乡中考改革新举措:过程性评价助力体育艺术发展
- • 残疾人托养中心启用,开启康复就业“一站式”服务新时代
- • 萍乡“吃辣挑战赛”引爆南正街,辣味文创店成网红打卡点
- • 全国首个全域智能电网示范市建设启动,停电时长缩至5分钟,智慧能源新时代来临
- • 全球萍乡人携手共建“云上先贤祠”,数字祭扫突破50万人次,传承文化情谊
- • 南坑车湘傩面雕刻工坊牵手区块链,千年技艺作品可溯源
- • 花炮文化数字博物馆盛大开馆,互动装置重现李畋发明场景
- • 《文廷式诗词改编国风电音剧惊艳柏林,斩获创新大奖彰显中华魅力》
- • 百亿级新能源电池项目落户萍乡经开区,助力赣西锂电产业链升级
- • 高坑镇农民画惊艳国际,非遗文化在巴黎绽放光彩
- • 荷花院士工作站揭牌仪式隆重举行,培育四季开花型观赏莲新品种助力生态文明建设
- • 白竺乡水美乡村建成,生态漂流助力农家乐产业蓬勃发展
- • 文廷式故里创新举措,科举元宇宙助力游客体验虚拟殿试夺状元
- • 赣湘边区域合作产业园盛大开园,萍醴高速通车助力千亿级产业带腾飞
- • 湘东区牵手全球环保陶瓷巨头,年产值有望突破20亿元
- • “赛酒歌”擂台开赛,客家米酒配AR技术演绎酿酒史诗
- • 社区老年助餐点全覆盖,90岁以上老人免费送餐,温暖夕阳红
- • 农产品跨境电商园年交易额突破百亿,艾米果热销日韩市场
- • 萍乡科创城盛大开园,12家院士工作站领衔攻克“卡脖子”技术难关
- • 科技创新券政策助力萍乡企业腾飞,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三年翻番彰显成效
- • “公益性岗位兜底安置,1600名困难群众变身“社区网格员”助力社区治理”
- • 上栗县发放“新市民安居贷”,首套房利率补贴50%,助力新市民圆梦安居
- • 湘东区携手中科院,共筑稀土研究院,突破高端磁材“卡脖子”技术瓶颈
- • 安源秋收起义美食展演启动:红色菜系成为党史教育新载体
- • “贫困大学生助学贷款一站式办理,政府全额补贴利息,助力学子圆梦校园”
- • 武功山脚下“5G+无人农场”崛起,水稻亩产提升20%引领农业现代化新潮流
- • 武功山景区年接待游客破千万,高山草甸帐篷节荣登央视《新闻联播》
- • 萍乡市智慧农业大数据中心启用,AI技术助力万亩稻田精准施肥
- • “花炮技艺传承班”免费招生,定向安置就业300人,助力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
- • 升坊镇农民漆画展引发热议:废旧农具变身抽象艺术装置,争议背后是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 • 非遗技艺“打锡壶”走进中小学校本课程,学生作品闪耀淘宝众筹舞台
- • 萍矿集团煤矸石综合利用项目成功落地,年消化固废300万吨助力环保砖生产
- • 萍乡市城市书房全覆盖,24小时自助图书馆达50座,打造全民阅读新风尚
- • 退役军人创业园盛大开园,首批50个军创项目获亿元订单,助力退役军人生涯转型
- • 萍乡布局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剑指千亿级产业集群
- • 安源区乡村5G基站全覆盖,电商直播日均开播超千场,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 • 上栗手撕狗肉日销千份,祖传卤料配方助力百人就业,传承与创新共谱美食新篇章
- • 安源区红色名村高坑镇荣登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年接待游客突破50万
- • 莲花县“富硒农耕研学基地”开课,学生亲历水稻基因测序实验
- • 湘东区富硒水稻产业园年产值突破10亿,助力农民增收致富
- • 安源区荣膺国家农村产业融合示范园,三产联动年产值突破百亿大关
- • 莲花县竹纤维深加工项目投产,年消耗毛竹50万吨助力农民增收新篇章
- • 百年安源老街焕新颜:城市更新“留改拆”典范打造数字文创街区
- • 安源区试点“双减2.0”:课后服务引入非遗传承课程,助力青少年全面发展
- • 莲花血鸭预制菜强势登陆北美市场,年出口额突破5亿元
- • 萍乡百亿产业引导基金设立,助力新能源和数字经济赛道腾飞
- • 安源红领巾纪念馆荣膺全国研学基地,打造沉浸式百年队史体验之旅
- • 萍乡首届“辣味国际挑战赛”盛大开幕,全球50名选手角逐“辣王”桂冠
- • 芦溪县电瓷产业链延伸至乡村,20家村办企业年产值突破3亿
- • 扶贫资金助力山地果园,光伏提灌站破解灌溉难题
- • 武功山国际帐篷诗歌节盛大启幕,万名诗人荧光棒共绘“云端长诗”
- • “教育强基工程”启动!安源区新建6所公办幼儿园,普惠园覆盖率超95%
- • 全省首个“扶贫电商学院”开班,助力600名农民主播迈向致富新途
- • 萍乡获批国家气候投融资试点,绿色信贷余额增长80%,绿色金融助力绿色发展
- • “凤凰湖畔龙舟竞渡,6月启幕的文化盛宴等你来赏”
- • 安源工运百年主题光影诗剧《燎原》首演,千架无人机同步绘制工人群像,共绘百年辉煌
- • 助力脱贫攻坚,政府发放5000万元小额信贷,贫困户创业最高可享5万元贴息贷款
- • 扶贫资金助力智能灌溉系统,万亩果园节水30%,农业现代化迈出坚实步伐
- • 全省首个“5G远程诊疗平台”覆盖全县,村民家门口看三甲专家,医疗改革再迈新步伐
- • 芦溪县乡村医生“县聘乡用”全覆盖,远程诊疗直达三甲医院,助力乡村振兴
- • 东桥镇以油菜花海经济为引擎,农旅融合收入突破3000万元